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实体书店,许多人会联想到“倒闭潮”。2011年前后,在多重压力的冲击之下,我市乃至全国大量实体书店倒闭,此后经历了长时间的低潮期,但在2017年,一些服务优化、形象新颖、布局时尚的书店开始在全国不断涌现,无论是从人气还是销售业绩来看,实体书店似乎迎来了“回春”的机遇。
近年来,随着“书香银川”的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氛围愈加浓厚,越来越多的实体书店也加大了转型升级力度,逐渐走上服务类或者创意类书店的发展道路。记者调查了解到,从2014年开始,以和合书苑、慢时光书吧等为代表的一批书店在银川不断涌现,这些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书店,正逐渐转型升级成为城市文化空间,并成为了助推“书香银川”深入发展的重要载体。
改变 多样化经营更吸引读者
根据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拥有400余家实体书店,到2017年,这一数字锐减至200余家。这其中症结何在?银川市出版物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姜正华总结了三点:中小学生减负对售卖教辅资料书店的冲击;电子书及网上书店的冲击;实体书店的房租等成本过高。
“很多书店坚持不住,又不想着转型,那肯定是很难生存的。”姜正华认为,如今存活下来的200余家书店,大都各有特色,有的做服务,有的做体验,都逐渐走上了多元化的发展业态。
位于南门商都的周末文汇书店是书商解兴富在银川经营多年的成果,虽然书店名气不小,但依然难逃网上书店和电子书籍的冲击,为此解兴富开始寻求转型。2014年11月11日,他在宁夏图书馆开了一家慢时光书吧,在银川发展了会员制的经营模式,推出个人卡、家庭卡、亲情卡等会员卡,顾客只要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在该书店使用固定座位进行阅读、学习,会员购书也享受一定的折扣价格。解兴富告诉记者,目前书店的收入主要由会员卡、书籍售卖、饮品三方面,每年的营业收入都在缓慢递增。
和慢时光书吧一样在转型中发展起来的,还有在银川经营了近12年的求索书店,它从一开始的教辅资料类型书店,逐渐转为如今以国学书籍为主的综合型书店,转型期间,书店积极开拓了企事业单位的购书市场,通过批量售卖国学书籍而增加盈利点,同时该书店还通过“书香银川”承办了不少图书展会活动,这类活动深入社区、广场,在给市民购书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经营者带来了更可观的收入。“去年一年在全市6个县(市)区做展卖,卖了4万册书,大概有60万元的收入。”书店负责人介绍。
姜正华告诉记者,除了慢时光书吧的会员制和求索书店的展卖形式,目前银川有些书店还会提供简餐,有些书店则会提供外文原版书籍和作家签名书籍,走高端、精品的路线,但总体上都在朝向舒适的阅读空间发展。
体验 消费场所升级为城市文化空间
在银川的读者心中,半年前入驻的西西弗书店,自然是话题讨论度最高的书店,携带着颜值和名气的光环,西西弗入驻银川以来,日均客流量维持在1500人左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书店”。
店长张瑶告诉记者,书店开业以来,除了开发重点单书营销模式和主题关注、名人书架项目,还会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并不定期地邀请名人到店签售,以此带动人流量和销售量。
和西西弗一样,银川人熟知的和合书苑近年来也着力提升读者的文化体验,除了不定期邀请购书者参加书苑举办的书法、绘画、舞蹈以及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外,还重点将茶文化引入书店,与书籍相结合,打造“静雅”的文化体验。在该书店1000多平方米的面积中,有品茶区、活动区和书籍区,其中文学类、少儿类、生活类、心理心灵以及社科类图书占据了书店大半壁江山,这也符合该店“精品阅读”的整体定位。店长吾心认为,各类活动的举办对于人气汇聚的作用非常明显,活动本身虽然未带来效益,但对书店打造形象非常有益。
在读者视野越来越开阔、精神需求越来越升级的当下,一家书店的阅读氛围和体验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位于文化城的书香苑是新华书店推出的高端书吧,被誉为银川文化的新地标,也是很多书友公认的“银川最美书店”,外墙玻璃门面上大大小小的字,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董云帆是书香苑的常客,虽然这里不是离家最近的书店,但这并不影响他选择来这里阅读、购书,“以前在书店买书,都是选好后直接结账走人,现在书店营造了阅读的氛围,很容易让人沉浸进去,在这里待上一天都没问题。”如今舒适的阅读氛围,让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进书店并留下来。
记者走访多家书店发现,近两年银川越来越多的书店选择了更人性化服务,更丰富的阅读体验,以及更新颖时尚的空间布局,书店从以前简单的消费场所,正逐渐升级为城市文化空间,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营造了“诗意的栖息地”。
回暖 实体书店扭转负增长格局
根据《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总规模首次突破800亿元,达到803.2亿元,同比增长14.55%;其中,实体书店零售额344.2亿元,同比增长2.33%,一举扭转上年负增长的格局。
这一数据在银川也得到了体现。据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今年我市出版物发行单位减少了14家,但出版物销售总额增加了7.9%,营业收入增加了9.9%。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走进书店享受阅读时光,实体书店逐渐有了回暖的迹象。
“电子书火了几年,但我发现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偏好纸质书籍的阅读感受,纸质书籍换回了全民阅读情怀,因此未来实体书店还是很有发展空间的。”银川市出版物发行行业协会副会长姜正华多年从事图书批发和零售,他分析认为,如今实体书店转型主要有三方面:做服务打造阅读氛围、做文创提升文化体验,或者走小而全的专业书店道路。
同时姜正华也认为,目前很多地方都缺少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相关政策,一些实体书店面临房租、人力等成本过高的压力,发展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图书市场“回暖”的迹象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找准定位、拓展服务、延伸产品,才能蹚出一条发展之路。
倡导 营造阅读氛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为了进一步推动“书香银川”全民阅读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倡导全民阅读理念,我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也推出了“阅读嘉年华”“塞上乡村读书节”“诗歌朗诵大赛”“全城微阅读”等全民阅读活动。
此外,今年全市还将新建10个“城市阅读岛”,散布于车站、商场、街角等公共空间,为市民营造一座座“迷你图书馆”。银川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推进‘书香银川·银川书香’建设,构建完善阅读服务体系,在全市倡导阅读理念,弘扬阅读文化,营造阅读氛围,形成以‘读书为荣,读书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记者 梁小雨
相关新闻
贺兰县图书馆5年读者流量近190万人次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周志翔)4月25日,贺兰县图书馆二楼阅览室里坐了不少读者。“我每周都来三四次,每次读两个小时报纸,回去时再给孙子借几本书。”77岁的于大爷是这里的常客,在他眼里,图书馆里氛围好,报刊、书籍也全,并且经常举办各类读书活动和展览,内容非常丰富。
除了常规的图书阅览,在贺兰县图书馆里,还有三维动漫展播厅、公共电子阅览室、书画体验区、摄影体验区等功能区,可以满足读者的多种文化需要。2017年,贺兰县图书馆读者流量就达到36.2万人次,月均2.87万人次;图书外借12.6万册次,办理有效借书证1632个;累计办理有效借书证9130个;新增图书8562种,17124册;订阅期刊321种,5262册,报纸51种,“四送六进”配送流动图书期刊10520多册、期刊1520、报纸6470份;电子阅览室全年上机达到29887人次。开通了贺兰县图书馆移动阅读app,微信公众号、订阅号人气大增,为图书馆新媒体服务开辟了新的空间。
据介绍,贺兰县图书馆新馆于2013年4月正式开放,设计座位只有500余个,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图书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图书馆,过去5年里,累计到馆近190万人次,5年平均年到馆37.9万人次;累计外借图书60余万册次,年均12.1万册次,现有持证读者13000多人。这里成为贺兰县广大居民的学习中心、知识中心。
此外,贺兰县还率先在全区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项目,完成居安社区、天鹅湖社区、如意湖社区和欣荣村等4个分馆建设并投入使用,满足了广大居民在小区门口就能阅读的需求。
绍兴市炉峰禅寺慈联会向环卫工人赠送千只电热饭盒
启东对12家游泳场所展开新一轮全覆盖监督检查
今年市区普通高中计划招24392人
集团公司举办PPT设计制作辅导讲座
我市第四届“群众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揭晓
实体书店回暖 书香氤氲银川
高县创新机制推进足球事业发展
关注婴幼儿健康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暨营养学术论坛在深隆重举行
吴元湘:情洒留守娃 退休不退热
市局组织收看全国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视频会
庐山市一中召开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行政工作会
南宁市人社局发布办事“零跑腿”清单
我市2018高考体检提前启动 近视仍是最普遍问题
2018年中国旅游日江西分会场启动仪式暨三清山国际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开幕式举行
资阳:纪念第5个国家扶贫日
公交主动承担了那些社会责任
市交通执法支队约谈浦北、张黄班线车辆所属运输企业负责人
广州动物园如火如荼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周系列活动
紧扣发展献良策 坦言直谏惠民生
市领导调研城建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