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窝要脱“贫窝”


南康镇黄丽窝村曾是我市唯一的深度贫困村。2015年,精准识别贫困人口1013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3.89%。
如今,一条条水泥路逶迤穿过地头,悄然联通了各自然村,路灯也亮了起来。这个盛夏,黄丽窝村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一栋栋新楼房绿树衬映,已是一派新农村景象。
“干部成了自家人,帮我们把生产搞起来了,脱贫摘帽全靠帮扶干部啊!”村民陈瑞富向进村走访的市卫计委领导介绍他的脱贫历程,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如今的黄丽窝村,全村227户贫困户已脱贫134户57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9.6%。
因户施策,“志智双扶”谋脱贫
2016年初,300多名帮扶干部入村结对帮扶,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之战。但一段时间来,驻村工作组发现,部分贫困群众出现“户户比穷,贫困光荣”的错误攀比心理。为此,市卫计委、市政研室等帮扶单位通过送党课、慰问及座谈等接地气方式,向农户讲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第一书记和帮扶联系人像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真正走进他们内心,使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
生产发展源于“一帮一联”,驻村工作组帮助落实铁山港区产业扶持资金68万元,贫困户纷纷种起甘蔗、花生、水稻和辣椒等“3+1”特色产业,今年覆盖农户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
“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全村实现210人转移就业,其中贫困户100多人。“应补尽补,不漏一人”,落实23名贫困户学生“雨露计划”政策,解决“因学致贫”困难。实施贫困户“九种大病”“先诊疗后付费”等保障等政策,市第二人民医院为该村11例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解决“因病致贫”困难。帮助77户贫困户获取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既可以发展特色种养等产业,又可以入股企业享受分红,贫困群众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为先
梁谷是2015年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的驻村第一书记,当年走的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她依然清晰记得,一场大雨后,工作队进村的越野车都塌在了路中。
致富先修路,关键看干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完成18条自然村22公里道路硬化建设,种植果树苗木1400棵。今年,村里还安装了23盏太阳能路灯,照亮道路约1.2公里。昔日泥泞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曾经封闭的千亩山林、水田有了更广阔的“市场”。
2016年,全村破旧不堪的房子有80多户。如今,一栋栋漂亮别致的楼房取而代之。通过实施国家危房改造政策和采取政府安排经费、定点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出资等方式筹集修缮资金33万元,目前已完成40户危房户的危房改造任务。
因地制宜,策动产业项目
2016年,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为零。
如今,村里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驻村工作组算起了今年一批产业账:总投资239万元黄丽窝村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于今年3月建成运营,村集体经济在此项目预计今年有2万多元收入,贫困户每户年分红500元至600元;扩建村肉牛养殖项目牛舍至1000平方米,计划养殖肉牛150头;建设占地5亩的村农贸市场,推进村莲藕新品种种植项目,落实种植80亩构树项目,建设箱包厂等项目,预计今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目标。

开封强化改革创新为百城提质提供坚强保障
龙岗区龙城街道嶂背社区:文明“快车”驶入新进程
“十一”车展喊你来领电子门票 消费者凭电子门票可享三重好礼,更有机会抽中49英寸液晶电视大奖
节前走访慰问送关怀
安庆市林长办主任会议召开
黄丽窝要脱“贫窝”
任建新前往云岩镇看望慰问基层一线扶贫干部
救灾帐篷不到6分钟搭好
舟山的这款美味被《中国国家地理》推荐了!它肉肥味鲜,还大有来头……
村里频繁停电供电公司:线路改造将于6月实施
惠阳全力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建设
市民才艺大赛之“戏曲进校园”剧目展演举行
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龙山小学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季培均:加快推进扬州文化建设高质量
乐宜高速山体滑坡 乐山往宜宾车辆需绕行
家具产业发展趋势:消费主力转移、二次装修新浪潮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举行讲座 探讨林业科研新方向
难忘的春游
网购时代 我市实体书店如何转型?
NBL全国男篮联赛 河南队主场两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