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越冬小麦播种面积93.86万亩,正陆续进入孕穗期。受去年秋季强降雨影响,我市小麦播期拉长、跨度大,晚麦面积大,特别是中南部县(市、区)“一根针”和“土里捂”麦田占到全市麦田面积的21%。加之去年冬季至早春低温干旱、3月下旬高温、4月上旬断崖式大幅降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对小麦春季返青及返青后生长不利,造成小麦生长量小、群体偏小、个体偏弱以及春季返青、起身、拔节、孕穗等生育进程推迟。4月21-22日全市出现春季首场透雨,平均降水量达29.6毫米,缓解了旱情,利于小麦生长,利于穗粒数形成。
针对以上气候及苗情特点,市农业局多次组织各县技术人员认真开展苗情监测,及早印发了《2018年廊坊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并特别提出了春季第一肥水要适当整体前移的措施,指导小麦分类管理、科学管理。据农情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共落实春季第一次肥水90.64万亩,化学除草50.4万亩,除治病虫5万亩。
及时防治孕穗期吸浆虫。小麦孕穗期是吸浆虫蛹防治最佳期,亩用5%毒死蜱粉剂600-900克配制毒(沙)土25-30公斤顺麦垄撒施,撒后浇水,注意扫落麦叶上的毒土以避免药害。同时在抽穗开花期加强吸浆虫成虫防治,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用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20%蚜必杀等药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此外,也可结合一喷多防进行防治。
浇灌后期开花灌浆水。小麦开花后,根据土壤墒情和苗情适时浇好开花灌浆水,使麦田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80%,做到早浇轻浇、不旱不浇、雨前不浇、风天停浇、晴天抢浇,收获前10-15天停浇,避免因浇水不当而引发麦田倒伏。
抓好“一喷三防”各项措施。在小麦开花灌浆期选用杀菌、杀虫、壮杆增粒重等多功能药剂复配喷施,实现一喷综防、一喷多效。一般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毫升、磷酸二氢钾100克,兑水50公斤,全田均匀喷雾。
市直机关“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弘扬五种精神”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2017-2018年郑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第一阶段比赛(荥阳赛区)开赛
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近期手足口病疫情 同比上升45.27%
泰安旅游行业"创城"迎审在行动
振兴区召开2018年征兵工作会议
市农业局开展苗情监测促进春季麦田管理
【你说•我听•他办】畅通市区盲道 还人行步道通行坦途
吴井勇陪同省政协调研组在饶调研
我市去年为农民工讨回工资1700余万
南山区收听收看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我市启动本年度疾病应急救助 信息不公示不予拨付救助基金
【网络媒体走转改】年桔年年弃 可知已成林
邯郸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的决议
市屠管所到天台对新建屠宰场进行工作指导
东莞成立人文素养促进会 助力东莞精神文明建设
多部门联合举行省运会田径预选赛赛事模拟演练
南菜北种俏市场──走进小甸子镇三道林村川和农业基地
双峰小学:“官莲”送教 携手成长
因赡养老母亲起纷争 法官暖心调解唤回亲情
凝聚磅礴力量 谱写出彩篇章——热烈祝贺市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隆重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