市人民公园建于1965年的湖心亭□记者 陈 玥 文/图
核心提示:每一处历史建筑都是一段凝固的记忆,是一座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都安阳有众多有价值的历史建筑,保护好这些建筑是每个安阳人的责任。日前,我市公布首批历史建筑名录,9处历史建筑有了“身份证”。这些历史建筑记录着尘封的往事,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价值,它们散落在城市中,如同颗颗绚烂的宝石,为古城安阳平添了迷人风韵。
普查分三期进行
“这些历史建筑就在我们身边,每每看到它们都觉得很亲切,它们是安阳的宝贝!”3月20日,记者来到市人民公园采访时,在这里游玩儿的市民兴奋地说。
安阳大剧院、相州宾馆、太行宾馆、安阳市第一中学校史馆、安阳市肿瘤医院门诊楼、河南省豫北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办公楼、安阳建工集团办公楼、安阳市公安局局机关4号楼、人民公园,这些见证了安阳历史变迁的建筑,如今已被正式纳入保护名录。这些历史建筑建成30年或50年以上,具有特殊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或具有特殊纪念和教育意义。
历史建筑、文物建筑、不可移动文物建筑有何不同,很多市民分不清楚。历史建筑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中有明确概念:“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
据了解,安阳市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共分三期进行:第一期普查的是包括安阳市中心城区和殷墟保护区在内的18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历史建筑;第二期普查范围扩大到北关、龙安、殷都和文峰4区的全部约1760平方公里;第三期将完成包含安阳市域四县四区在内的全部面积约5599平方公里的历史建筑普查确定工作,最终将实现安阳市域历史建筑普查全覆盖,为下一步历史建筑总体保护工作做好准备。
给历史建筑建档
第一批历史建筑的普查是从2017年5月开始的,在普查过程中,市规划局委托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征集了一大批历史风貌建筑的信息,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列出了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风貌建筑名单。
市城乡规划建筑设计院规划所副所长魏坚告诉记者,优秀的历史建筑是我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是城乡历史文化传承的历史见证,此次普查就是要完成中心城区历史建筑的初步建档。通过开展地毯式踏勘与遴选,逐一登记摸清“家底”。调查包括建筑物的地址、用途、结构、建造年代、类型、风格、损坏情况、历史原貌保存情况、人文历史背景等。比如,在老城区普查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老城区地形图挨个进行走访,发现了很多不可移动文物和文保单位,就把它们标注出来;对于老城区里的许多新老结合的建筑,则把比较有特色的、建筑形式外观保存比较好的、市民心里认同感比较强的记录下来,然后对普查基础资料进行筛查评估,同时结合现状测绘整合工作成果,按历史建筑名单为每处历史建筑建档造册,建立完善的纸质和电子档案及数据库,做到“应保尽保+地方特色”,稳步推进历史建筑保护工作。
此次普查规模很大,所有工作都十分详尽、科学,对安阳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意义重大,为挖掘古城安阳的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历程提供了珍贵资料。
历史建筑凝聚乡愁
公布首批历史建筑意义何在?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安阳城建档案编研、安阳古城保护研究的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安民。他表示,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建筑是有生命的,它们反映了城市变迁的脉络和轨迹。安阳堪称“一座没有围墙的建筑文化博物馆”,虽历经岁月洗礼,目前还有很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建筑遗存,它们既有明清风格的建筑实物,又有民国时期西风东渐的工业建筑、居住建筑、商业建筑,还有新中国成立以后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建筑物,这些都是安阳独特的历史文化禀赋,需要持之以恒的保护传承。
安民为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提供了大量线索、资源,他认为公布首批历史建筑名录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具有历史人文信息的建筑遗存能够纳入保护范围,留住乡愁、延续城市记忆,树立安阳人的文化自信。
这些历史建筑都承载了一定历史时期的城市记忆,但却不是文保单位或不可移动文物,一直以来处于保护的空白地带,此次被认定为历史建筑,可将其提前保护起来。虽然首批历史建筑名录中的老建筑并不是文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其中会有历史建筑升格为文物建筑。那时,这些历史建筑的价值就会更高,更具历史价值。不管是文物建筑还是历史建筑,都是一个城市历史发展中最具有说服力、最贴近老百姓的文化载体。从这些建筑身上,每一个市民都能直观地感知所处城市的历史文化,感受到其中所蕴涵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人文信息。
“在拥抱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珍惜自己的过往。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一座城市拥有历史文化遗产的数量及保护实效已成为衡量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城市趋同的背景下,具有独特风貌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才更具有生命力,才能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安民说。
相州晨语:做历史建筑的守护者
□陈 玥
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步街头,一处处记忆中的老建筑在岁月的沉淀下越发耐人寻味。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我国古老文明的形象化标志,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
近年,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老城区已进行了多轮开发改造。这虽然对老城区的经济、商业、交通等方面发展有所改善,但也对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造成了冲击,留下诸多遗憾。针对老城区开发性改造多、保护性建设少的现状,我们深深意识到:历史建筑普查及保护工作已迫在眉睫!城市的建设应该重视对那些老建筑的保护,只有这样,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才会得以延续和继承。
在安阳人的记忆中,工人文化宫、安阳百货大楼、第二百货大楼……这些老建筑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的不仅是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风烟,还体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和特色,而这正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与记忆。每一个老建筑都对城市的历史文化构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些携带着浓浓历史信息的老建筑承载了一座城市太多的文化与传统,见证了它的兴衰与哀荣。
走进每一座老建筑就像踏进一段历史,它早已经渗透进所有安阳人的血脉,深深铭刻着安阳人的精神和风骨。保护它们,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加强日常巡查及时解决问题
高州市区至石鼓祥山公交车开始试运行
“6·26”国际禁毒日我市多形式开展禁毒宣传
女子没钱买票欲走回连云港看母亲 南京交警自掏腰包助其回家
窗帘:家居的美瞳
保护历史建筑 延续城市文脉
“执法铁人”关国元:只为环境更整洁
龙岗区领导率队到横岗街道2013创业谷调研
崖州区纪委:走基层、看班子、促廉政
要切实增强改革的自觉性
涉县政府县长邢晟到井店镇西坡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大庆设立“政府质量奖”
胡亮带队到北京开展招商活动
柯尊松:村中合作社发起人
一名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数千只野生鸳鸯迁徙进入明溪越冬
二维码别随便扫!有人扫码后卡里的17400多元没了
桂阳:县委书记彭生智深入乡镇调研防范冰冻雨雪天气等工作
亲亲黑河再次牵手浪漫珠海共度2018“中国旅游日”
沈阳成海归创业首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