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难”把把脉

□张裕新 范人天
2014年,我市开始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活动,来自市卫计委的统计显示,经过4年的推广,目前我市一般人群签约率为39.35%,重点人群签约率已经达到65.63%。市卫计委表示,下一步将加大推广力度,让这项工程惠及更多人群。(5月28日《南通日报》)
家庭医生是以家庭医疗保健服务为主要任务,使家庭成员足不出户或者就近就能享受到个性化的预防、保健、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服务和指导。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一些市民之所以对家庭医生情有独钟的前三个影响因素为“熟悉我的身体状况”“快速及有效的治疗”和“医生友善及恳切的态度”。具体地说有五个方面的优势。第一,以人为本。家庭医生是家庭成员健康的守门人,强调以家庭成员的福祉为工作宗旨。第二,持续性。家庭医生肩负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持续医疗服务的责任。第三,和谐性。家庭医生立志成为家庭成员的伙伴,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第四,预防性。家庭医生也有降低健康风险因素及预防各种疾病的职责。第五,协调性。家庭医生是基层诊疗的首个接触点,又是上层诊疗的联系者和协调者。
当前,建立社区家庭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已成为各级政府探索推进基层医疗服务的方向,将会扭转医疗资源分布失衡的局面,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家庭医生服务遭遇了“签约难”或“签而无约”,一些患者宁可上网自诊,也不考虑家庭医生。究其原因,主要存在几个问题,如社区医院能力有限,政策环境对社区医院支持不够,相关部门宣传引导不够,部分百姓健康意识出现偏差等等。特别是基层医生配备数量有限,本身专业技能也存在不足,能打针、输液、诊断病情的全科医生很少;遇到一些稍微严重的疾病,也不能给患者一个明确的答复,导致居民无法对家庭医生建立信任,家庭医生“签约难”或“签而无约”,服务遇冷。
百姓信赖的服务质量是家庭医生制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家庭医生“签而有约”,“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满意一人”,应成为服务标配。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大对社区医疗签约服务的宣传力度,只有让居民知道这个政策,然后进一步引导,才能逐步实现社区家庭医生首诊和双向转诊。同时,从全科医生培养、吸引更多优秀的全科医生扎根基层医院以及提升医疗监管水平的方向做起,一个个地努力完善,一步步实现家庭医生制度。

五里牌街道开展娱乐场所和出版印刷行业专项督查
淇滨区11家企业举办春季招聘会
“十一”长假 孩子年龄相仿邻居结伴周边游
建设多维度消费品评价体系,助力新国货崛起
北戴河区举办“中国梦 文化梦 强军梦——文化进军营”专场文艺演出
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难”把把脉
2018年深圳·河源精准扶贫成果展示会29日开幕 300多种特色农产品等你来帮衬
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四川省 “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推进会在我市举行
以黑护商,以商养黑,涉嫌11项罪名 台州警方打掉“老五瓜”涉黑犯罪团伙
楼市调控政策要保持足够定力
脱贫故事|苦干加巧干 脱贫又奔康
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主任盛智平来南湖瞻仰红船
平度市扎实做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泰山钢铁冷轧部创新成果再获国家级殊荣
战酷暑,商合杭大桥建设如火如荼
【现场】陕西省2018年森林防火宣传月启动
项目建设带全局
我市召开第八届三江杏花节新闻发布会
南头镇2018年“两新学院”正式开班
长沙市召开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