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老兵的“菌长”新生活


杨国清(右)在给工人讲解设备。
  核心提示
  18岁那年,杨国清走出湖北武汉农村,成为一名消防兵。退伍后,因为认识了一个人,改变了他50岁后的人生轨迹。他放弃眼前的安逸,与国内外顶尖微生物专家一道,回到农村创业,把社会效益摆在盈利的前面。如今到了含饴弄孙的耳顺之年,杨国清依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耕耘在农业微生物生产领域。
  “人总得有所追求,我的追求不是挣很多钱,而是为社会做力所能及的贡献。”杨国清说。
  从汽车专家到“菌长”
  1974年,杨国清成为石嘴山市消防支队的一名消防兵,到2002年转业时,他已是宁夏消防总队副团职干部。从军28载,杨国清几乎干过消防队与汽车相关的所有岗位,凭借着维修汽车的好手艺,转业后,杨国清任东风雪铁龙银川售后服务站站长,业绩突出、薪酬可观。
  “如果不是认识了陈文新院士,我就一直搞汽车了。”杨国清告诉记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根瘤菌分类委员会委员陈文新为他打开了农业微生物的门,改变了他50岁后的人生轨迹。
  然而,要理解杨国清对农业微生物突如其来的着迷,不得不提一次心理落差极大的滇池游。群山环抱,水碧如玉,湖面烟波浩渺,电视里“高原明珠”滇池的美景让杨国清心生向往。
  1999年,杨国清终于有幸一睹滇池风采,却不想未见其景先闻其臭。
  “能闻见臭味就说明离滇池不远了,这些年农民化肥用得多,农业面源污染再加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入等,导致滇池污染严重。”听到随行人员的解释,再看看满是绿藻的水面,滇池在杨国清心里的美好形象顷刻崩塌。2006年杨国清认识了陈文新,二人聊天时无意间提及此事,陈文新说微生物技术可以减少或替代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
  “如果我做农业微生物产品,社会效益肯定比修汽车大。”抱着这种念头,杨国清顶着家人的反对,东拼西凑了120万元开了家专攻微生物技术的企业。“我现在做的就是在自然界筛选有‘特异功能’的有益菌,它们就像是我的‘特种兵’,我带领它们消灭农业上的‘坏蛋菌’。”杨国清说。
  智囊“撑腰”产品国际领先
  西夏区移民村同阳新村向南290米,就是杨国清的企业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在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文新、加拿大籍生物应用技术科学家杨国平、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琇等都是这家企业的智囊。此外,该企业还成立了宁夏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院士工作站和宁夏农业微生物(银川)技术创新中心。
  根瘤菌是杨国清“特种部队”中的一员。在把氮气变为氮肥的细菌里,根瘤菌是能力最强的一个。接种根瘤菌的豆科作物一个生长期每亩可固氮5公斤,这相当于施用25公斤的尿素。然而,接种根瘤菌比施用尿素每亩可节省14元成本。据杨国清介绍,其生产的液体大豆根瘤菌剂推广面积已达900万亩,每年相当于从空气中获得20万吨尿素。此外,该企业还研发出了液体花生根瘤菌剂、紫云英根瘤菌剂等系列根瘤菌剂。
  2006年杨国清开始工厂化生产根瘤菌剂时,全国包括其在内仅有两家企业有能力生产根瘤菌剂,杨国清将这归功于专家的支持。小企业留住大人才,杨国清有自己的一套。“有三句话,用你的理念引起人才的注意,创造环境引进人才,靠感情留住人才。”杨国清介绍,创业之初,企业就确立了用微生物技术实现循环效益、绿色效益、沃土效益、健康效益的经营思路,近年来其在实验室投入近百万元。
  解种植难题 赢农民信赖
  今年,杨国清给自己定的最大任务就是,推广1万亩硒砂瓜防病基质。
  2013年,中卫市兴仁镇硒砂瓜种植户杨国鹏向杨国清发出求助,称自己种植上千亩硒砂瓜,由于连作障碍,大面积患上枯萎病。于是,杨国清的科研团队开始着手研究,用了5年时间,他们才研制出硒砂瓜防病基质,利用筛选出的能够有效杀灭硒砂瓜病原菌的生防菌株,与专用肥料复配,为硒砂瓜秧苗营造一个小环境,阻挡病害侵入。“再好的技术,农民要能用得起才能推广开。”杨国清告诉记者,一开始企业研发的产品是硒砂瓜防病基质模块,为了农民成本,企业应用育苗盘改良产品,使每亩成本降低30%。
  “我希望这家企业生意兴隆,让越来越多的农户用上有机肥,也让更多的人吃上放心菜,品尝到食物最本真的味道。”提到宁夏五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凤区良田镇园林村农民马永红说道。马永红种植4栋温棚,他告诉记者,种温棚西红柿最害怕灰霉病和晚疫病,一旦患上就相当于白种了。为防病害农民会选择施药,但施了药的西红柿不仅品质受影响,也卖不上好价钱。去年秋天,杨国清来到他的温棚,免费送了他两瓶叶面肥。马永红用后发现,西红柿不仅长得又圆又饱满,抗病能力也强,于是跑到公司买了两箱有机肥,包括叶面肥、沼液复合微生物肥料等。马永红告诉记者,他在温棚空闲地种了些水萝卜,上个星期菜贩子收菜时尝了下,然后颇感意外地说吃到了20年前水萝卜的味道。于是连萝卜秧一起收走,每公斤3元。“以前菜贩子收菜哪还要秧啊,每斤7毛钱我就偷着乐了。”马永红说。
  记者 李阳阳 文/图

中国·商丘第六届黄河故道湿地花海徒步穿越暨聚焦黄河故道生态走廊摄影大赛举行
王瑰曙赴长沙对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
今天进入自驾返乡高峰期
全能神吞噬了她的万元奉献款
清远交警查获超员车,几名乘客在高速路肩随意走动
退伍老兵的“菌长”新生活
扬中“护老”行动守护养老机构药房药品安全
种植合作社带领农民忙致富
射洪县发改局强化扶贫领域纪律保障
市青少年宫关于举办2018秋季青少年系列公益课程的通知
陈俊钦要求:实干兴业干净立身为民树信
市医保处窗口服务周到 尽心尽职暖人心
我市中学生参与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星座工程
兰州市统计局“高效务实稳步提升”统计信息网络安全
创业路上的最美风景
堤角公园专辟遛鸟区邀请市民取名
市六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会议
齐市高新区知识产权工作增添新“法宝”
国家知识产权局来芜调研
地铁站应该是城市的文化地标 委员出谋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