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选择产业脱贫群众超六成


我市贫困户中有8.54万户、26.68万人选择产业脱贫,分别占全市贫困人口的60%和67%。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抓产业、壮大主体强带动、精准发力促脱贫,全市产业扶贫取得阶段性成效。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扶贫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我市深入推进农业倍增工程,加快建设全省十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茶叶79.6万亩、烤烟2.7万亩、魔芋12.5万亩、中药材44万亩、木本油料2.3万亩,养殖牛羊59.9万头、生猪210.5万头、家禽729.9万只。贫困户户均发展2个以上长短结合的产业,实现了扶贫产业对贫困户全覆盖。  
强化主体带动,实现群众稳定增收。我市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以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以农村电商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业、以休闲农业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延长扶贫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共建“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增强了贫困群众造血功能。据统计,全市6107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7.3万户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受益,覆盖面达到80%左右。  
勇于改革创新,示范推广典型模式。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佛坪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市2017年计划退出的105个贫困村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全面完成。大力推广以汉台区红星村、城固县陈家湾村为代表的“1(村集体经济合作社)+n(互助资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勉县吴家湾村“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引领脱贫产业发展能力。创新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模式,推行“统建分管、入股分红、借蜂还蜂”等产业发展模式,密切贫困户和经营主体的关系,构建了贫困户和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建共享机制。  
   实施重点突破,筑牢加快发展保障。我市出台了“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支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两个《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着力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降低农户生产风险,打通汉中绿色有机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通道,有效破解“增产不增收”难题。组建市级脱贫攻坚投融资平台,建立了30亿元规模的产业扶贫基金,首批签约农业产业扶贫项目10个,总投资6.34亿元,投放基金7800余万元,辐射带动14个镇、28个村、2000余户贫困户。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全市整合涉农资金用于脱贫产业发展的比例达60%。建立产业脱贫督查考核和逐县点评机制,全力推进产业扶贫迈上新台阶。(汉中日报)

美国宾州一法院发生枪击案致4人受伤枪手死亡
广州靓爆镜:到白云山之巅 尽赏广州CBD全景
洪雅县:规范服务热线,提高办理实效
充满活力的丁卯片区
家长选择校外培训请擦亮眼睛 附烟台256所中等及以下文化教育类培训学校
我市选择产业脱贫群众超六成
地铁秦岭路站 A口启用
太行路与太岳街丁字路口应启用红绿灯
铜川市人社系统开展工伤保险政策普法宣传活动
芦淞区推进“河长制”,巡查建宁港
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司树杰来我市光山县就电商精准扶贫工作进行调研
淮上区卫计委召开2018年孕产妇危重症评审会议
一位猪倌的华丽转身
第二届共享经济改变中国高峰论坛在锡召开
张术平参加所在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喜报:岳阳市两单位荣获“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称号
凝聚绿色力量唱响时代强音
遛狗不牵绳将被罚!深圳市民可拨“12319”举报!
全市河长制工作培训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全面提高各级河长履职尽责能力
双辽警方抓获潜逃20年伤人致死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