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夏,还没到“大圣水芹”种植的忙碌季节,但六合区大圣水芹专业技术协会负责人刘学良最近一直在忙。因为,他正在集中精力准备申报“大圣水芹”作为地理标志的相关材料。这也是我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推进商标战略、助力富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之一。
“大圣水芹”筹备申报地理标志
刘学良介绍,“大圣水芹”产地位于六合区马鞍街道。因为该地区以前有个大圣乡,所以种植的水芹被称为“大圣水芹”。“大圣水芹”在当地的种植历史已经有100多年,种植和采摘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节,以其“细、长、白、嫩、脆、香”的特点,显著区别于其他地产水芹而享誉大江南北。其种植基地生态环境优良,曾分别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
六合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据初步调查,马鞍街道现在有100多户“大圣水芹”种植户,种植规模各计约5000多亩,产品主要销往南京及部分外地城市。此前,“大圣水芹”已注册过商标,并获得过南京市名牌产品和市著名商标。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圣水芹”的品牌知名度,加强对“大圣水芹”品牌的保护,帮助当地种植户增收致富,该局对大圣水芹专业技术协会进行了行政指导,力争尽快把“大圣水芹”培育申报成地理标志。
南京只有6件地理标志,短板待拉长
六合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的申报要求非常严格,也非常难,包括种植历史、规模、品质、特点等各项指标都有明确要求。
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目前全市经国家商标局批准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只有6件,分别为:“南京云锦(共3个类别)”“南京雨花茶”“八卦洲芦蒿”“横溪西瓜”。
省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截至去年底,全省已注册地理标志总量达269件。淮安、盐城、南通三市地标数量位居全省前三。其中,淮安市地理标志总量最多,已达120件,也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据省工商局日前发布的“江苏省区域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报告(2018)”,南京商标品牌发展指数排名全省第二。其中,南京地理标志数量省内最少,且多年没有变化,是影响南京品牌发展整体水平的原因之一。报告建议,鼓励和引导溧水区、高淳区、六合区等区域在农业发展中加强地理标志资源挖掘工作。
围绕短板抓提升,力争每年新增地理标志5件
地理标志虽然申报要求特别严格,但一旦申报成功,影响力同样很大。以“横溪西瓜”为例,最近几年一直供不应求,还带动了当地的年糕、粉丝、米酒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其中,今年“横溪西瓜”预期总产值超5亿元,街道农民人均西瓜纯收入8000余元。
市工商局相关人士表示,为了提升商标品牌工作全省首位度,前不久该局刚出台了《关于提升商标品牌工作全省首位度的意见》,其中一条就明确提出,全市工商及市场监管部门要围绕短板抓提升。围绕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地理标志注册与保护力度,不断完善地理标志资源储备库,充分挖掘地理标志资源,推进地理标志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按照计划,我市将依托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继续深化“一镇一品”建设,到2019年力争全市每个涉农乡镇都至少拥有一件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广“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商标(地理标志)+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力争每年新增地理标志5件。
赤坎区领导到岭师调研——加强校地合作
请到海口过大年 幸福欢乐共团圆
虢正贵调研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情况
全力筹备 办好2018乐山国际半程马拉松赛
守卫学生安全 确保校园和谐
“地标”农产品 “短板”待拉长
"中国好公司""中国好品牌"……这家门诊部自制14块荣誉牌匾被罚
上海完成2018年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
这里的建筑垃圾该清清了
我市召开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调度会
本周末起,气温极速回升,最高气温达到21℃
全市新闻发布工作会议召开
一项任务 一名领导 一抓到底
开福区无人机全天候监督环境大治理
石阳清走访慰问丹青镇困难党员
西峡县双龙镇中心小学组织师生观看《厉害了 我的国》
我市中小学生在两大国家级机器人比赛中取得佳绩
我市召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会
我市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进一步深化
杨时云参加全市“大走访大宣讲”工作部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