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份”后,无锡日报该如何更好地提升质量、服务受众?昨天,由无锡日报报业集团主要领导带队的“办好品质党媒、提升服务水平”板块走访调研活动走进宜兴市,了解板块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的成就和亮点,倾听当地有关职能部门、园区以及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为报业集团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广开言路。
无锡gdp超万亿之后,面临着“怎么办”的新课题。前不久省委书记娄勤俭来锡调研后,要求无锡以思想解放的领先带动高质量发展的领先,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标杆和领跑者。对于无锡日报报业集团而言,2018年同样意味着全新的发展里程:《无锡日报》发行量攀上20万份的历史最高峰,居全国地市党报前列;“无锡观察”下载量突破70万;《江南晚报》发行量10万份。如何在迈上新高度后寻求更高质量办报、提升党媒覆盖面?为此,从去年底开始,报业集团策划了板块调研,贯彻市委“聚焦中心工作、聚焦基层实际、聚焦群众意愿”的要求,办好品质党媒、提升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受众。
据了解,顺应传统媒体转型的深刻变化,去年报业集团着眼于纸媒做“减法”、新媒体做“加法”、媒体融合做“乘法”的发展战略,顺利完成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成立数字出版运营中心,更好地聚合资源,形成由纸质版、移动端和网站构成的立体化、全覆盖舆论传播矩阵;全力构筑“一二三”发展格局:打造“无锡观察”新闻客户端这一个龙头工程,带动整体转型;通过《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观察客户端和无锡新传媒网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布局,锻造综合传播和集成服务两个能力,确立无锡权威发布的“大格局”、全媒体播发与互动的“大平台”、多层次政务和民生的“大服务”三大战略定位,牢牢占据舆论场上制高点、占据主动权。
强化用户意识、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昨天的调研活动中,宜兴主要领导介绍了当地在助力无锡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的思路、举措;座谈会上,双方还就宜兴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重大活动项目的合作策划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丛林 蒋梦蝶)
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办好品质党媒、提升服务水平”板块走访调研活动,昨日走进宜兴市。报业集团主要领导率队的调研组和宜兴市主要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园区以及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深入交流,听取他们对党媒服务板块、服务基层的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深入,报业集团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18年《无锡日报》发行量达20万份,创历史新高并居全国地市党报前列,《江南晚报》发行量10万份,无锡观察下载量70万+以及无锡新传媒网站、《华东旅游报》《江南保健报》、凤凰出版社、《城市党报研究》杂志等共同构成了立体化全覆盖的传播矩阵。取得这些成绩之后,该如何回报全市上下的信任和支持?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办好品质党报,提升自我价值”成为报业集团发展主方向。去年底前,报业集团完成了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形成一个立体化全覆盖的舆论传播矩阵;同时通过优化内容结构,从一般性的信息供给向信息解读、深度报道等转变,推动党报由“信息媒体”向“意义媒体”转变。努力寻求移动互联时代影响力的新落点,报业集团全力构筑“一二三”发展格局。
在昨日两个小时的座谈中,双方互动热烈,宜兴市相关职能部门、园区和街道相关负责人就各自工作特色亮点做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天下无锡人等主题展开讨论,并对党报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将座谈会部分发言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政策奖励突出贡献绩效
朱小泽 宜兴市发改委副主任
今年,宜兴计划安排奖励资金6亿元,其中现代产业发展资金5亿元,社会事业发展资金1亿元。突出贡献绩效。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注重奖补对象的地方经济贡献和奖补内容的绩效,重点扶持地方经济贡献大、经营业绩明显提升的企业和单位,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
今年前五个月,宜兴共审批、备案、核准项目198个,总投资264.33亿元,15个项目已进入模拟审批程序,总投资159.05亿元,累计达83个项目进入模拟审批程序。
推进项目审批再提速,持续优化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等模式,充分利用好“模拟审批”“多评合一”“多图联审”等举措,尤其是涉及用地、环评等审批时间较长的环节,及早对接、提前介入,不让审批成为项目落户的障碍。
增强发展动力促进提质增效
葛春 宜兴市经信委副主任
突出“财税贡献”导向。去年以来,宜兴从表彰奖励、先进推选、对上争取、企业家优待等各个途径,全面强化“看投入产出比、讲财税贡献率”的发展导向,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企业家、支持爱护企业家、崇尚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正确导向和浓厚氛围。
做强做大电线电缆、节能环保等主导产业,加大企业扶优汰劣、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力度,着力壮大龙头企业、提升产业质态,今年电线电缆产业规模力争突破1000亿元大关。
今年继续深化“263”减化工作,10月底前全面完成250家以上关停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宜兴市燃煤窑炉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广使用天然气、电、蒸汽等清洁能源,力争三年目标两年完成。确保今年单位gdp 能耗下降4.2%。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俞军 宜兴市科技局副局长
“十三五”期间,宜兴设立总额不低于25亿元的现代产业发展资金,奖励对象以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做优做强、人才工作建设等方面为重点。
突出做强领军企业。自2014年起,宜兴启动《“坚定科技创新 培育行业排头兵”三年行动计划》,突出行业优势企业为培育对象,通过探索实施“行业排头兵”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苏科贷ⅱ”科技金融新项目等手段,加快提升宜兴经济的核心竞争力。231家企业首获省级企业研发费用奖励资金共计3384.77万元,奖励资金数位居全省县级市第二。
“创新国际化”高地加快崛起。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美国等10多个先进国家(地区)与宜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一大批企业成为国际化合作标杆。
打造全省一流的生态保护引领区
张燕 宜兴市环保局宣教科副科长
实施“环境达标”工程。围绕漕桥河、殷村港、江步桥和太湖西部区重点断面和无锡市31条主要河流考核目标任务,建设主要入湖河流及重点污染源区域水质监测“天网工程”。
实施“环境守卫”工程。启动以“碧水清源”和“蓝天彩虹”为主题的“绿刃2018”专项执法行动,围绕治理“散乱污”企业和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环境信访多发、制约环境达标的突出问题,加大查封扣押、按日计罚、司法联动力度,集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生态创建”工程。创建“优质水源示范区”“生物多样性示范区”“生态红线保护示范区”。突出抓好太湖、滆湖、三氿五荡及饮用水源地等区域水环境综合保护治理,在全市范围内普查ⅱ类以上水质河流,设置监测点位和监测数据,加大环境保护与工程涵养力度,逐步形成具有引领区特色的“优质水源示范区”。
打造城乡一体文明
黄波 宜兴市文明办主任
后创城时代注重城乡一体文明。目前已开展涉及交通、市容等十大专项行动,探索长效机制,让文明城市成果成为宜兴人民的民生福利。
民间文化蓬勃发展。宜兴文化底蕴深厚,有进士548名,院士30名,大学校长127名。近五年来持续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扶持,一批优秀的民间文化项目、文化团队、文化场馆得到了扶持,一批濒临灭亡的传统文化记忆被重新焕发,吸引了一批优秀民间文化人才。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特色。如今,许多村庄都有一个自己的乡风品牌、一首村歌、一台村晚。今年,宜兴在“一村一文化,文明沐农家”的基础上,打造升级版,培育乡风文明示范村,重点在移风易俗、村志愿服务建设方面挖掘特色。
留住记忆记住乡愁
杭科军 宜兴市文广新局副局长
坚持把村史村志工作作为近年来乡村文化建设总体部署的一个新的切入点,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新抓手。工作开展以来,有18个村形成了村志初稿,有些已经出书,村志办公室审稿约300余万字。已经正式出版或正式刊印出书的有5部村志,建成村史展示馆室4个。
宜兴现有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13项、市县级49项,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10名、市县级189名,项目门类齐全、地方特色鲜明,传承人队伍结构合理。现有国家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2018年5月,我局因为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的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王琪 宜兴市张渚镇宣传科科长
“江南深处缘来张渚”,去年,宜兴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落户张渚,再度激发了张渚生态旅游发展的活力。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江苏省最优、长三角知名、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大型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秀美庭院”成为特色名片。两届“秀美庭院”创建活动,先后有260余户村民积极参与,初步形成了数个特色村落。下一步,秀美庭院创建将与星级农家乐、民宿等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服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强村富民。
目前,张渚旅游项目已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发展新格局。既有国际旅游度假区(窑湖小镇)大项目,也有一批优质中小项目,太湖石窟、义春庄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龙隐江南、颐生园等一批高端民宿、精品酒店项目建成营运。
文化引领丰富特色小镇内涵
李洁 宜兴市丁蜀镇宣传科科长
作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丁蜀注重推动文化振兴。启动蜀山古南街整体保护工程。依托东坡书院,启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计划。寻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将传统美德、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引向深入,用传统文化滋养现代人。挖掘历史文化传承,保护乡村记忆,弘扬东坡文化,延续历史文脉。
启动前墅古龙窑保护开发工程。经过全面的修缮,全国文保单位——前墅古龙窑焕发新姿,估计在今年7—8月,前墅古龙窑博物馆将开馆。此次古龙窑的保护开发工程不仅提升了周边原住民生活环境,还将形成前墅龙窑旅游文化区,与蜀山古南街、陶批站码头、紫砂厂等传承陶瓷文化的重要载体串联,形成陶瓷特色旅游专线。
打造“中国环保第一园”
许斯筠 宜兴市环科园党政办副主任
环境医院是宜兴环科园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和配套资源,打造的一站式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为云南昆明、河北承德等地开展区域环境治理服务。今后将依托中国东盟宜兴环保示范基地,组建“一带一路”环保“走出去”企业联盟。
今年4月,国内首个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在宜开建。该工程计划建成一座面向2030—2040年、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集成国内外最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水到饮用水的深度回用,将其打造成为宜兴城市生态名片。
办好第六届中国宜兴环保产业与技术发展工作推进会暨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大会智慧环保论坛、第四届全国环保创新创业大赛、全球环保精英招聘三大品牌活动,推动优质资源集聚整合。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杨永平 宜兴市委农办副主任
近年来,宜兴通过加大薄弱村扶持力度和“造血型”经营性项目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村级资产总额和村级净资产达73.58亿元和56.73亿元,同比增长9.66%和10.52%,村均可分配收入和稳定性收入达364.25万元和182.81万元,同比增长4.45%和0.42%。
围绕生态宜居,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今年加快推进官林、湖、丁蜀城乡一体化示范镇建设,按照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规划,重点打造产业集聚型(官林镇)、生态旅游型(湖镇)、古镇保护型(丁蜀镇)三类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扎实推进薄弱村脱困转化。因村制宜抓发展,继续设立1000万元竞争性立项资金,引导薄弱村加强“造血”型项目建设,增强村级自身的经营发展能力。
“一镇一品”发展全域旅游
王永伟 宜兴市旅游园林局副局长
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以深化“三区同创”为抓手,以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长三角著名旅游城市、国内一流的休闲度假目的地和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今年1—4月,宜兴接待游客总量达705.06万人次,同比增长12.17%。目前,全市已逐渐形成一镇一品的良好全域旅游发展态势,“禅居西渚”等小镇各具特色,西部“鲜美徐舍”等乡镇通过花田灯海打造淳朴的田园旅游,北部“福善周铁”等乡镇按照老街古桥、名人故居等主题特色打造人文旅游,东部“紫砂小镇”丁蜀紧抓陶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陶体验陶生活,中部城区镶嵌一山一水两大开放式4a景区,形成“山在城中,城在水中”独特水城韵味。
发挥乡贤优势集聚产业发展动能
马骏超 宜兴市官林镇宣传委员
作为工业大镇、产业重镇,官林在高质量发展上充分利用乡贤资源,自2017年召开首届乡贤发展大会后,对产业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在重大项目落户上,成功引进总投资8.5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锂电池项目,同时还有多个亿元重大信息项目在推进中。社会发展上,设立910万元的慈善资金,其中有广大乡贤参与,引进了九如城敬老院等特色项目。今年还将在中秋节举办高质量发展乡贤论坛暨“官林智体”成立大会。
当好锡宜一体化桥头堡
吴俊花 宜兴市周铁镇宣传委员
围绕“旅游特色小镇”目标,坚持文旅、农旅、工旅相结合,优化完善全镇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借用市内外各种资源,高起点推动旅游发展,形成“大旅游、大产业”之势。以宜马快速通道、锡宜城际轨道s2线等基础设施规划启动为契机,加快启动周铁镇环太湖区域开发、镇南新区建设等专项规划编制,确保与锡宜一体化发展保持高度一致。
着力对接马山国际旅游岛、武进太湖湾度假区,加快完善全镇域旅游详规、历史文化保护、古镇街区建设等规划体系,构建集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田园观光于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框架,打造具有长三角效应的特色旅游小镇。
“科普大讲堂”活动走进船营区
市气象台发布高考期间天气展望
幸福江山: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区
市委办召开干部作风专项整改工作推进会
野狐坡村通公交了
无锡报业集团板块走访调研走进宜兴市
34个项目1124亿!武汉市长诚邀湖北大学校友资智回汉
红草干群清洁环境迎新春
今明两天有严重冰冻 周四气温将回升
象山影视城第五届泼水节6月30日盛大启幕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讲党课 抓牢党的建设
轿车电动车相撞 女骑手受伤
市委老干局局长杨曦调研指导芦山县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
李晖: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为永州发展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即墨区开展加油站巡检系统操作培训
郭海英在壶关县北岭上村调研时要求
埔心网格员王伟杰获市“十佳网格管理员”称号
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预备会议
天寒地冻 身体哪些部位更要保暖
惠城区:文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