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壳变身海洋微纳米果蔬净 接地气的亲民产品如今供不应求


贻贝壳变身海洋微纳米果蔬净
  接地气的亲民产品如今供不应求,一年能处理掉至少1万吨贻贝壳
  贻贝是舟山人餐桌上的常客。不过,人们只知道贻贝肉好吃,却不知道黑乎乎的贻贝壳也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在普陀区大健康产业园,舟山赛莱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莱特”)就利用高科技变废为宝,让贻贝壳变身为海洋微纳米果蔬净,仅去年就为企业带来500万元的经济效益。
  一包白粉末包含着纳米高科技
  把一小包海洋微纳米果蔬净倒入约1升的清水中,稍稍搅动,白色的粉末很快融化在水里。把蔬菜水果放入水里,不一会儿就能看到水面上出现了一层油膜。再静置几分钟后,水面上浮起了各种杂质,盆中的水变得浑浊。这时候把蔬菜水果用清水冲洗一下,就可以放心食用了。
  “这就是我们企业研发的海洋微纳米果蔬净,原料就是贻贝壳。”“赛莱特”产品研发人员周亚蕊说,可别小看这一小包白色粉末,它有不低的科技含量。
  “我们首先要对贻贝壳进行预处理,清除表面的藻类、污垢、细菌等,然后将贻贝壳‘膨化’成微球状小颗粒,将其放入反应釜中,在特定条件下对其实施结构改造、修饰、微纳米化等技术,并雾化成型。”周亚蕊道出其中的“秘密”。
  经过处理的贻贝壳粉末,就具有了一定的吸附和催化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果蔬表面残留的农药、重金属、蜡质等有害物质。根据专业机构检测,“果蔬净”的农残去除率达98%以上,常见有害菌杀菌率达99.9%以上。
  目前可处理嵊泗三分之一废弃贻贝壳
  2014年夏天,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宋文东带着科研团队来到嵊泗考察调研。当时正值嵊泗贻贝大量收获的时节,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废弃贻贝壳。这些贻贝壳绝大部分被丢弃在海滩或路边,由于天气炎热,气味难闻,成为海岛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
  调研结束后,宋文东带领科研团队对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技术产业化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因此成立了“赛莱特”。经过两年的研发,首个产品海洋微纳米果蔬净于2016年正式投入市场。虽然是高科技产品,但价格亲民又接地气,很快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现在我们每年能销售约10万盒,还是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周亚蕊介绍,按目前生产能力,一年下来,“赛莱特”可以处理掉至少1万吨贻贝壳,相当于嵊泗贻贝壳年废弃量的三分之一。而本月底,微纳米果蔬净新建生产线将上线,预计可年产100万盒。届时,贻贝壳的处理量也将增加数倍。
  将为其他企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除了果蔬净,如今“赛莱特”还研发出了各种又接地气又好用的高科技产品。
  用深海鱼油做的餐具清洁剂,可对多种餐厨油污进行乳化清洁;以海水淡化后的副产品浓盐水为原料的海洋离子果蔬净,杀菌抗菌性强,使用方便;还有用海洋植物为原料做出的矿化饮料,口感清甜,还富含各种营养,抗氧化活性高……目前,“赛莱特”23人研发团队已申报(含授权)专利200余项,编制企业标准6项,自主拥有发明专利20项。
  而生产果蔬净时的二次废弃物也被“赛莱特”利用起来,成为了土壤微元素平衡剂,它可解决农业生产中土壤保肥、保水及改良土质的问题。目前已率先被研发团队使用在了红树林培育中。在鲁家峙大桥西侧,度过了两个冬季的2万多株红树苗正长势喜人。
  除了研发和生产之外,如今“赛莱特”还成功申请了我市唯一一家国家级海洋生物制品制备公共服务平台,今后该平台将为其他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技术指导,并提供各种高精度检测。

锦州市农机局多举措确保全市冬季农机生产安全
助力高考情暖学子心
松阳县开展首次树葬活动
【农歌会】载歌载舞庆丰收 欢天喜地迎歌会
助力妇女创业
贻贝壳变身海洋微纳米果蔬净 接地气的亲民产品如今供不应求
“篮协杯”烽火重燃
射洪县白马庙村入围2018四川特色村
吉林市公安局丰满分局按照上级部署全面开展巡控和隐患清查整治工作
川新网:沐川公安局召开"秋风"专项行动推进会
我市出台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市级公告公示制度
江台路南延伸线建设加快推进 年底建成通车
广州第15次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 低保标准提高到950元
全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及党建工作人员培训班举办
南山法院启动“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
地底有奇石 不知岁几许
我市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唐湘林到新田调研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防汛备汛工作
分享创新经验 探讨研学旅行 “中国·青原”研学旅行高峰论坛举行
贵阳政务服务大厅——去年办理业务近四百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