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待命 当好北斗卫星守护者

  (责编:谷妍、邓楠)“能赶在春节前完成发射任务,很开心!”2月13日凌晨,航班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执行北斗三号工程卫星发射任务的部分一线工作人员顺利返乡。走下飞机的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11所副所长雷虎脸上满是兴奋,“最近几年,团队大多成员都是在外地过年,今年有些队员终于可以回家好好过个春节了!”
从北斗二号开始,八院811所就承接了北斗卫星的电源系统任务,这也是整星非常重要的分系统。为了让北斗卫星在太空飞得更久,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研制队伍埋头攻关,用4年时间研制出了新型电源系统。
“发射完是第一步,我们的部分试验队员将马上转场到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开展下一步工作,确保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同机返乡的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4所副所长刘伟亮介绍,从2012年起,测控通信团队就开始参与北斗卫星的研制任务,这次发射团队成员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驻扎了一个半月。测控通信团队部分队员春节期间仍将值守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刘伟亮说,“接下来我们要配合卫星总体完成各种状态设置,最后才交给长期管理部门。”
在卫星发射后方,还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85后谢志军是其中一员。作为千寻位置平台服务的技术专家,他负责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国一张网”数据接入、定制化数据播发及大规模用户接入等工作。
“此次发射的‘一箭双星’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让人非常振奋!”谢志军说,“相信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完成,北斗系统的各项数据会更加精准可靠,到时北斗将能更好地服务老百姓生活。”
“24小时待命”已成为谢志军的常态。“电脑从不离身,一旦需要,我就能第一时间处理。”谢志军说,“无论何时何地,春节也不例外。”
春节,古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大楼里仍是一番热气腾腾的忙碌景象。
“这个参数,再核实一遍。”身着工作服、戴黑框眼镜,一身干练的王立峰紧盯屏幕,正和飞控试验队员一道,实时关注着正在太空运行的“宝贝疙瘩”。
从2月12日13时03分火箭点火发射开始,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飞控试验队便进入紧张的“飞控时间”。
“飞控阶段就像在产房里精心呵护刚刚出生的婴儿。”负责飞控指挥调度的王立峰说,从发射算起,此次飞控需要16天时间,“通过调整参数等方法,让卫星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几年实战下来,34岁的王立峰已变成沉着的“老将”。她向记者讲起几天前激动人心的时刻,“12日上午,我们9点就进入一号飞控大厅,进行任务演练。”王立峰说,点火前半小时,整个大厅变得非常安静,只能听到调度的声音,“大家担心关键时候上厕所,上午都不敢多喝水。”
当大凉山深谷中响起轰鸣声,长征火箭搭载北斗卫星,徐徐升入空中。后方的飞控试验队也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星箭分离、太阳翼展开、加热器调整……每一项流程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
春节期间,12名飞控试验队员将奋战在一线,全力确保北斗双星在轨稳定运行。
“我们要优先保证,卫星在轨道上‘过得舒服’。”说起除夕值班,王立峰笑言,“每天去看看卫星的状态,我心里才踏实。”今年是飞控试验队员贾卫松婚后第一个春节,“虽然不能回家,但家人都特别理解、支持我这个‘卫星守护者’。”
发射当晚从西昌连夜奔赴西安的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告诉记者,独立自主建立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是“北斗人”的共同心愿。

悦读九江颂经典 学子抒怀家乡情——九江实验中学举行悦读九江诗文诵读大赛
义县多角度着眼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市气象局积极谋划“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连环撞击肇事车辆均逃逸 横峰交警82小时全力追凶
新滩村: 农旅巧结合 风景变“钱”景
24小时待命 当好北斗卫星守护者
降价的厦门楼市:现在买不买这是一个问题
南站机场等通宵有车坐
重整行装再出发 与时俱进谱新篇——我市各地各部门迅速传达学习贯彻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精神
开展“六类场所、十项必查”专项行动
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汤原县领导看望慰问驻防佳木斯森警支队官兵
今年山西旅游首次“走出去”推介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品牌亮相德国
陆应平赴唐湾镇督查调研脱贫攻坚大排查工作
京山县“暖冬行动”护航回家的路
南平市政府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淮上区市场局开展计量器具专项检查
温州力推10项看病便民举措:看病少排队 检查少跑腿 住院更省心
我市率先出台市级特色小镇考评办法
全力打造国家级特色小镇 ——高阳县加快建设庞口农机商贸小镇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