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社区
夏家村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乡村,承载着多少少小离家的人对年少时的回忆;乡愁,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萦绕梦中无法忘却。
当前,济南正在大力推进城市提升工程,让城市治理水平提档升级,提升了泉城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数。而在如今的农村,随着近年来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不断推进,村子开始变靓了,环境变美了,农家也变得干净了,农民群众尽享改革红利,幸福指数也是大幅度提升。
近日,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探访当下农村在环境综合整治下,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对农民群众的生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现在是住村里比住城里都舒服”
近日,记者来到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北王堂村,几位村民正在修葺一新的池塘边洗衣,在附近的健身广场上,年过七旬的村民张玉富正在锻炼身体。说起这处池塘的“前世今生”,他很是感慨。“这里原来就是一个臭水塘,一到夏天蚊虫很多,根本没人愿意来。”他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这处曾经的臭水塘被改造一新,设置了进出水口,死水变为了一池活水,周边环境也进行了绿化提升,“现在这里不仅能洗衣服,还能钓鱼。一到夏天傍晚,大家就来这儿遛弯儿,可好了”。
让他更加感慨的,是村里人居环境的巨大变化。“现在村里真是大变样了,出门就是水泥路,晚上有路灯,环境也越来越好,住村里比住城里都舒服。”他说。
和北王堂村一样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迎来大变样的,还有周边的小郑、耿庄、前房、后房等村落。据了解,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天桥区桑梓店街道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一主旋律,力推乡村连片治理工程,把小郑、北王堂、后房、前房、耿庄这五个位于济南最西北部的村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而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五个曾经道路难行、村貌陈旧、旱厕遍布的小村落,实现了村庄基础设施的大幅提升和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村民们也和之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上厕所必须先捂鼻子、再点蚊香”的生活彻底挥手告别。“村里嫁出去的姑娘回了村,马上就拍个视频发朋友圈,告诉大家这是俺们村的新模样。”村民们的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如今村民们心中的幸福感。
除了村内环境变化外,在村民家中有一个地方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地方就是“厕所”。在过去,“一个土坑两块儿砖,三尺土墙围个边”就是典型的农村旱厕。而如今,随着全市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越来越多的旱厕变成了干净、敞亮的卫生间。
记者在张玉富家里看到,改造后的农家厕所干净整洁,没有一点异味。“这全是沾了市里‘改厕工程’的光。过去使用露天厕所,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院子臭气熏天。而现在,我家用上了新式卫生厕所,到处干干净净,面貌焕然一新。而且政府补贴了很大一部分钱,我自己只掏了一小部分。”张玉富高兴地说。
如今在天桥区,有如此众多的乡村都进行了华丽变身,这些都源自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据天桥区农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天桥区从治理农村“三大堆”、脏乱差陋习等具体问题入手,抓住加强环境整治、发展农村经济、改善生活条件、完善公共服务等重点,做好示范,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坚持全民发动、全域推进、全面提升,努力实现美丽乡村达标村覆盖上水平。
“环境太好了,好多朋友都想来住”
当很多农村人忙着往城里“奔”生活的时候,马方国老两口却搬回了老家农村。
他们的老家在南部山区西营镇大南营村,30年前因工作原因定居在济南市里,那时候农村条件和环境都不如城里。“30年前村里到处杂草、柴堆,一下雨路上全是泥巴,居住环境与城里天差地别。”马方国说,“现在可大不同了,这里不但绿水青山空气好,有天然优势,而且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也大大改善,一点不比城里差,还是老院子的平房住着舒坦。有很多城里的朋友找我,也想到村里来住呢!”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农村环境就是“脏乱差”的代名词,但如今,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等工程建设,无论是外在的卫生环境,还是内在的精气神儿,都不输城市。大南营村就是例子。这里常住人口2000多人,按照人口数,该村在西营镇属于大村,村子里小巷、胡同路面全部硬化,街边全部绿化,村里现在还在做污水进管网规划,就环境卫生来说,与城市无差别。
像马方国一样,今年在城里刚退休的朱洋也来到了农村,她在西营镇藕池村一个民宿小院长租居住下来,记者采访她时,她正收拾着院里种的菜,“这儿环境太好了,我租了一年。有好多朋友来找我打听,想在这里住。”
大南营村、藕池村只是西营镇村庄的两个缩影,如今,该镇各个村庄都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该镇建立“三级书记”抓城乡管理提升体制,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久久为功,38个村齐头并进、广泛发动。为了让全镇大街小巷干干净净,各级干部坚持直面问题不回避,发现问题就曝光,走遍各村的大街小巷、角角落落,对本村内“三大堆”进行了拉网式、地毯式排查登记,全面自我摸底排查,建立整改台账。根据台账记录,制定整改措施,清理一处销号一处。各村清理完成后要上交“答卷”,西营镇专门聘请专业第三方测评机构启动了三轮“阅卷”,第三方测评机构在镇域内全覆盖、无死角地查找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各村立说立行,只有24小时的整改时限,并且制定了严格全面的奖优罚劣机制,激励促进整镇各村打赢城乡管理提升攻坚战役。
如今,西营镇迁移了大集,整治了老街,整治了脏乱差,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清河行动”,正在努力实现镇域内农村厕所“应改尽改”,切实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而且小城镇、各村在净化的基础上又实现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广场娱乐化等“五化”提升,实现精细化打造提升,西营的“颜值”越来越高,宜人美丽干净的生态人居环境,让村民们喜上眉梢。
“现在觉得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
日前,记者来到章丘区官庄街道吴家村的朝阳社区,还未进社区,在远处就可以看到笔直的柏油马路、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街道……以前脏兮兮的土路,如今变成了干干净净的水泥马路;原来一排排破烂不堪的砖瓦房,现在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同时,社区内还建设有闯关东文化广场,同时配套建设了老年公寓。“这里基本实现了水、电、路、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天然气、暖气‘七通’。”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今年83岁的吴家村老党员韩宪芝高兴地说:“这几年,村里建设了农村社区,老百姓都住上了楼房,而且天然气、暖气、网络等配套设施都有了。不光是居住条件改善了,俺们村还是全国文明村,在这样的村里生活很自豪。”
韩宪芝介绍,为了照顾老年人,村里建了两栋老年公寓楼,90多户老人免费住,实现了老年人“老有所养”。现在村里每年都会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老百姓都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想得到荣誉,全村处处充满着温馨和谐的氛围。为了响应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脱贫,村里利用旧村拆迁的土地建设了吴家庄园,种植中草药、铁皮石斛和苗木花卉,还建设茶叶加工车间,生产加工丹参茶、石斛茶、菊花茶等健康茶品,让贫困户和在家闲着的村民到庄园工作,既实现了贫困户脱贫,又推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现在很多城里人都羡慕我们吴家村的村民,我们都感到很幸福。党的十九大以后,这么好的形势和政策,我们盼着村里能发展得更好,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韩宪芝老人充满期待。
“在这里住着挺舒心的。”社区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一家人用原来的6间平房换了现在120平方米的楼房,刚开始搬进来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现在呢,没事到文化广场玩一玩,觉得生活越来越好了”。
家住朝阳社区65岁的张先生对新社区感触颇深,过去多少年住在平房中,夏天下雨怕涝,冬天也没有暖气,没想到这把年纪竟然住进了楼房。“咱这社区新楼房,村里有补贴鼓励买房,自己拿少部分钱就能入住。新房宽敞、结实,客厅、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暖气、天然气统一入户,这不就是城里人的待遇吗?”
据了解,官庄街道吴家村的朝阳社区是章丘区重点规划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是章丘区确定的十大重点农村社区之一。该社区整合了吴家、徐家、朱家峪、长申地和三赵5个村,共1820户、5910余人,规划建设多层公寓楼40栋1200户,小高层6栋480户,占地面积410亩。自2006年开始规划建设以来,已建成农民公寓楼34栋1320户。社区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国家和省敬老文明号、省级示范社区、济南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原标题:当村里人往城里“奔”时,不少人却搬回乡下——美丽乡村变形记
陈集镇党委召开基层党建工作整改落实会
夸大险情造谣“两电工被冲走” 平江一村民被罚500元
枫田规范发放耕地补贴
回民区政务服务中心召开工作纪律问题整改会议
4月青岛二手房交易环比下降 部分购房者进入观望阶段
当村里人往城里“奔”时,不少人却搬回乡下——美丽乡村变形记
嘉兴大剧院积极推动停车场改造升级
42件违法建设曝光 依法坚决拆除
海盐县三举措促学前教育驶入优质均衡发展快车道
2018年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筹办进入决胜关键期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科大机器人学院将在沈建设
市国土勘测规划院验收“两权”登记成果
雨雪低温天气长时间影响,“菜篮子”多举措稳价保供
应城爱心企业慰问道德模范
宁德市第三水厂5扩10项目 预计6月底完工投产
兴业银行西区体育公园全网通项目正式上线!
医生们的看球指南
淮北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欢度重阳节
璜山镇开展村干部房前屋后整治大比拼
《芳华》中老年观众最有共鸣 冯小刚如愿获同龄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