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工智能永远只是工具不能代替法官

  大数据如何赋能司法新发展?专家说,人工智能永远只是工具不能代替法官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高洁李放)人工智能能够代替法官吗?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张保生看来,答案是不能。23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智汇司法、相得益彰”清华rong系列论坛之司法大数据专场讨论会上,来自国家信息化、法院信息化、司法及大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司法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如何赋能司法新发展、司法将如何为大数据保驾护航等问题展开讨论。
近年来,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科技越来越成熟地应用于司法领域场景,通过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法律知识图谱等技术辅助司法审判提升效率。在今年的两高报告中,出现了“互联网+诉讼服务”“智能辅助办案系统”等表述,智慧司法体系建设的正确路径究竟如何?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张保生认为,智能机器愈是以假乱真,愈能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范围提高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智能法律系统的发展没有界限。但在他看来,机器人不能担任法官,坚守司法应是人类争端解决的最后一道防线。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品新在主题演讲中反复提到了司法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的“双轮驱动”原则,他强调,司法领域的科技创新一定要跟司法改革相结合,两股力量形成合力才能促进真正的司法信息化发展。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发表“以数据推动法治”的主题演讲,他呼吁社会各界同心同力推动数据融合、数据开放,发挥数据的价值。
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法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清数大数据产业联盟承办。论坛举办当天还发布了《中国法院信息化第三方评估报告(2017)》和国双司法舆情数据报告。

我省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受到自然资源部肯定
长江池州段固体废物排查整治暨滨江区域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召开 雍成瀚聂爱国出席
滁州今秋新生入学不得出现“大班额”
区机关党委招商分队赴温州、广州两地考察
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 范晓丽讲话
专家:人工智能永远只是工具不能代替法官
乡村振兴有高招!新墙镇”产业+旅游“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四川省参加本科二批招生院校开录 计划招生122403名
农发行周口分行:金融扶贫让企业和农民双收益
市消委会开通手机消费投诉平台,方便消费者投诉维权
尉氏县产业集聚区财政所强化内部控制编报工作
被捕赌博女子要坐警车副驾 遭拒后张口咬伤民警
【舟山快讯】我市一季度经济运行平稳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自编软件强塞"红包"赚120万 宁波这个团伙被抓了
临沭县石门镇开展“升学宴”专项治理 树文明新风
李岩到东辽河巡河并现场办公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首日,镇江全市已有18人申请
市交通运输局“五抓”全力保障“双节”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畅通
光明新区玉塘办事处“五一”假期辖区安全稳定形势良好
市公路局组织收看山东省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