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上午9时56分,由新疆阿克苏发往浙江杭州的k593次列车停靠宿州火车站,车站客运值班员蔡芝荣护送一组特殊家庭上车。
“小朱,你们的车票在第二节车厢。紧跟着我,下二楼天桥,在右侧二站台等候。”车辆检票,蔡芝荣走在前方,不停引导。
因暑运乘车高峰,此时,宿州火车站二楼南下候车室内挤满了旅客,仅k593次一趟列车,从宿州站等待上车的旅客就多达400余人。
小朱是这400人中之一。小朱全名朱利,今年30岁,家住宿城南关,即将赶赴丈夫工作地——杭州。这一次,她化身为“儿童团”团长,肩负6个孩子的出行安全。
“年龄最小的一个娃在我怀里,三个月大。最大的一个名叫朱紫怡,已经上小学一年级。除了我的孩子,还有我姐姐的孩子,姐夫也在杭州上班。”朱利忙着打点行李,三个包裹装满了孩子的零食、衣物,还有暑假作业。
7岁的朱紫怡宛如一位“小大人”,她一边帮着母亲提行李,一边拉着弟弟妹妹们。
暑运启幕,“候鸟”南飞。2018年全国暑运工作自7月1日开始。因本地各高校陆续放假,6月下旬,宿州火车站率先迎来出行高峰,学生流、探亲流叠加,日发送旅客人数破万,预计此轮高峰客流将持续至本月中旬。客流中,像朱紫怡这样的“小候鸟”(父母在外地务工,放假后乘车去父母务工地)约占总客流的五成,多数“候鸟”选择“向南飞”。
和朱利相比,市民王娟相对轻松,她带着两个孩子轻装出发。“丈夫在浙江做生意,我把孩子带在身边,陪他们度过这个暑假。暑假结束,我再把他们送回来。”王娟说,如今,宿州交通发达,乘车出行快捷,陪伴孩子成长,已非难事。
从护送“候鸟”的家长身上,可以品味暑运的变迁。车站客运值班员蔡芝荣向皖北晨刊记者介绍,爷爷辈“候鸟护送员”逐渐退出暑运舞台,“40后”和“50后”年龄偏大,出行多有不便;“80后”“90后”年轻夫妻在外地工作,暑假抽出时间返回宿州老家,主动承担带“候鸟”出行的“任务”。
63岁的魏怀堂护送两个外孙前往南京,这或许是老人最后一次“参与”暑运。“女儿在南京印刷厂务工,两个外孙都已经上幼儿园了。等到明年,女儿工作轻松些,就能亲自来接孩子,不用我再送过去了。”魏怀堂在宿州还有家庭需要照料,去了南京,也只能住上两天,行程很赶。
“近年来,宿州本地企业大规模招工,但‘候鸟’没有大幅度减少,原因在于江浙沪地区高薪,吸引了不少本地务工者。放眼全国,凡劳务输出大市,都存在这种现象。”宿州站客运值班员刘勇首次经历暑运,他对记者说,暑运的客流量不亚于春运,其背后同样蕴含着人们对亲情、家庭的呼唤。
当日上午10时,k593次列车驶出宿州站。朱利一家找到了各自的座位。11个小时后,她身边的6个孩子将和父母团聚。文/记者 俞鑫 图/记者 苏洋
沪指盘中再创年内新低!跌破 3000 点或将反弹?
单国强:癌症患者的公益情怀
我市召开2017年度脱贫攻坚目标责任省级考核汇报会
2019年度地方立法建议项目开始征集
孟庙镇召开邪教问题排查整治工作推进会
暑运启幕 “候鸟”南飞
小秸秆“榨”出大财富
从都汶到汶马 云端天路成四川藏区康庄大道
洛阳推行企业名称网上自主申报改革创办企业可“自主取名”
洛南县古城镇力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创新物流寄递管控“白云模式”
林应武主持会议听取十三届市委第四轮巡察情况汇报 切实担负“两个维护”政治责任 牢牢把握新时代巡察工作的“纲”和“魂”
容丽萍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不遗余力抓好党建为三亚发展贡献政协力量
鹿城:不搞突击,探索一套平安经
德州市政务服务中心让“放管服”释放新红利
太原市防震减灾局举办地震系统业务骨干培训班
五河县粮食局紧急部署预防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工作
建运中心党支部召开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动员部署会议
快装修好新房被暖气跑水淹了 事发近4个月赔付久拖不决
临沂局部地区仍不时有降雨 气温升高空气潮湿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