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30年来,毕节试验区砥砺前行,不断探索贫困地区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成为贫穷落后的中国西部地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一个缩影,一面旗帜。
毕节试验区在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中诞生
中国地大物博,条件千差万别,一种政策并不能在所有地区解决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处于西部边远封闭喀斯特山区的毕节,广大农民仍然吃不上饭,穿不好衣,住不上房,处于极端贫困状态。当时整个毕节地区500多万人口,贫困人口近400万人。
1985年7月,胡锦涛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在长达两年多深入全省农村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一个贫困,一个生态恶化,仍然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为此,“要以改革总揽全局,坚持从贵州实际出发,坚持生产力标准,采取一切有利于消除贫困落后的特殊措施,探索解决贫困和生态恶化新途径”。“提出把毕节地区作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1988年6月9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赋予毕节“近期作示范、长远探路子”的使命。
从1988年到1999年,试验区进入艰难起步阶段。针对“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三大难题,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培育出了支撑毕节经济的烤烟、卷烟“两烟”产业,逐步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2000年到2008年,试验区进入加力提速阶段。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风,抢抓“西电东送”机遇,着力开发丰富的煤、水资源,形成了新型煤电化的重大产业支撑,实现了从农业到工业的初步转型,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二、三”转变为“二、一、三”。从2009年到今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试验区进入转型跨越阶段。旅游、大健康、大数据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产业不断涌现,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性跨越,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初步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显著
1987年,“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穷越垦、越垦越穷”是当时毕节的现状,为了生存,垦荒垦出极限,土地垦荒指数高达46.4%,“森林覆盖率低,只有14.9%,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占土地面积的52.6%,多次发生致人死亡的严重泥石流。
从1987年到2017年,毕节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7.8亿元增长到了1841.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增长到8473元,贫困发生率从56%下降到8.89%,教育“两基”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全市小康实现程度超过90%,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恶化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好转。30年来累计造林196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834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10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2.8%,生态产业得到全面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青山绿水初步形成。
试验区建立前,人们普遍自卑自弃,而毕节试验区的建立,“正在转化为鼓舞干部、群众向贫困和生态恶化作斗争的精神力量。”尤其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提出的“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精神,成为全区人民奋发赶超的强大精神动力。30年艰苦卓绝奋斗,30年改天换地变化,毕节人民精神状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的毕节人,自尊自豪自信,正全力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
毕节试验区建立30年来理论成果丰硕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内涵深刻,涉及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紧扣发展要务,突出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来看,是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生态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超前探索实践,比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21世纪议程》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早4年。
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88年开始,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为全国独有,用力之大、用情之深、用心之重为全国独有,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奋斗、合力攻坚,共同向贫困宣战的伟大壮举。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以“助推发展、智力支持、改善民生、生态建设、示范带动”为主要内容的“同心工程”品牌,总结提练了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毕节经验”,发展成为“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同心思想”,毕节试验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经济建设时期的成功范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了有益探索。
毕节试验区进入新时代
2014年5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毕节试验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的批示,充分肯定了试验区建设所取得的“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跨越”的伟大成就和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所作出的贡献,要求试验区要发扬“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埋头苦干,同心攻坚”的精神,完成“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一条新路子,同时也在多党合作服务改革发展实践中探索新经验”的“两新”任务。
至2017年底,毕节还有72.46万贫困人口,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摘帽、同步小康已成为毕节的首要任务和最大政治。不仅如此,总结毕节试验区30年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的经验做法,为与毕节情况相似的西部乃至全国其他贫困地区探索出一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总书记赋予毕节的任务,也是新时代毕节的历史使命。
7月19日,统一战线参与毕节试验区建设座谈会在贵州省毕节市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确保毕节试验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
在毕节试验区建立3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赋予新时代毕节试验区新的历史使命,为我们做好试验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转化为决战决胜的强大动力,尽锐出战、务求精准,全力打好“四场硬仗”,坚决抓好“五个专项治理”,实施“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的要求,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把贵州的改革发展推向前进。
(作者单位分别为毕节市委党校、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乐安实现“二维码”办事指南全覆盖
吴永彬参观调研固镇抗战纪念馆
[水利局]宜昌东风渠灌区普溪河渡槽重建保丰收
临海市构建部门联动机制为高企申报提供“妈妈式”服务
当好“试金石” 种好“试验田”
西部贫困地区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的一个缩影
中国共产党钦州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济南“3A+”景区3年无严重刑案
唐山港哈密(大陆桥利浩)内陆港揭牌
“拎包入住”装修 赢上班族业主好感
三男神态恍惚偷干这事 警察发怒了
车站社区志愿者上门为行动不便居民解难
临海小伙为见女网友,不惜蒙面抢劫,从三楼跳下去
用白酒喷洒防虫!鄞江一农民为种出“最干净杨梅”也是拼了
工作日“就近租房”周末回家 苏州这样的上班族还不少
徐州经开区企业为光彩事业助力倍感“光彩”
荆州女子手术后医院弄丢样本院方承认流程缺陷
市水务集团应对低温恶劣天气出实招
董晓宇专题调研职业教育
桂林万达城盛大交付!幸福起航,欢迎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