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能朗 谢宏波 蔡丰绩
近日,笔者走进洪港镇杨林、三源2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各家农户门前花坛生机勃勃,老人们坐在各自家门口晒太阳……
在通山志腾拉链制作公司厂区,车间里机器轰隆,在该厂做工的23名贫困群众在机械上拉丝编织忙个不停……
在洪港村田畈中,只见贫困户王功来在给池塘鱼苗投放饲料……
洪港镇党委书记石裕刚说:“近年来,我们在抓精准扶贫工作中,推一户一策,巧用绣花功,确保今年全镇2个贫困村列,2280名贫困人口摘掉贫困帽。”
易地搬迁搬出好前景
2017年11月2日是杨林村10组阮家焱选定的好日子。帮扶责任人、村支书王定富和副主任王能雄带着村组干部赶来,有的挑箩筐、有的搬被子、有的抬家俱、十余人很快将阮家焱家中的物品全部搬入杨林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新居里。阮家焱搬迁新居后,借助杨林新居地处杨林街交通方便、商贸活跃、居住人口多的条件,他做起家政服务,每天在街上搬运货物做杂工收入150元。
贫困户叶祥木,全家5口人,过去住在深山的三间土坯房里,每年单靠砍点竹木、茅杆卖给当地竹木加工点维持生计。去年10月底,他家搬进易地搬迁三源集中安置点后,争取政府产业帮扶资金18万元,与当地5位群众联合创办瓜篓基地60亩,到去年亩产收入达500元,产品远销安徽,户均收入6万元。
经统计,到目前,该镇积极向县商业银行和县扶贫办争取易地搬迁项目资金2561万元,为全镇贫困户和无房户建起集中安置点24个,安置325户、934人。
该镇党委副书记陈炳说:“如今生活在易地搬迁安置点的群众,生产有门路,生活有保障,真正让贫困户易地搬迁搬出新前景!”
不出远门获得好收入
如何让一些有生产能力,但家庭发展无门路、缺资金的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该镇采取“企业+农户”的模式,积极争取县里的“扶贫贷”,将支持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民营企业、让贫困户参股分红,在企业打工挣钱。
通山正祥竹制品公司2016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得县里“扶贫贷”60万元后,对竹制品加工实行转型升级,年产值达500万元。公司特意吸收了15名贫困群众就业,每月工资2000元。因残致贫的贫困户梅贤猛,过去靠在街上收废品维持生计,如今在家门口打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通山县志鹏拉链制品公司打工的23名贫困户,每月收入达3500元,公司免费提供吃住,每到节庆日还有礼品。沙店村贫困户王铮,2个小孩在读大学,每年为小孩读书四处借钱,2015年到该公司打工后,每到年初,公司先借3万元给王铮小孩上学。沙店村一组贫困户王银花,丈夫长年患糖尿病医疗费达三万多元,过去在外打工,小孩读书无人照料。2016年初,她回到家门口打工,每月收入有4000元。
一家多业增加好门路
为确保贫困户产业发展有效益,近年来,洪港镇积极探索双产业模式,让每一个贫困户至少发展两个产业。
洪港村贫困户王功来家有4口人,两个小孩上学,本人每年医疗费要6万多元。2016年,村支书王衍林与他结成对子,帮他申请了大病救助,还帮他谋划了家庭产业发展:将10亩责任田改建种莲藕,租用组里的25亩池塘,投放鱼苗4000尾,收入2万元;利用家中房前屋后空场养豚、鸡200只,收入6000元;引导他利用邻近集镇街道优势,在街道上建起蔬菜销售点,年收入1.5万元。
三贤村贫困户王云峰,因患腰椎病,不能从事重农活。2017年,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华先翔与他建立联系户,为他争取“扶贫贷”8万元,买回6头小黄牛,遇上今年春节行情好,一头黄牛收入达8000元。同时,华先翔还指导他租用临街小商铺,销售零食、烟酒,年收入达2万元。
“双产业有效拓宽了困难群众的增收渠道。”洪港镇镇长谭禛说,王功来、王云峰的情况在镇里不是个例,目前全镇已有1288家贫困户走上了“双产业”脱贫之路。
汉江首次实行中下游梯级联合生态调度
胡忠雄到北京上海昆山杭州等地考察招商
沙子墩社区:保护河湖从娃娃抓起
王建军在镇巴调研检查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等专项整治工作
市林业局对我县春季林业生态建设进行督查
户有好光景 人有好梦想——洪港镇探索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的实践
市城建局开展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救援应急演练
上门买鱼起贼心 他撬锁盗窃
新华社评论员:为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娄底市民政局关于市政协第五届第二次会议第60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重庆两江游联网售票平台上线 还将联动公交让你一站游沿江景点
岳家冲社区|“希望家园”开班啦(图)
市城管局办理提案 推动城市管理工作
拉美使节天津行 共促经贸往来
凌晨三点 两辆大货车高速上追尾
云浮新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提出 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河东街道完善“三大体系”打造和谐社区
三塘铺镇300名党员干部入户开展“微心愿”征集活动
怀远县“五到位”贯彻落实城乡居保工作
九江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在九江日报社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