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区阿干镇马场村隐在崇山峻岭之间,曾是一个贫穷的村庄。这几年,随着旅游产业发展,马场村实现了蜕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旅游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5月11日清晨,采访组来到了马场村,迎接我们的是村支书李玉峰。
马场村位于七里河区阿干镇东部,距市区23公里,东接榆中县和平镇。辖2个自然村,共有农户155户、585人,耕地有面积1491亩,大部分地为陡坡,无水浇地,农作物种植百合、洋芋、小麦、豆类、中药材等。2008年起,在实施开发式旅游扶贫战略的综合指导下,马场村开始抓旅游开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经过全村的努力,终于实现了旅游产业遍地开花,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美好愿望。马场村在旅游发展方面以旅助农,引导和扶持贫困群众广泛参与,以多种形式和模式打造旅游服务,开拓旅游市场,拓宽了贫困农户致富之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效应,马场村的旅游扶贫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如今的马场村已成为七里河区乃至兰州市的旅游亮点,成为其他贫困地区争相学习的范本。
李支书告诉记者,2014年马场村被定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进一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马场村大力调整种植结构,这几年在稳定百合种植面积450亩的基础上,开始试种冷凉型高原夏菜。同时,马场村还认真打造自然生态环境,创建千亩花海,种植油菜花、鲁冰花等花卉。
兴办农家乐走致富路
从古到今,马场村内植被原始,森林茂盛,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不可多得的清静休闲之地,被誉为是金城兰州的“休闲后花园”。马场村的旅游产业从无到有,用了将近10年,形成以云顶山风景区为主,集休闲纳凉、田园风光和净心礼佛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目前,全村共有17户农家乐,农家乐旅游初具规模,从半山腰到接近山顶零星分布的农家乐,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娱一条龙旅游服务,已成为马场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刘顺萍是村里致富带头人,她第一个开始经营农家乐。现在她的农家乐被市旅游局评定为三星,可容纳百余人就餐。她说,自己是马场村长大的,以前这里很穷,22年前她离开了这里,移民到了兰州新区。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她看到村里的发展希望,因此,她又将所有的积蓄投资到了这个农家乐。
采访当天,我们见到了前来这里旅游休闲的张师傅,他带着全家在这里欣赏风景、烤烧烤。张师傅说,这里就是一个天然氧吧,空气很好,每当有空闲就带上家里人,来这里一边玩、一边吃、一边观赏美景,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李支书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上的群众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现在农家乐办得有声有色,经济收入也很可观。这些年在实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不仅破除了群众落后的观念,还提升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大大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谯喜龙实习生文博
马场村的一天
蹲点日记
时间:5月11日天气:晴地点:七里河阿干镇马场村
5月11日清晨,我们一行人驱车前往七里河阿干镇马场村采访。
车子穿梭在林间小道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可能是前一天刚下完雨的缘故,林间雾气氤氲,再加上阳光的照射,美不胜收。从山底到山顶,有悬挂招牌的农家乐,也有路边烧烤的游客。山顶上,休闲的人们三三两两,观光车早早等候。
我们首先去村委会采访,随后又去了支书李玉峰的家。李支书和村里其他人一样,也在发展农家乐。他说,近年来马场村专注发展旅游业,村里人都盖起了农家乐,为来往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同时也实现了村民们勤劳致富的梦想。
李支书介绍说,马场村里差不多有十七八家这样的农家乐,全村580口人中,有100多人从事着农家乐的经营管理与服务。伴随着游客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发展当地旅游业的行列中,马场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贯彻执行国家扶贫攻坚的政策。
每逢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愿意来到马场村观光旅游,“我们与很多游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许多游客成了回头客,也有很多游客来过之后介绍自己的亲朋好友来这里。”村民的淳朴、热情、善良、好客,给来往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随着四季的变换,山里的风景也在不断变化,李支书说,再过半个月会有一大片鲁冰花绽放,又会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
听村里人说,前几年这里的游客很多,当地的一些土特产卖得很快,有的能赚上万元。在这里随便走访,总会碰到好客的群众和休闲的游客。小李也经营着一家农家乐,有十几张桌子,当我们走进他家的农家乐时,正在忙着制作风车的他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招呼我们。他说,马上到了旅游旺季,要抓紧把院子布置一下,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吃饭时间,马场村的农家乐飘散出阵阵农家菜的独特香味,山里的野菜、土鸡是游客们喜欢的美味佳肴。采访了好家家农家乐,当我们驱车返程的时候已是下午,还有游客陆续驱车前往。此时的林间,依然青葱,依然美丽。我们一直在想,农家乐的建设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场所,也给村民就业带来了机遇,靠着农家乐的收入,大部分村民都能养活一家人,男女老少,各司其职,撑起了马场村旅游业的重要一环。自此,村里的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减少,大部分孩子也不用再成为留守儿童。生活在马场村的人们,享受美景和勤劳致富的同时,也收获了人生的另一番天地。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谯喜龙实习生文博
标美大道通车后一些公交站台移位 市民:不方便了
省政协委员调研我市客水调引工作
城步召开省派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座谈会
1-8月张湾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6.4亿 位居全市第一
市委政法委召开党员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
开拓旅游市场 拓宽致富渠道
武陵区216名役前新兵提前体验军营生活
垃圾分类,“大杂烩”仍是痛点 越来越多居民想“分”不想“混”,城管求“合”全链条
固定奖派奖:3元投注比2元奖金翻倍!
枞阳县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
刘尤碧调研零陵“文化强区”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市总工会干部职工赴焦裕禄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
家庭教育进乡村
“讴歌新时代 共建新宿迁”
省管干部参加保密轮训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
我镇大力推进东深路综合整治、滨河体育公园工程建设
潼南水务局:严把“三关”持续加强作风建设
开创引才聚才留才新局面
建精神乐园 富百姓脑袋 古夫镇以人为本抓好农村文化建设
娄底大道蛇形山段实施保护性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