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新闻网10月1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超)今年61岁的李建国,家住岳塘区宝塔街道江边村。这些年,无论是做自我介绍,还是社交平台上使用的昵称,他总是习惯性地在自己名字前加上“宝塔”两个字。以至于一些不明情况的人误以为他姓“宝”,或来自某个少数民族。
其实,对李建国的这个怪异举动,他身边不少朋友曾背着他议论过一阵。有人说这是他的某种情结使然,也有人断言他此举意在为自己做推销,还有人笑话他会脚踏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
对于别人口中的那些孰是孰非,李建国一概不参与讨论,也不进行任何辩驳。因为他始终信奉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
李建国与宝塔之间,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故事?是怎样一种力量,让年过半百的他愿意为此压上所有身家财产?
解开这些疑问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下这座被李建国视作珍宝的宝塔。
宝塔,又名高峰塔,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二年,距今有400多年历史。李建国告诉我们,小时候他常来宝塔玩,在他心中,宝塔高大而雄伟,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宝塔上下共七层,盘旋而上可直达顶层。从第二层起,每层有三个木门,每上一层有两条甬道,但只有一条甬道能连通楼上,像迷宫一样神奇。”
高中毕业后,李建国来宝塔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由于生意繁忙,他来宝塔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可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记得矗立在湘江边的这座宝塔,记得儿时在宝塔上度过的快乐时光。
2009年前后,在商海经历几度沉浮之后,李建国对生活有了重新的感悟和思考。闲来无事时,他喜欢到宝塔附近走走。然而,时隔多年再次回到宝塔,呈现在眼前的这幕荒凉之景,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我不想让它在我眼前荒废,宝塔承载了湘潭太多的历史故事,我哪怕穷尽一切,也要把它守护好。”李建国说,宝塔命运坎坷,曾经历多次重修重建。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在热闹了一阵后,又复归寂寞,直至逐渐被人们遗忘。
宝塔有些悲戚的命运,激起了李建国心灵最深处的情感,他决定“疯狂”一把,将自己大半辈子攒下的财富全部投入宝塔的重修重建事业中,以已之力让宝塔这颗湘潭的明珠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来。
于是从那时起,李建国放下了很多身份标签,同时又拾起了一个新的身份标签——宝塔守塔人。
对于宝塔,李建国有着远大的理想。他的宝塔复兴之梦,比外人想象得还要伟大。
塔下,麻石铺满整个庭院,汩汩的泉水静静流淌;四周,绿树环绕,青砖白墙,徜徉其间,仿佛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世界……
为了还原宝塔的原貌,过去这8年多的时间里,李建国一边投入重金对宝塔进行修缮和维护,一边大量收购旧砖、旧瓦等器物,用于宝塔附属设施的建设。经过他日复一日的努力,如今宝塔已初现昔日雄风。
“以前很多人质疑我,说我没文凭没学历,也没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这些都不要紧。我虽不是个文化人,但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守护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足矣。”9月27日,漫步在布满青苔的麻石路上,头发花白的李建国颇多感慨。
“我曾在塔上住了十天,因为修缮和维护宝塔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我投入一辈子的精力和积蓄去完成,我的妻子坚决不同意。得不到任何支持的我,带着几箱矿泉水和面包上了塔,谁劝我都不下来。我不可能放弃这座塔,如果我不坚持,也许它真的有一天就消失了。妻子拗不过我,只好哭着答应了。”李建国说。
对于李建国守护宝塔的行为,湘潭史志专家何歌劲由衷钦佩。何歌劲说,李建国现在倾其所有对宝塔进行修缮,并为之配套建设附属设施,就是希望完善宝塔的文化与休闲功能。仅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看,他做的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
跨越万里 看庆元师生和德国师生的一次友好“牵手”
“百对情侣情定茶山”邛茶走廊上演百人婚纱秀
省十三运会绵阳代表团传捷报 青少年组游泳赛夺两金
“抖抖”身上的新冬装,宿迁10月CPI环比微涨
“庐阳讲坛”2018年第一讲“聚焦”地震灾害及防震减灾
“宝塔李”的护塔故事
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动工建设
新罗区中城街道宝泰社区“趣读吧”正式对外开放
市计生协扶贫助学进社区
海盐鸿远公交公司客运站服务台迎接市级“巾帼文明岗”检查验收
文成县委书记王彩莲在浙报发表署名文章
蔬菜价格因天气转暖开始季节性下降
高新区管委会常务会议强调: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东营颁出首张养犬登记证 狗狗免费上“户口”
我市一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挂牌
市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网络安全例行巡检工作
广州将支持启动超大型足球场建设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6月26日17时发布的高温报告和晚间天气预报
今明两天树汤路首山路等地停水 配合相关工程建设
高新区加快盘活闲置土地 工业(科技)地产项目推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