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方家咀乡库区综合整治行动观察

守护水乡之脉
——英山县方家咀乡库区综合整治行动观察
通讯员贺想 叶晓华 石杜衡
白莲河,一条承载着英山文明和历史记忆的大动脉。在方家咀人的心中,它更是滋养了一方热土的“母亲河”。
方家咀水乡之名,因它而盛。全乡24个行政村,有17个村是白莲河库区村,枕水而居的人群达21674人,占全乡总人数的69.9%。方家咀乡版图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只有15300亩,而水域面积有20000亩。
“鱼美茶香”一直是方家咀人引以为傲的特色品牌。盛名之下,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牺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方家咀乡为白莲河水库建设投入劳力超过400万工日,全乡移民1.3万人,淹没耕地1.8万亩。历届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开展网箱养殖发展渔业,逐渐摆脱耕地资源少带来的制约,水产养殖产值达到近亿元,还涌现了两名省级劳模。
受“母亲河”恩惠的渔民鲜有人意识,几十年过度利用,过度捕捞已让这条“母亲河”不堪重负。蓝天白云掩映下的白莲河,看起来像一条缀花儿的缎带,恬淡而又平静。靠近之后才会发现,一些带着刺鼻气息的养殖场暗流正汇入其中。
两万亩水域,是方家咀人的生命之源,亦是生计之本。不能让水污染成为发展之患,更不能让破坏生态的行为成为百姓心头之痛。为守护水乡之脉,方家咀人再一次显示了勇于担当和牺牲自我的精神、
为生态让路,打一场库区整治大会战
自2011年黄冈市委、市政府启动白莲河水库水面综合整治,2016年又启动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英山县乡两级党委政府掀起了一场长达7年的库区整治大会战。
部门联合,全力推进。按照英山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要坚持“四讲四不讲”——“讲政治不讲条件,讲任务不讲压力,讲责任不讲价钱,讲进度不讲难度。”
在方家咀乡政府办公室楼的墙上有两张进度榜,从乡党委书记、乡长到普通工作人员,人人领任务,销号推进。乡党委书记段水平、乡长邬鹏程带头入户做工作,工作进度“一周一总结、半月一通报、一月一结帐”。
“任务一天没完成,销号表就一天不拆下!”乡党委书记段水平斩钉截铁地说,古往今来,无论是干事创业,还是居家过日子,谁不是在与困难挫折作斗争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进步的?只要大家一起咬紧牙关、共度时艰,办法总比困难多。
白莲河综合整治第一阶段的三个多月里,方家咀乡党委班子到普通干部都放弃了双休,奔波在库区边。全乡取缔网箱6045口,网扎212道,上岸哨所95个,上岸渔船576条。签订退出协议土库125座,其中拆除土库70座。对库区周边110家整治的养殖场进行再入户,完成集中整治,通过畜牧部门验收,其中列入县、市督办清单总共27家,全部完成腾笼清场及拆除整治任务。
2018年初,乡畜禽整治专班联合县畜牧局和畜禽养殖户签订《不乱排、偷排粪污承诺书》85份,下发禁养区停养通知书58份。划定了乡水厂水源地保护区,对大畈河、茶园河流域沿线的养殖场、石材加工企业进行了整治,设置警示标识、界石5处,杜绝排污口污染乡境内两大重要河流。全乡11家石材加工企业已完成雨污分离、三级沉淀池、厂区分区建设等整治任务,通过市检查组验收。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大力开展“三边三改三化”行动,“户收集、村转运、乡处理”联动机制初步建成。
清退禁养区,还子孙一片绿色家园
今年5月17日,全县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动员大会在方家咀乡召开。通过前期摸底调查,全县禁养区内养殖场有106家,方家咀乡占了81家。
7月4日,在方家咀乡办公楼前的整治进度表上画满了小红旗,只剩鸡鸣河村一家养殖户的思想工作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鸡鸣河村是方家咀乡的养殖大村,涉及禁养区内的养殖场19家。这场攻坚战,得到了大多数村民的积极拥护,包括一些养殖户的家人。
“库区整治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牺牲少数人的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一片环境优美的家园。”鸡鸣河村党支部书记段亚军说,我们不能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得让后辈人继续靠水吃水。
7月4日,拆除复垦的养殖场遗址上已经长出了一片绿绿的农作物。养殖户方凤才家的养鸡场拆除后种上了绿豆,鸡笼拆分做成了围栏,残存的鸡粪作了绿豆的肥料。
“养殖场拆光了都是好的。”段秀兰说,他们家从2011年开始养鸡,每年养了1万多只鸡,已经养了7年多了,辛苦不说,每天都要忍受鸡粪的臭味。尤其是天气闷热到时候,味道恶心得吃不下去饭。而且养鸡的风险和成本又大,行情好的时候,一年可以赚上十万元,行情不好就要亏本。每年的春夏季,得请技术人员每天来观察,防止鸡发病。
“以往苍蝇成群地扒在天花板上,一到了吃饭的时候,苍蝇跟人抢菜吃。”段秀兰说,家里吃的东西都不敢随便放。
中午吃了饭之后,8组村民王卫芬就拿着一把苍蝇拍将屋里拍得“啪啪”响。这已经成为了王卫芬的习惯。“歇中的时候,这就是我的事由儿。”王卫芬一边拍一边说,这几天苍蝇少很多了,以往每天要换两三张粘苍蝇的纸。这种塑料的苍蝇拍,她去年打坏了六七个。
在畜禽养殖污染集中整治中,方永勇是禁养区里第一个响应拆除号召的养殖户。在村里,很多养殖户都和方永勇一样意识到,这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养殖既伤害了别人也伤害了自己。退出禁养区,早日转型还库区一片干净的环境,也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守水不守穷,转型之路更有作为
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愿意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搞得乱七八糟呢?向垅塆村占某养殖户在选择拆除养猪场之后对包保的干部郑焱说出了心里话。
“当时,这个养殖户被认为是最难做通思想工作的一户。”郑焱回忆说,他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占某见到他就说:我的问题你解决不了,你以后也不用来了,耽误了我的工夫,你得付我工钱!说完,占某把大门一锁就走了。
后来郑焱就每天不厌其烦地往她家跑,终于理清了她所说的三个大核心问题,第一个是转型就业的问题,第二个是养殖场附属设施拆不拆的问题,第三是猪的销路问题。郑焱仔细询问了她想发展食用菌的意愿之后,才开始确定解决方案。6月24日,郑焱利用周末的时间开车带占某一家人去红山镇黄泥岗村蘑菇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充分论证了可行性之后,占某内心的顾虑打消了。定了发展方向,郑焱建议占某养殖场附属的楼房不用拆除,可利用它来作为菌种培育车间。
思路一通,路路通。6月25日,在郑焱的多方联系下,为占某的77头猪找到了销路。6月26日,卖猪。6月28日,养殖场拆除。养殖场拆除之后,占某心里轻松了一大截。她告诉郑焱,一个人创办一个养殖场,规模做不大,也无法解决环保的问题,她知道这不是长远之计,但是始终下不了决定去另谋出路。这次下定了决心一改到底,也算是解脱。她决定休息一段时间,再开始着发展手食用菌种植。
相比之下,段文福的转型之路走得更快。6年前,鸡鸣河村里的养殖场正兴盛之时,他也在其中之列。段文福意识到,环保问题将是像他们这样的小型养殖场无法绕过的坎。于是他提前谋划了自己的转型之路,在家里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几年坚守下来,农家乐的生意风生水起。得知禁养区的养殖场要拆除,段文福毫不犹豫地拆掉了400平方米的养鸡场。段文福说,农家乐现在的生意很忙,已经无暇管理养鸡场,前两年就把养鸡场交给亲戚代养。现在鸡场拆除,正好可以一心做好农家乐。依托白莲河的水,走一条可持续的路。
清退禁养,是为守护水乡气脉。转型发展,是为守水不守穷。心中留有一份对故园的眷恋,让记忆中的那山那水恢复它原来的样子,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大的财富。
(见习编辑:蔡琪)

潜山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动员大会召开
烟台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别开生面:合影 信笺 走红毯
京沈对口合作研讨会暨工商协同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沈召开
董一兵调研交通秩序综合大整治工作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 看乐至县纺织行业如何逆势突围
英山县方家咀乡库区综合整治行动观察
我市将举行68场活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绩
仙游蒲山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开发区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读了十一年老年大学 七旬阿婆学成“博士”
【创建动态】市社发集团开展建筑工地创文检查
九龙坡:走马镇拆除破损围挡 消除周边安全隐患
龙湾启动“四好农村路”建设
全市治理“微腐败”工作推进会召开
市城管支队对康馨园区域“野广告”进行专项整治工作
第四届青少年硬笔书法比赛落幕
蚌埠市消保委召开获省市“诚信企业”代表座谈会
有喜有忧!春雨下不停,浔城市民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
市统计局周密部署“双随机”抽查工作
“讯鸟”展翅翱翔——南明区引进全市首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