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渑池县,就有一对“父子兵”——58岁的陈村乡石板沟村党支部书记孟水来和32岁的张村镇高桥村第一书记孟涛。父子俩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被当地干部群众传为佳话。
石板沟村和高桥村都是山区村、省级贫困村、深度贫困村,而且面积相当,都是11平方公里。
孟水来从1988年起担任石板沟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整整30年,深得群众信赖和支持。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扑下身子,带领群众建立产业基地,修通8公里村内道路,投资50万元建成了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并在上级水利部门支持下,打了一眼500米的深水井,铺设了总长43081米的输水管道。今年7月7日,石板沟村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村里几辈人“梦水来”的愿望变成了现实。
2017年2月的一天,正当孟水来在整修村内道路工地上忙碌时,他在渑池县粮食局工作的儿子孟涛给他打来电话,说组织上要派他到张村镇高桥村担任第一书记。当了30多年村干部的孟水来深知脱贫一线工作的繁重,但作为一名党员,他对儿子表示支持。他对儿子说:“你既然决定下去,就要做好思想准备,要干就要干好。”
从此,孟涛就与高桥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一年多来,孟涛吃住在村,入户调研、宣传政策、精准帮扶……
“我们村是深度贫困村,刚到村里时,由于没有一点农村工作经验,不知道从哪儿下手,遇到难题只得向父亲请教。我们经常对扶贫工作进行交流探讨。”孟涛对记者说。
去年冬天,孟涛在山里遭受了严重的风寒侵袭,头疼,怕风怕冷,不能吹空调,他不得不请假回家休息。但几天后,孟水来就催着儿子回村去。孟水来对儿子说:“你们村打算明年脱贫,如今正是最关键的时候,你怎么能躺在家里呢?”父亲的话,孟涛不得不听,他只得忍着头疼,戴上帽子,揣上药片,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从此,即便是酷暑盛夏,村民也会在村里看到戴着帽子工作的孟涛。在孟涛的努力下,短短一年多里,高桥村发生了明显变化:存栏1.2万只的麻鸭场、11个占地12亩的产业大棚和投资200万元的村文化综合活动服务中心建起来了,每一户贫困户的扶贫措施都得到了落实。
说起孟涛,高桥村贫困户、78岁的袁绍群赞不绝口。他说,现在村里传开了一个顺口溜:“共产党好,共产党好,派了个第一书记叫孟涛,到了高桥把心操,扶贫政策贯彻得好,群众脱贫脱得早……”
“父亲是我的榜样,在他的激励下,我会把工作干得更好。我村整体脱贫目标今年一定能实现。”孟涛对记者说。
实施“案例教学”邀请律师“挑刺”——市纪委监委举办法纪知识培训班纪略
乌当区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乌当新未来
长安区委书记王强带队到浙江考察学习
铁路温岭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PPP项目完成招标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即将全国启用的新能源绿色车牌
脱贫一线“父子兵”
花山区区长王平主持召开区政府党组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座谈会
龙海:开展新办药品零售企业GSP“双随机”飞行检查
深度开发,激活人工智能潜能(人民时评)
市计生协主题党日进村寨 “产业知识”送身边
宁波3.66万辆公共自行车春季“大体检”
坚决打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攻坚战双鸭山市司法局召开加快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会议
市司法局“四个做实”确保全国“两会”期间社会稳定
苏滁现代产业园深入开展春节前送温暖和“双拥”慰问活动
以人为本民生为重
梅雨季暂未影响“菜篮子”
让市民吃得放心!泸州加强市场蔬菜“农残” 监测
中信银行积极开展2018年全国科技周宣传活动
乐亭农牧局召开班子扩大会议
新化县整治工作组到上渡街道督导“四项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