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晓妍 实习生 程宇婷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流传甚久的俗语,如今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时值冬季,万物归寂,澄城县庄头镇永成农业示范园内的草莓棚却温暖如春。永内村村主任靳秋生,和村民一起忙着采摘草莓,享受难得的“莓”好时光。清香扑面而来,翠绿的植株上,鲜红欲滴的草莓点缀其间,诠释着冬日的热情、沉稳与蓄势待发。“如今我们园区的生产路修好了,又宽又平,货车能开到田间地头,我们这二十六七棚草莓根本就不愁卖。”心想着一筐筐新鲜诱人的草莓即将装车待发,靳秋生不禁喜形于色:我们村又有钱赚啦!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
靳秋生说,永内村主要以水果、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除了草莓以外,还种植着火龙果、樱桃等新鲜农副产品,群众收益可观。从2014年到2017年,永内村实现了脱贫112户445人的目标,目前仅剩贫困户35户128人。发展新鲜农副产业对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而新鲜农副产品却因储放时间短而对交通运输有着严苛的要求。由于村中道路破旧、坑洼,距离县城仅1公里的永内村面临着产业难以发展的瓶颈。
一条路,兴旺一个产业;一条路,造“富”一方百姓。交通瓶颈的打破,改变了当地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给百姓带去生活新希望。澄城县交通部门先后投入资金570余万元,对永内村7.5公里的道路进行拓宽、沥青罩面和排水升级,同时建立常态化的“建、养、运、营、安”制度,为永内村脱贫致富打通交通“动脉”。而今,随着“路痛”变路通,不仅燃起了群众致富增收的信心,更让产业有奔头,彷徨与阵痛早已悄然而逝。“之前的路坑坑洼洼,产品根本就拉不出去,路修好以后,苹果、蔬菜这些卖出去就不成问题,我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大得很。”靳秋生告诉记者。
庄头镇只是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实施行业扶贫的一个缩影。一条条平坦的沥青路和水泥路蜿蜒在各个村落间,百姓们将收获的苹果、蔬菜等农副产品运出销售,增加收入。路通了,有客商直接进村入户收购农产品;也有村民在当地直接投资设厂,加工当地特色农产品……如今的秦东大地,因道路通畅而生机勃勃,百姓们正信心十足地奔走在致富的路上。
近年来,市交通局不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持续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向城镇新区、产业园区、农村社区延伸,通乡达村的交通路网,纵横延伸,像一根根“血管”把乡村串联起来,成为方便群众出行的便民路、导游路,更成为了农村和农民发展产业的脱贫路和致富路。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以创建“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标准为目标,不断完善农村路网。我市先后改建完成县乡公路357公里,通村公路216.8公里,通村路完善工程897公里,为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持。
道路一通,“血脉”畅通。去年以来,白水县交通局列出交通项目清单,加大投资,计划建设16条通村公路,里程66.4公里。这些通村公路穿过27个行政村,2个深度贫困村,12个一般贫困村,补好短板,做好长板,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盘活了资源,为白水精准扶贫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杜康镇义会村距离白水县城十多公里,有11个村民小组,3400多人,果园种植面积有3900亩。苹果,对于义会村村民而言,是村民致富增收的“金钥匙”。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由于交通不便无法及时出售,上好的资源优势难以转换成经济效益。去年7月,一条长为4.8公里的通村公路建成通车。这条路投资270万元,解决了当地2700名群众出行难和果品外销难的问题。一条通村路,让苹果成为果农致富增收的“金字招牌”。年过六旬的村民石红顺,种了7亩果园,自打路通了,果商开车到地头,果子都能预售了,一点也不愁卖,去年净收入7万余元。“咱们这路修好以后,路面光了,路面宽度也够,路质量也好,这给群众确实办了一件大实事。果农卖苹果,客商也肯来,客商也多,在自家门口能挣上万元,这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在合阳县金峪镇沟北村,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温室大棚正在紧张建设中。园区建成收益后,将有90户贫困户338人享有贫困优先股,每户除了享有集体收益分配权外,预计还将获得3000元分红。“咱们这条路是柏油路,主要是为产业服务。原来这条路主要是土路,坑坑洼洼的土路拉着果品不好走,外地客商来经常抱怨路不好。现在路平整以后,车就能开到棚跟前,直接就能把果品装到车上,减少群众的损失,效益就更好了。”合阳县金峪镇沟北村党支部书记杨升学说道。
一条条平坦的通村硬化路,把一个个乡村串联起来,为农村注入无限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民群众的“希望之路”。
随着孟塬镇冯池路的建成通车,不仅让学生上学、村民进城更加快捷、便利,也助推当地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这是华阴市交通人发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所带来的一大变化。这条路全长1.2公里,自南向北,将营里、涧东、三义、余家及冯池村与国道310连接起来,打破运输瓶颈,带活了孟塬塬区的麝香、柿子酒、茶菊、无公害农业蔬菜等农副产品流通,成为造福一方群众的产业致富路。“现在交通更方便了,每年都有客商上门收购,华山香菊销路越来越好,村里的茶菊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冯池村总支书记兼任村长冯勇军说,自从农村公路修到了田间地头,村民迅速抓住商机,建起了茶菊种植园。如今,“华山香菊”能让每户每年最多可增收8000元,群众在脱贫的路上信心百倍、干劲更足。
一条路连接一方园区、带动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和农产品“走出去”。路在延伸,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梦想也将越来越清晰……
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突破百万人
拓宽了教学视野 临沂高新区高级中学“磨课”备讲
怀远县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委员会全体会议
合江县虎头镇未雨绸缪部署汛期安全工作
市城乡规划局扶贫攻坚大走访
打通脱贫致富“交通动脉”
杨长亚同志简历
科幻片《铁血战士》登顶北美周末票房榜
零陵:喜塘完小开展“美丽童年 健康成长”六一活动
市委第四巡察组进驻市统计局党组开展巡察工作
浦口围绕重点领域,着力引进好项目
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
台州市参加全国人大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通过前评估会
国内顶尖规划专家在苏探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
周口市获田径项目五金四银
龙安工商分局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
秋日家乡
柯俊主持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强调全力打造四大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州高新区建设
来安阳日报社品各色美食了
许昌市莲城企业家大讲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