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明
刚读完的《江南风韵》,是何志清写赣南历史人文的散文结集。全书分为两卷,卷一“宋城遗韵”,27篇,主要说的是赣南历史上的那些留下或深或浅印记的人、事、景等;卷二“客家流芳”,7篇,主要说的是赣南部分文化习俗。二者在形式上有较大的差别,前者是纯粹的散文,后者则更接近论文模式,文学味稍弱。
重点在卷一。其实,不管是梅岭、赣江十八滩、“三山五岭八境台”之类历史遗存,还是西江四戴、杨廷麟、周敦颐等风云人物,都是市内外文人写烂了的题材。但是,这不妨碍何志清用自己的话语再写一遍。这27篇文章,作者首先在题目上就颇具匠心。它们各以一联五言诗为题,形成了一组章回体散文。诗化的题目,增强了文化散文的意境美,成了此书一大亮点。这样取题目,偶尔为之倒也罢了,做成一大批,那是需要硬功夫的。以前读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不仅被他跌宕诡异的故事情节所迷,还被他那些高明的回目所吸引。其中的《碧血剑》就是五言回目,有些内容至今还记得,如“山幽花寂寂,水秀草青青”、“挥椎师博浪,毁炮挫哥舒”、“朱颜罹宝剑,黑甲入名都”、“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等等,尽显文学的审美功能。何志清这些文章既写传统文化,又从形式上借用传统,推陈出新,让人一看就产生耳目一新之感。
当然不仅是文字问题。写文史类散文,更重要的是学问。何志清早在读大学时就初定了本土文化这个方向,成了“新赣州人”之后,这些想法就迅速成了坚定的行动。做文化研究,需要的是耐得住寂寞,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从这批文章可以感知,何志清已经占有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而且不断地从中搜索发现。通过不懈努力,他正在让那些“老树”重发“新枝”,让更多的读者对那些已然跌入历史尘埃的物事有了新认识。对一个地方来说,这种传承与普及是很有必要的。
一头扎进故纸堆,何志清的文字并没沾染学究味迂腐气。他的文字清新鲜活,雅俗共赏,可以说是赣南文坛又一位把文史结合得很好的作家。作者很注意文史读物的时代感,为了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不时引入现代说法,使历史上的事既通俗易懂又充满趣味。比如他把历史上途经庾岭的官员称为“南下干部”(《古道梅影疏 塞上暗香浮》),将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的谢杰称为赣州领导班子里的“班长”(《章贡交流去 玉虹锁龙还》),将皂儿巷称为“赣州最早的公务员小区”(《赣南第一巷 乌衣皂儿巷》),颇为形象生动。
故纸堆里不愁新韵,本土文化研究大有可为,尤其需要年轻力量接续参与。出生于1984年的何志清,以这份热情、这份功底投入其中,朝着这个目标,假以时日,必有大成。
一季度交通建设市本级完成投资7.07亿元
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绍兴市妇幼保健院空压机站空气供应系统改造工程项目A公开招标公告(2017-12-N001523)
“安全第一 珍爱生命 不惧未来” —市行政服务中心参观“嘉兴安全教育互动体验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青州:“老赖”耍赖 工资发亲戚银行卡
家具上市公司涌向全屋定制 市场竞争加剧
故纸堆里闻新韵 ——读何志清散文集《江南风韵》
网剧新作离精品仍有“一步之遥”
春节期间24人因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被罚
椒江网警检查20家网络游戏市场
东城区东华门街道残联举办迎新春猜谜活动
新华街道集中为妇女“充电”
市领导会见正大制药集团董事长谢炳一行
大观区三级干部大会召开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主任会议 听取住房公积金运行管理情况
区委书记董立群深入基层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省妇联深入到宝清调研
超常举措 推进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
呼和浩特市林业局汇同和林县林业局召开落实冯市长调研和林县指示的协调会
2018年张家界市残疾人阳光致富示范户和阳光致富带头人拟表彰对象公示
通山九宫山景区有序应对客流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