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近日实施


龙骧大街的老建筑。信时记者 朱元斌 摄
日前,《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已经开始实施。规划提出,要保护该区民国独立住宅区及其独有的整体格局、空间肌理以及整体风貌,并鼓励支持历史建筑发展公共服务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博物馆等功能的活化利用。
鼓励改善建筑内部以适合现代使用
据了解,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海珠区西北部,是广州市公布的26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为保持片区传统风貌,核心保护范围保护控制要求除建设必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而新建、扩建必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2米以下,并在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街区历史风貌相协调。
规划提出,将对片区内宝龙直街10号民居等16处历史建筑采取改善的保护整治措施。对于传统风貌建筑,应保护其临街立面及其他有价值的外立面与建筑形制、特色材料装饰、部位的真实性,对建筑外观可加以维护修饰。而建筑内部则鼓励改善使用条件、适合现代使用。
同时,鼓励、支持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发展公共服务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地方文化研究、展馆、博物馆等功能的活化利用。
加强展示民族实业家创业事迹
作为广州最早的华侨聚居区之一,龙骧大街还是民国时期爱国华侨归国创业的重要见证。街区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非物质文化包括周宪绿、司徒炳、司徒旭等爱国华侨、民族实业家相关的名人事迹。
规划将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定位为以传统居住、文化体验功能为主,展现与传承“中西结合”特色的民国独立住宅区,并且为片区内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包括加强对民族实业家创业事迹及照片、档案资料的展示。并且结合街区更新整治,增加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空间。
信时记者奚慧颖 通讯员穗国规宣

我市地标总量六年蝉联全省第一
武汉以军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形象 背街小巷先期集中整治3个月
共享单车停车位又被挤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打造人民满意城管
宜宾:2017年完成建议提案办理794件
《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近日实施
界首市舒庄镇:树立乡贤新典型,引领文明好风气
扶贫基地乡村全覆盖
商丘市部署消防安全“三个综合治理”工作
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调湿涂料研发与辐射空调研制设备购置
连云区大巷社区举办妇女手工艺品展丰富社区文化娱乐生活
一季度太仓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5.85亿美元
我市联合整治城区市容交通乱象
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第二届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开幕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工作启动
旧书换绿植 助学又环保
汉宜社区开展药具宣传工作
一屏展示实时全路况,记者体验车联网城市级应用示范项目
中科院专家“把脉”松杨湖水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