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墙壁斑驳、电线乱扯、垃圾乱倒,到地净墙洁、管理有序、绿意葱茏……我市市区的许多老旧小区,今年来了个大变样。
更难得的是,不少老旧小区不断创新思路、发动民智,开展了“四点半课堂”、日间照料中心、小区积分奖励、“刷脸”安全防护等后期管理创新,带动了一批老旧小区提升“软件”、完善功能。不少居民夸赞:“这以前乱糟糟的老小区,变得跟新城区的新小区一样一样的了。”
在文峰新村小区,一到下午刚放学,就会有20多名孩子集中到小区的“四点半课堂”里。不管是住在该小区,还是住在附近的孩子,都可以来这里享受免费的“四点半课堂”。
“文峰新村小区内双职工家庭多、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孩子们放学后会有一段‘管理真空’。”文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张晔介绍,社区在与居民代表论证后,决定为6至12岁儿童建立下午4:30至5:45时间段的“四半点课程”。今年6月,该“课堂”建成投用,开设了未成年人活动室和电子阅览室,并组织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为孩子进行课业辅导,带孩子开展兴趣活动,颇受居民好评。
同时,为解决小区居住人口趋向老龄化、老年人活动场所被严重侵占的问题,文峰新村小区还改建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重点为失能失智(含不能完全自理)、高龄、空巢、独居、生活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康复医疗室、棋牌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等场所。目前,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建成,正等待验收投用。届时,小区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能“有人看”“有人管”。
“刷脸”进小区,则是在无人管理小区中进行安全防护的新模式。在魏都区莲礼苑小区,就安装了这样的智慧终端,不仅让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升了级,还减少了小区值班的人员成本。
这套“刷脸”系统,可以运用“大数据”+“云端管控”,对无人管理小区实行智能化管理。终端设备通过对社区人员出入进行人脸分析、人流分析、轨迹分析、身份比对、车辆分析等多种方式采集信息,形成大数据。装上终端设备后,无人值守的小区业主进门时,可以进行人脸识别、刷卡或手机开门,后台都会实时上传记录;如果有外来访客可以通过智能门口机呼叫业主手机号或房间号,形成远程呼叫视频。如遇紧急事件,还可一键呼叫综合管控服务中心及网格人员,以构建“听得见、看得着、查得到、控得住”的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下转第四版)
改造提升、焕然一新的魏都区煤炭中转站家属院,正在筹划实行小区积分奖励机制。该家属院建设于1993年,共有3栋家属楼100户居民。2000年以后,随着企业改制及煤炭行业的不景气,该家属院由单位管理成了社会无主管庭院,平时无人管理,卫生状况极差,也造成了不少消防、安全等方面的隐患。
为加强后期管理,新兴街道办事处、社区、原单位、家属院自治组织代表多次研究,针对该家属院居民多为原单位人员、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特点,决定建立小区积分奖励机制,将根据居民在庭院中的文明表现、义务劳动等情况进行加减分。居民可凭积分在小区爱心超市换取物质奖励。“目前,该小区正在进行爱心超市的建设工作,预计10月份开始实施积分奖励机制。”新兴街道办事处项目办主任樊敬峰介绍。
市住建局物业科科长陈绍军介绍:“我市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坚持‘共同缔造’理念,注重改造建设与后期管理并重,根据老旧小区实际情况,总结出了市场专业物业管理、连片基础物业管理、居民自治管理、认管认养四种后期管理模式。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努力创造可借鉴可复制的‘许昌经验’。”
漳平加快重点道路项目顶兴路征拆
市卫生监督局走访慰问老党员送组织关怀和温暖
长春地铁2号线为期20天的“跑图”试运行圆满完成
资中县“三举措”深化城市道路扬尘
10天432人酒驾毒驾被抓"会战"持续到4月1日
“四点半课堂”、托老站、积分制、人脸识别……我市老旧小区改造不断探索创新后期管理机制——把老小区“管”出新模样
石马山镇召开2018年下半年禁毒工作推进会
市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到龙山区调研“只跑一次”改革工作
前海国际人才服务中心首次亮相
宿豫民警坚持不懈找线索 比对近万张照片 女子被拐13年后找到家人
石家庄交管局开展专项行动打击“失驾”嫌疑车辆
福州市林业局2017年第二次“双随机”抽查情况结果
广西海事局助推北部湾港航经济发展一体化务虚座谈在钦州举行
奋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服务保障优质增长
河北区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
浮梁县开展“喜迎省运会”万名学生大扫除
热带低压登陆广东徐闻 海南岛四周海面风力23日夜间减弱
我省多措并举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
禅城社会工作行业将开启“数字社工”新时代
疫区14577头生猪已全部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