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谎称前男友欠钱不还 该女子被判当面道歉消除影响


  佛山新闻网讯 佛山日报记者陈志业通讯员明法宣报道:近日,高明法院公布一起名誉权纠纷案。案中一对情侣因为筹备结婚意见不合分手,男方欠女方共计9万元。但女方在还款期还未到时,就通过微信群谎称男方欠钱不还,损害对方名誉权,法院判决女方当面道歉并消除影响。
小李和小敏(均为化名)原是一对情侣,恋爱期间为筹备结婚购买商品、装修等产生了数额较大的开支。随后双方因意见不合选择解除恋爱关系,并列出了小敏在此期间的支出,小李签名按指模承认欠小敏11万元,并注明身份证号码和日期。
分开几天后,小敏向小李发微信确认,目前所欠金额剩余9万元,约定还款期限从2016年2月20日~6月30日,并开始向小李追讨还款。
2016年3月15日,小敏再次向小李追讨,并在二人共同加入的微信群内发布了借款的图片,还在该群发布“李xx 先生,请自重!你欠本人的十几万,请尽快还清给我!”“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等追讨信息。信息发布后,引起了微信群内群友对小李的负面议论。
“小敏通过诬陷的方式催促还钱,还非法披露本人身份证信息,对我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我的名誉权也受到了严重损害。”小李认为,小敏在行为让他人对自己的社会评价降低,因此以名誉权纠纷为由,向高明法院提起诉讼。
高明法院认为,本案为一宗微信群上发生的名誉权纠纷案,争议焦点是小敏在微信群上发的“还款信息”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高明法院审理发现,小敏微信追讨欠款当日,距离最终还款期限还有超过三个月的时间,小敏在还款期限未到时,发微信追讨债务缺乏合法性和合理性。此外,小敏在微信群发信息存在曝光他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和故意歪曲事实的情况,已构成名誉侵权。
本案中,小敏未经小李同意,即将其还未到期还款的债务信息,以书面形式公开在二人共同加入的微信群内。此外,小敏使用“请自重!”“耍无赖”等文字进行随意描写,贬损他人名誉。更值得注意的是,实际欠款为9万元,小敏却在微信群内,将欠款数额夸大为十几万元,将未到期债务歪曲成小李欠债不还,存在故意歪曲事实的情况,以达到其将小李贬损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敏的行为实际上已在群内及线下造成了网友对小李的负面评价,产生了不良影响,已构成对小李名誉侵权行为。
因此,高明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被告小敏停止对原告小李名誉权的侵权行为,当面向小李赔礼道歉,并在曾经发布过“还钱消息”的微信群,向小李当面口头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高明法院提醒,利用微信散布不法言论、攻击诽谤他人、败坏他人声誉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市民如果遇到他人恶意诽谤或者败坏声誉,可以将收到的诽谤话语截图保存,作为维权的重要证据,并联系当地公安机关进行报警,提供诽谤证据和说明事实,做好笔录保存,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以名誉权纠纷为由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
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以书面或口头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我市部署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筹备工作
亳州药材集中上市交易繁忙 这家中央媒体都关注报道了
滨州舰首次作为编队主舰执行护航任务 海军第二十九批护航编队解缆起航奔赴亚丁湾
翁源再获全国普法办通报表彰 全县依法治理水平走上规范化轨道
兴隆庄镇围绕中心工作狠抓落实
微信谎称前男友欠钱不还 该女子被判当面道歉消除影响
你看到的这篇中美贸易战爆款文 内容几乎全是假的
花式对喷群席卷网络 追求畸形虚拟快意易走极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顺手牵羊偷手机 被判刑罚再入狱
洗碗扫地等将成中小学生家庭作业
市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召开
东盟公园加紧施工中
女儿患"儿童癌症之王"母亲送外卖月跑700多单
确保如期高质完成目标任务
高伟:牢固树立责任意识 真正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松山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2017年部门决算和2018年部门预算情况
爱心咸阳 热血铸就
社区煮“敬老粥”送空巢孤寡老人 喝了腊八粥扬州人开始忙年了
创城心连心 同做文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