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曲”增强惠安文化软实力

  文化立世,文化兴邦。
  惠安县着力开展“惠·家风”“惠·传承”“惠·宣讲”“惠·朗诵”系列主题活动,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传承惠安历史文脉、提升人民文化素养、增强惠安文化软实力。
小岞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学习惠女风情布贴画。(骆艺玲 摄)
  惠·宣讲 理论学习新高潮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惠安县委宣传部整合全县理论宣讲力量,创新开展“惠·宣讲”活动,系统搭建干部领讲、专业精讲、“草根”开讲、文艺巡讲的“四讲”模式,进一步推动全县兴起“大学习”热潮。去年成立了12支宣讲团队分赴基层单位,开展宣讲、互动活动500多场次。
  打造领导干部宣讲团队。各级各部门领导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为载体,畅谈学习十九大体会认识,及时为党员干部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
  发挥理论“达人”作用。组建一支以“理论达人”为主的理论宣讲专业团队,按照对象不同、层次不同,有所侧重地开展宣讲活动,用群众乐于听、听得懂的当地方言,使群众真正学懂、弄通、做实。
  组建“草根”宣讲志愿队。从普通党员、普通农民、学生选拔产生宣讲人才,组建一支接地气、冒热气的“草根”宣讲志愿队,突出让“草根讲”,让群众自己讲,用亲切朴素的乡音讲,用乡味、乡情促百姓共鸣,推动宣讲主体向最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拓展。日前,由惠安县委宣传部主办的“我讲习爷爷的故事”主题系列活动在该县第三实验小学启动。旨在让习总书记新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激发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怀,让校园始终充满奋进的力量。截至目前,“草根”宣讲志愿者有近100名,宣讲团队到机关、下基层开展宣讲活动300多次。
  组织文艺力量参与巡讲。迅速组织全县文艺创作力量紧紧围绕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创作,推出主题性文艺作品。组织广大优秀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组成文艺志愿团,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巡演活动。
  此外,积极探索新媒体宣讲方式,运用网络直播、h5微党课、音频党课等方式,及户外广告、电子屏幕、手机短信、农村广播等载体,让十九大精神与党员干部群众更贴近、更贴心。截至目前,共组织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型主题图片展20多场,县域内各主干道广告牌全线更换成十九大宣传的公益广告。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家国情怀’大宣讲活动,进一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该县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惠·朗诵 经典时尚新追求
  6月28日,惠安县委宣传部、县委直属工委、县委文明办联合举办“庆七一”暨纪念改革开放40年“惠·朗诵”比赛,惠安各镇党委、县直各党委从预赛中选送的32个优秀节目相继亮相,朗诵形式各有创意,引发现场观众共鸣,收获阵阵掌声。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去年6月,惠安县启动“诵经典传文明树新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把经典诵读活动与创建学习型社会、廉政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广泛开展经典诵读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团、进镇村、进家庭的“五进”活动。通过读书会、学习会、比赛、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价值追求等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迅速形成。各机关单位以“诵中华经典,创文明机关”为主题,把中华经典诵读作为党组织、工会活动的重要内容,把经典诵读与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相结合,让广大干部职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增强爱岗敬业精神;各中小校园则以“诵读中华经典,涵养书香校园”为主题,在未成年人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班班读经典,人人能吟诵成为校园时尚追求;各镇、村以“读经典诗文,做文明村(居)民”为主题,把吟诵活动融入镇村文艺演出中,将开展诵读作为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村(社区)活动的重要内容,依托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等阵地,引导村(社区)居民开展诵读经典书籍活动,树“文明”“友善”“孝老”“互助”之风。
  惠·传承 乡愁文化新特质
  今年,惠安县青少年儿童的暑假有了新的安排——书法、南音、象棋、舞蹈、摄影、美术、手工、篮球……各镇、村举办的校外公益性艺体培训班五花八门,大大丰富了辖区青少年暑期生活。
  去年,该县命名了首批20个“县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在这基础上,今年再培育增加螺城镇东关社区、螺阳镇东风村、黄塘镇省吟村等30个“县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这些阵地的建设,除了丰富青少年儿童的暑假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传统优秀文化培养传承人。
  除此之外,每年夏天如约而至的“芳草之夏”戏剧展演,已经陪着市民走过25个春秋;每年春节,城乡到处开展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文明祥和欢乐年”为主题,形式多样的乡土民俗活动,乡村文化日益繁荣,有益的民俗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群众日常生活;县“最佳乡村工匠”评选则以“留住乡愁、传承手工艺文化”为主题,挖掘、保护、传承乡村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雕博会的成功举办,世界为惠安石雕、木雕和惠安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所震撼;以乡愁乡情乡音为主线的《惠缘家话》电视栏目、闽南语电视节目《惠安讲古》持续热播,《惠安文化》等书刊杂志不断深入挖掘惠安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内涵,《惠安社科文化》丛书也在编撰过程中……
  下一步,该县还将以“八大示范工程”为抓手,每年整理一批文化典籍、提升一批文化遗产、建设一批教育基地、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办好一批主题活动、打造一批传播平台、推出一批研究成果,进一步挖掘惠安文化资源,彰显惠安文化特质,不断增强惠安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惠·家风 和谐社会新生态
  城南第二实验小学的家风家训长廊为孩子们学习“家+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城南第二实验幼儿园则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开展“家+文化”课程,培养幼儿从小家到大家的爱的情怀。小班以“我爱我家——合家欢”为主题,体验家的温馨友爱;中班以“我爱家乡——家乡情” 为主题,将闽南童谣、惠女风采、木工、影雕等课程融合其中;大班以“我爱祖国——中华韵”为主题,开展戏曲、国画、剪纸、青花瓷等传统文化艺术课程,让幼儿充分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只是惠安县大力推行“家+文化”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广泛开展“家+文化”“身边故事、共同铭记”“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评选“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等活动,推动“惠·家风”进校园、进社团、进镇村、进机关,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方方面面。建成“惠风”传统家训展示馆,今年以来就接待党员干部群众8万多人次,并入选第一批省级家风家训乡贤文化馆示范点。
  据统计,2年来,惠安县共培育了首批14个“家+文化”典型点、10个特色典型项目和8个“身边故事,共同铭记”培育点,酝酿提出第二批 12个“家+文化”培育点和13个“身边故事,共同铭记”培育点。
  在此基础上,该县还下拨专项补助经费85万,用于提升典型、培育新亮点,评选特色项目、搭建传播平台等,通过挖掘惠安好故事、好典型,大力弘扬家庭文化、家庭美德,以家庭“小气候”温润社会“大生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新的形势下,惠安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传承保护良好、多元文化特色鲜明的优势和条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文化与千年惠安交相辉映。 (汪惠婷)
【责任编辑:黄冬虹】
无锡首套身份证自助办理在澄投用3分钟搞定
我市2月份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三明这5个项目拟获省补助,每个160万元!快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
安徽中学生疑因不购买在线教育课程会员 被老师约谈
黑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举行执法人员换装暨揭牌仪式
“四部曲”增强惠安文化软实力
扫码开门,扫码跟学,常州迎来共享健身房
开展多种活动 推动敬老助老
叶露中在2018年度市安委会第三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上强调 压实责任强化监管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图)
禹州市风电项目第一台风机吊装完成
东营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第七批绿色学校 看看都是哪
用心用情让扬城更美 48岁余郁把城市当成“家”
南明区社区公益事业项目及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工作接受市里检查
长沙县在全县推行家庭医生多重服务包,实行电子化个性化签约
赵薇晒与陈坤亲密合照:和你长大是最开心的事
运城代表团审议省法检“两院”工作报告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李希主持
彭李加强工地扬尘治理
李波到霸州市调研指导包联工作
南江县九顶小学:多举措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