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强迫交易”获刑就该让“黑导游”知道疼


  天津新闻网讯:去年年底,导游李云在云南省景洪市带团过程中,为达到迫使游客消费的目的,采取辱骂、威胁等手段,强迫8名游客购买商品、消费“傣秀”自费项目,强迫交易金额达15156元。近日,李云被法院以强迫交易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
强迫消费、擅自变更旅游路线、强制收取自费项目费用……每逢假期,“零团费”、“低价游”旅行团往往又沉渣泛起,只要游客消费低,导游动辄辱骂攻讦,甚至殴打消费者的行为都时有曝光,导游变导购宰客的乱象屡禁不绝,给游人的出游品质大打折扣,更严重损害地方的城市形象。
此次“低价团强迫购物”案件中“黑导游”获刑,是云南省导游因强迫消费进行“行转刑”处理的第一案,具有社会标杆意义。一方面,对强制交易行为依法亮剑,有利于规范旅游市场。此前,不少地方在处置旅游中的强制消费等违规行为时,一般以经济处罚为主,只要营业执照还在,从业资质还在,风口一过,那些一门心思赚黑心钱的黑导游黑旅行社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疼,便卷土重来。而云南此次对旅游中强迫交易追究刑责,不仅是对强买强卖行为的有力规范与纠偏,更是对市场公平交易规则的捍卫。
另一方面,法律利剑高悬,倒逼经营者转变思路,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当前,低价团之所以成为旅游业的顽疾痼病,相较于黑导游与黑商家背后的高额提成,违法成本低、处罚力度弱,不禁让他们铤而走险、自甘堕落。而强迫交易获刑,无异于一次当头棒喝。全社会形成对露头就打、绝不姑息的高压态势,这样的背景下,“黑导游”们自然明白接低价团无异于自讨苦吃,不光无利可图,甚至还可能身陷囹圄。当他们觉得付出与回报不对等,接低价团不划算时,低价团这样的低级竞争手段也就失去了市场,对于经营者而言,不转变营销思路,就是死路一条。
说到底,旅游市场的乱象源于无序的竞争状态和原始粗犷的发展模式,“强迫交易”获刑是对旅游乱象的有力纠偏。整治“黑导游”乱象,不能只靠道德谴责,需要法律制裁,要违法者付出代价。通过大幅提高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的违法成本,对违规者形成了有力震慑,也奉劝“黑导游”们,别等挨了板子再喊疼。而对于消费者而言,犹须擦亮双眼,别被低价的外衣所蒙蔽,天上无缘无故掉下的往往不是馅饼,而是陷阱。(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民建即墨基层委同心工作站成立
成都市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修订并颁布
“幸福领航,你我同行”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灌南:为创业就业再添新八条"红利"政策
电动自行车载人被查 被载女子竟一口咬住民警手臂
评论:“强迫交易”获刑就该让“黑导游”知道疼
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28次主任会议 王荣木主持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 将开展教学开放周活动
大祥区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彩民称中643万无法兑奖 因彩票被洗衣机洗成碎片
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2017473号 提案答复的函
政府工作报告上又出现了二维码!快点开看看
黄冈传输局多措施告别车窗抛物
敢“拼”才会“变”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者话剧体验公益行动走进通州
“运动成都”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登山比赛举行
英中金融家协会乐当“红娘” 下沙全球引才再抛“绣球”
彭清华尹力会见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沃克
秸秆还田环保又增收
遂宁安岳两地深夜上演生命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