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文明行为十八条》解读(一)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下,我们慢慢感受到创建带来的实惠和变化,环境秩序改善了,小区生活舒适了,公共服务更加完善了……
文明创建人人参与,文明成果人人共享。市民是城市的主人翁,是创建的受益者,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文明程度。继《资阳市民文明公约》出台后,市文明办着眼市民反映强烈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发布《资阳文明行为十八条》,引导市民从小处做起,从细节做起,改变不良言行,争做新时代遵德守礼、向上向善的文明市民。
这些细小的日常行为要求,都内在地包含着什么现代文明?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一、环境卫生“三牢记”
1、不乱扔乱倒
乱扔乱倒在“资阳十大不文明行为”排行榜中位列第一。虽是一个随手举动,但对市容环境破坏性很强,还会滋生蚊蝇传播疾病,令人深恶痛绝。我们应当把果皮、烟头、卫生纸、食品袋(盒)等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箱,不随意乱扔;车上备好垃圾袋,不车窗抛物;家庭生活垃圾带到楼下投放指定地点,不高空抛物;饭店、商铺做到“门前五包”,不沿街乱倒污水、垃圾;建渣、弃土请到指定堆放场倾倒。
2、不乱吐乱拉
乱吐乱拉是极其不雅的个人行为,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严重影响他人健康和城市形象。随地吐痰吐物是长期存在的陋习,必须下功夫革除。请将痰、唾液、口香糖等吐在纸巾上包好扔进垃圾桶,晕车、醉酒等导致身体不适请用塑料袋或到厕所呕吐。随处便溺虽是极少数人偶尔所为,但影响极坏。虽说人有“三急”,但人类是有耻辱感的,厕所才是人类特有的便溺场所。家长不能纵容小孩在公共场所便溺,应随身携带纸尿裤、塑料袋做好预防,成人更不能因为醉酒、尿急,图方便就地解决,应文明如厕,爱护环境。
3、不乱贴乱画
乱贴乱画是污损市容市貌的行为,“牛皮癣”遍布的楼道和污迹斑斑的墙面,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顽疾,制贩假证、手机监听、贩卖枪支迷药等不良信息严重恶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干扰和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经过近年的反复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重道远,需要坚持共同治理。经营性小广告须张贴到社区(小区)便民信息栏,或通过正规媒体发布。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对违法广告加大打击力度。市民旅游时要爱护公物、维护形象,切忌乱刻乱画。

唐山乐亭:农村专业合作社超千家
泼油漆堵锁芯打骚扰电话 包工头报复维权业主被刑拘
彬县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
内乡县衙: “天下第一衙”背后的历史
企业破产清算补缴公积金1464万元 797名职工合法权益获保障
《资阳文明行为十八条》解读(一)
市政协召开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交办会
连云港市创文标语征集首日突破700条 全国各地热心人士聚焦连云港
椒江区司法局“三个深入”提升法治宣传能力
我市召开推进会再动员再部署两项重要工作
“无抗蛋”主打绿色牌 价高仍受青睐
女子骑电动车突然摔倒受伤 热心保安开车送医
5岁男童在幼儿园附近被拐走? 记者核实:系谣言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领导莅临福鼎市调研省市人才服务合作
闲置绿地华丽变身小游园
发现民警违规违纪可打12389投诉市公安局设立举报电话治理作风问题
2017年1-9月全市主要经济指标
黄浦区政协召开二届十九次主席会议
纪念蛟洋暴动90周年系列活动在上杭蛟洋举办
“问题阿胶”追踪:涉事企业封停 相关商品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