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等7种扩大使用范围的公告》(2018年 第2号)


   一、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
    (一)背景资料。
    米曲霉来源的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申请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制剂,用于生产低聚果糖。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用酶制剂》(gb 1886.174-2016)。
    二、单,双甘油脂肪酸酯
    (一)背景资料。
    单,双甘油脂肪酸酯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表a.3所列食品类别除外)。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不需要限定。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用于经表面处理的鲜水果(食品类别04.01.01.02)和经表面处理的新鲜蔬菜(食品类别 04.02.01.02),发挥被膜剂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gb 1886.65-2015)。
    三、dl-酒石酸
    (一)背景资料。
    dl-酒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面糊、裹粉、煎炸粉、油炸面制品、固体复合调味料、果蔬汁(浆)类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糖果(食品类别05.02)。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糖果(食品类别05.02),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dl-酒石酸》(gb 1886.42-2015)。
    四、可溶性大豆多糖
    (一)背景资料。
    可溶性大豆多糖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脂肪类甜品、冷冻饮品、大米制品、小麦粉制品、淀粉制品、方便米面制品、冷冻米面制品、焙烤食品、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日本厚生劳动省允许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增稠剂、乳化剂用于配制酒(食品类别15.02),调节产品的口感。其质量规格应执行《可溶性大豆多糖》(ls/t 3301-2005)。
    五、亮蓝
    (一)背景资料。
    亮蓝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焙烤食品陷料及表面用挂浆、调味糖浆、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6 mg/kg 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亮蓝》(gb 1886.217-2016)。
    六、磷酸
    (一)背景资料。
    磷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水油状脂肪乳化制品、冷冻饮品、小麦粉及其制品、杂粮粉、食用淀粉、焙烤食品、预制肉制品、水产品罐头、调味糖浆、固体复合调味料、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饮料类、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最大容许摄入量为70 mg/kg 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酸度调节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食品类别13.01.03),调节产品的口味。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磷酸》(gb 1886.15-2015)。
    七、柠檬黄
    (一)背景资料。
    柠檬黄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风味发酵乳、调制炼乳、冷冻饮品、果酱、凉果类、加工坚果与籽类、饮料类、配制酒、果冻、膨化食品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等允许其作为着色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10 mg/kg 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着色剂用于腌渍的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03),调节产品的色泽。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柠檬黄》(gb 4481.1-2010)。
    八、乳酸链球菌素
    (一)背景资料。
    乳酸链球菌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允许用于乳及乳制品、杂粮罐头、预制肉制品、熟肉制品、熟制水产品、蛋制品、醋、酱油、酱及酱制品、复合调味料、饮料类等食品类别,本次申请其使用范围扩大到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加工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面包(食品类别07.01)、糕点(食品类别07.02)。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委员会、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局、日本厚生劳动省等允许其作为防腐剂用于食品。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评估结果,该物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为2 mg/kg bw。
    (二)工艺必要性。
    该物质作为防腐剂用于腌渍的蔬菜(食品类别04.02.02.03)、加工食用菌和藻类(食品类别04.03.02)、面包(食品类别07.01)、糕点(食品类别07.02),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其质量规格应执行《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gb 1886.231-2016)。

关于申请廉租房条件的问题
盗刷客人银行卡 即墨一酒店两服务员被警方刑拘(图)
全国38家网络媒体组团走进德阳
宁夏专项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周杰伦邱淑贞在超跑前合影:香车配女神
解读《关于食品工业用酶制剂新品种果糖基转移酶(又名β-果糖基转移酶)和食品添加剂单,双甘油脂肪酸酯等7种扩大使用范围的公告》(2018年 第2号)
[南关区]打造特色桃源 发挥表率作用 区长杨大勇全程参加指导街道民主生活会
为困难群众送上“贴心”温暖李新华入村开展“温暖行动”
秀洲区拆违全年任务半年完成
车驾管业务在家就能办,佛山交警提前完成14项便民改革措施
全力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还老百姓一片蓝天白云
新北区:组织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会议
2018年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召开 王少玄作书面要求
摩托车如何年审
陶波:“黑牛教官”的坚守与担当
居民欠缴垃圾处理费 物业清理犯难
【巾帼风采】何莉娜:建70个基地,售百种农产
迁安局加强校园食堂及校外托管机构食品安全监管
自编自创载歌载舞——南明区云关乡创新形式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速写
昭化区“三城同建”打造东部新城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