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长廊再现米芾父子艺术成就 镇江园:书法留山魂 墨香染水韵

    与扬州、仪征隔江相望的镇江,北临长江,连冈三面,山、水、城合一。南来北往,津渡羁留,以“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享誉八方。自然风物有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闻名,民俗风情有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汤里面煮锅盖——“三怪”流传。而辛弃疾、苏东坡、米芾、柳永、陆游、范仲淹等众多名流过往,更是留下传世诗文、不朽书画。镇江,以笔墨山魂,江河水韵构成了传承千秋、流传万古的内在动力,吸引游客驻足品味。明末苏州人氏计成,中年定居镇江,深受此地山水浸染,开始了叠石造园生涯,并在一江之隔的仪征寤园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园林专著《园冶》。新时期,镇江依托十里长山建筑了占地600亩,中国最大的书法主题公园,人隐于园,园隐于山,山隐于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方高地。在园博园内的镇江园,同样以书法为主题引领展园布局,与扬州园以唐诗为主线有异曲同工之妙。
    1云山长廊
    展现米芾父子与镇江渊源
    在镇江园主入口,就能看到以植物绿雕为背景、用耐火钢板锻打、镶嵌其上的金文篆体“山魂水韵”,开门点题。该字体取自镇江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宜侯夨(cè)簋(guǐ)”,表现了镇江3000年的历史底蕴。
    入园后,穿过代表宋代镇江城内关河的砂石路和旱溪,我们就会遇上在中国书画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米芾。“云山长廊”景点正是对米氏父子艺术成就的再现。
    米芾,是北宋与蔡襄、苏轼、黄庭坚齐名的书法“宋四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米芾晚年定居镇江,后任职真州(今仪征)时曾与苏东坡在东园结下深厚情谊。他与长子米友仁打破山水多以线条为主的传统,代之以“水墨点染”法,云烟缭绕,亦真亦幻,又称“墨戏”,形成了独特的“米氏云山”画派。米芾留在镇江的墨宝有“城市山林”“天下江山第一楼”等。
    “云山长廊”采用钢材与胶合板等建筑材料,以可转动的屏风形式展示了米氏父子的书画文化和他们与镇江的关系。一组屏风,画作选用了米友仁的《南山烟雨图》,该画作是米友仁描绘的镇江南山景象(被后人传为《潇湘奇观图》),充分展现了“米氏云山”画派的特点;书法作品则选用了米芾的《多景楼诗帖》,该帖运笔松放,结构飘逸,如仙人舞袖,为米芾之绝妙书。另一组屏风,画作选用的是镇江当代知名作家、画家王川创作的丹徒古城图,该画展现了米芾在镇江居住时古城的景象,王川对米芾及其书画文化具有深厚的研究,并到仪征寻访过米芾的历史踪迹,曾著书《癫书狂画米芾传》;书法作品则选用了米芾的《弊居帖》,此帖是米芾向他人陈述在润州(镇江古称)的居所“宝晋斋”的地理位置与建筑布局的信札。长廊的顶部则用米芾体书写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呼应镇江园与扬州园隔江相望的位置关系。
     2城市标志
    原大原样复制“昭关石塔”
    在镇江著名的西津渡,“昭关石塔”是其标志。园内看到的石塔,是按1:1的比例将“昭关石塔”复制而来。昭关石塔建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南方唯一保存良好的过街石塔。此塔是喇嘛式的石塔,高约5米,由塔座、塔身、塔颈、十三重天、塔顶五个部分组成,外形如一只瓶子,故又称“瓶塔”。塔座用两个相同的须弥座做成,上为覆莲圆座和扁鼓形塔身,石塔的呈现,代表着镇江与佛教丛林的深厚渊源。
    穿过石塔,顺园路翻至高处,有一“习字平台”,设一组塑像,反映言传身教,既学书法又学做人的场景,地面上留有“心底无私”等几个大字;下至出口,用艺术混凝土再次表现“城市山林”,“烟雨南山开画本”等书法作品。
    从主入口以“字”开端到出口以“字”收尾。镇江用山林作笔,江河为墨,书写自然,书写人文,书写历史,都是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自觉。“镇江”是两个字,但在中国书法史上远远不只是这两个字。
    通讯员 汪向荣 朱丽新
    摄影 赵文 源新

十年 "宁波爷爷"和"龙泉孙女"的帮扶故事
三角镇政府招聘雇员笔试成绩公布
取消流量漫游费惠及7.8亿用户
群众反映:路灯问题
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云山长廊再现米芾父子艺术成就 镇江园:书法留山魂 墨香染水韵
伍洛镇改善环境靓乡村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郝月生主持
李正印专程赴国网省电力公司交流座谈刘宏新 王立伟参加座谈
冷库建到农田边,阳朔砂糖橘可以多卖一个月,价格变了四五倍
清华高端装备院洛阳基地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
多次非法买卖港币男子获刑2年半
交警部门发布公告 苏K+数字号牌摩托车一律强制报废
汪泉与企业家座谈
[外事侨务办]市外事侨务办与德国驻成都总领事话别
推行免费代办制 苏州高新区为重大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滁城8条公交线路将临时绕行
保利赢得萧山首宗百亿级宅地 理性成房企争地首要原则
甲秀评|贵阳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大附小附中海口学校正式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