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尖脆清亮的骨笛声穿越八千多年,捎来了先民的所思所感。围绕复原丹顶鹤尺骨骨笛创作的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将由竹笛演奏家唐俊乔领衔主演,于5月1日至2日在美琪大戏院上演。
《笛韵天籁》讲述中国原生的民族乐器笛子从骨笛到竹笛的历史发展演变。全剧共四个乐章,没有一句台词,以音乐意象反映中华民族从为了“逐突”杀戮动物的低层次生存追求,“作律”后弃骨笛求“竹韵”的文明进程。
上音竹笛团队根据相关考古成果,复原了河南贾湖距今7800年至9000年的丹顶鹤尺骨骨笛。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比著名的青铜曾侯乙编钟年代更为古老,被誉为“中华第一笛”。不少专家认为,这也是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乐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江南笛王”赵松亭先生就有意为此创作剧目,但因病未能完成。上音团队以苦竹、树脂等合成材料反复试验后研发了仿骨笛,从形制上完全复刻了贾湖253号墓的6孔骨笛。又经过半年试奏,打磨音准音色,寻找更具张力的演奏方式。
该剧由竹笛演奏家唐俊乔领衔主演、浙江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蒋国基特邀演奏。“笛王”已故,但两位传人终于弥补遗憾。观众也有机会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听到先人吹奏模仿兽鸣鸟啼、竹籁松涛的袅袅余音。
《笛韵天籁》是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由上音教授、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许舒亚等作曲家联合谱曲。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林在勇表示,打造这部作品意在让观众了解中华民族在远古时期就发展出的成熟音乐理念、乐器和演奏。尽管古音古谱已消亡,但专家团队“复活”的乐器,力图以创新表现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表达中国的文化自信。
《笛韵天籁》的另一大看点在艺术形式的创新探索。为该剧设计舞台的上音副教授代晓蓉介绍,这是国内首次尝试民族器乐剧与交响乐队、合唱团同时合作演出,并融合多媒体视觉效果。观众不仅能领略远古的回声,还将看到以3D舞台效果呈现宋代古画《千里江山图》,感受古人至善大爱的精神追求。
此外,该剧邀请了中央芭蕾舞团一级编导费波指导舞台形体。引导演奏者认识身体内部的创造力、呈现音乐与身体的关系,也是民乐前所未有的尝试。
鄢陵县:李东岭深入柏梁镇调研督导扫黑除恶工作
汕尾发展正当时
「油菜花情报」:今年婺源最佳赏油菜花的时间是...
赣榆:政务服务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2017杜集区•上海市经济合作恳谈会召开
上音倾力打造大型原创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
生吞活蝌蚪视频网上热传专家:民间偏方危害大
市民政局开展清明祭扫安全隐患
精准打击基层“微腐败”
周云平督导县区“上规入库”工作
标美大道通车后一些公交站台移位 市民:不方便了
省政协委员调研我市客水调引工作
城步召开省派市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座谈会
1-8月张湾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6.4亿 位居全市第一
市委政法委召开党员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
开拓旅游市场 拓宽致富渠道
武陵区216名役前新兵提前体验军营生活
垃圾分类,“大杂烩”仍是痛点 越来越多居民想“分”不想“混”,城管求“合”全链条
固定奖派奖:3元投注比2元奖金翻倍!
枞阳县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