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岁的郭永春,家住台江区长寿园。9年来,他制作手抄报515期,并自掏腰包打印,免费分给社区居民阅读,累计数万份,分享知识,传递健康、快乐。(本期作者 包书平)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郭永春工作期间大多负责文书工作。退休后,他在公园留意到不少老人写地书,传递很多正能量信息。郭永春心想:“我家里也收集很多报刊杂志、宣传册等实用资料,如果能把它们整理摘抄出来分享给大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心动不如行动。刚开始尝试的阶段,郭永春用a4纸一半大小,垫上复写纸复写了近10份,分发给身边老友。就这样,2009年7月13日,名为《一闻录》的第一期手抄报出炉了。其中,第一条信息是摘自《福州晚报》2000年的一则报道。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刚开始,《一闻录》每天出一期,都是当天晚上找资料,用复写纸写出来,第二天再分发给老友们。老友们的赞扬和肯定,让郭永春信心十足,决定继续写下去。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他的家中藏有2000多册书籍和许多报刊。此外,在以前工作中,他就有阅读和做笔记的习惯。“到目前为止,我出刊500多期,还没动用我所有资料的十分之一。”郭永春自豪地说。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爱看的人越来越多,用复写纸复写的数量少,已经不能满足需要。2009年10月31日,郭永春就改用打印出来分发给大家,这样就能多打印些;抄写的纸张也改为a4纸。慢慢地,从30多份到70多份,越来越多的社区老人成了它的忠实粉丝。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手抄报里藏有大世界。仔细观察郭永春的手抄报底稿可以发现,排版分门别类,图文并茂;内容井井有条,涵盖保健养生、趣味常识、谜语诗歌等,各种文化“大餐”“点心”一一端上;文字精简,通俗易懂,没有任何错别字或修改的痕迹。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一张手抄报,洋洋洒洒千余字。据郭永春介绍,从翻阅材料,筛选简化,排版,再到摘抄,他一般一口气完成不了,要分四次才能完成一份手抄报底稿的编写。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由于上了年纪,精力不如从前,写起字越来越费神,爱人劝他多注意身体。渐渐地,《一闻录》从最早的“日刊”变成后来的“周刊”,再到如今的“半月刊”。9年来,刊数累计达515期。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郭永春步行约10分钟到北江滨公园,看到老友们正在闲谈,他立马将刚打印出来的新一期手抄报分发给大家阅读。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事实上,郭永春的身体状况并不好,制作手抄报期间曾患病住院。为了不影响读者如期收到手抄报,郭永春在住院前提前“赶工”,存货数期。到了发刊日期,“偷溜”出院,复印好分发给读者们。家人知道这是他钟爱的事,责备几句后,也只好由着他。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郭永春今年79岁,对于未来的打算,他笑称:“我现在每天早晨都会到公园锻炼身体,就是希望保持好身体,手抄报继续办下去,分享更多有用的知识。”目前,他的手抄报《一闻录》期数还在不断增加。
龙湖区专题学习市委书记方利旭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文章
南宁市旅发委严查诱骗消费行为 严惩“黑导游”
贵南高铁全面展开施工,预计2023年通车 【原创】
望江县紧急部署防范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工作
印台区:“五种课堂”提高干训实践温度
“手抄报老人”郭永春:9年制作500多期,分享更多有用知识
武警济宁支队200余名新兵“锻造”满月,他们有了军人样
智造 品质 创新中国医药产业发展与监管论坛在台举行陈奕君会见与会嘉宾 张晓强在开幕式上致辞
市民可刷医保卡买商业健康险
桑植再奏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冲锋号
交警部门预测:返程高峰或在年初四到年初六集中到来
村里“忙”保洁维稳经济负担重?天河区将接管这几项职能
兴业银行与东方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共推“一带一路·普惠留学”
满足长期需要?美总统座机花2400万美元升级冰箱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市交通局召开扫黑除恶工作会议
我市入选河南省第二批“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名单
巴中市获县级食品快速检验车配备项目2017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24万元
青少年武术套路比赛开打 黄石代表队首日摘两金
由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春季大型汽车团购会明天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