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过上如太平鼓般红火的日子”


在一个阳光明媚上早上,记者和单位的同事一起启程前往皋兰县黑石镇大横村。车子驶过皋兰县城,一路向北,视野逐渐变得开阔。山回路转间,我们先到达了黑石镇镇政府,见到了黑石镇镇政府党委副书记马兴禄,作为80后的乡干部,他看起来年轻而充满活力,在宽阔而平整的进村公路上,马兴禄指着窗外跟记者介绍这一带的概况。“我们这条进村的公路是新修的,你们来的太是时候的了!一年前,我们这离村上的道路还没修好,村道异常颠簸,晴天扬土、雨天泥泞,村民们苦不堪言。外面的人不愿去进去,村里的人不愿意出来。自从道路修好之后,经济也搞活了,别看这段进村的公里并不长,但它是带领全村人走上好生活的致富路。”
    一路上,记者一直猜想大横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村落,资料上介绍该村是一个偏远的、经济落后的、民族杂居的、并且有自己特色文化的村子。 峰回路转间,大横村渐渐映入我的眼帘。首先看到的是整洁的村容村貌。
    在马兴禄的介绍下,记者见到了大横村的村党总支书记甘晓玉和村主任张永才。他们一一为记者介绍了大横村的情况。大横村位于皋兰县北部,距县城46公里,距市区92公里,是黑石川乡“上三村”中的其中一村。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促,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大横村辖3个村民小组,人口785户、近3000人。这里的主要种植农作物为胡麻、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近年来主要是向三合草业流转土地3000多亩,主要发展苜蓿种植业,包括农户自己种的苜蓿草,大横村现在预计达到了5000亩左右。
    走在村里的小道上,到处都是新刷的墙面,道路干净整洁。路边有很多新挖的树坑,张永才说准备这几天就把树种上,把村里的绿化搞上去。“两年前你要是来到我们大横村,能看到的是坑洼的道路、老旧的房屋;还有堆砌的废物垃圾等,村容村貌令人堪忧。村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也怨声载道,近些年我们为了整顿村容,设置了专业的清理人员,既改善了村容村貌,又解决了村里人的部分就业问题。这些努力换来了现在村庄的焕然一新。”
    村支书甘晓玉是大横村的养殖大户,他养殖的小尾寒羊和改良品种的山羊有数百头之多,近年来受到甘肃省内各地的热捧,供不应求。每年收入也带数十万元。他在致富的同时不忘村里的父老乡亲,通过分享自己的养殖技术和流通资源,带领村上的多名养殖户脱贫致富。他说:“自从村上的道路修好之后,我养的羊可以自己开车送到城里,我们的羊是散养的山羊,吃的是青草和山里的草药,喝的是纯净的地下水,所以肉质非常鲜嫩,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现在方便了,供需方都有自己的微信群,需要时只要在群里说一声,我们就把新鲜的羊肉送出去。以前路不好走的时候,再好的羊肉送出去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导致村民们养羊的积极性不高,现在有相应的扶贫政策可以给村民们贷款养羊,看到了收益,大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越来越主动地去寻找脱贫致富的好方法。”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里的贫困户张立军家中。张立军今年46岁,曾因外出打工致残,腿脚不方便,但是家里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孩子要照顾,基本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他经济压力可想而知,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腿疾还需要大量的医药费,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销。村干部急他所急,为他办理了低保和医保,他现在去镇上开药都是免费,医务人员也给予了免费又耐心的治疗。他的妻子也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一来,他心头的担子终于放了下来。这次来访,甘晓玉还问他有没有创收的想法。他说:“我想通过网络和微信卖些农产品,既能补贴家用又不用重体力劳动,政府为我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也不能坐在家里无所事事,我要主动积极地解决自己的实际困难,争取不给大家拖后腿。”
    接着又来到一户农家,男主人名叫梁国忠,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的特殊情况是他的大哥早逝,留下了三个还未成年的侄儿,作为弟兄,他毅然扛起了抚养这三个孩子的重任,但是加上自己的孩子和老人,一家上下将近十多口人需要他抚养,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压的他喘不过气来。村干部了解了他的困难,为他办理了助学贷款和和相应的扶贫政策。如今,他的几个侄儿都在城里打工,有了稳定的工作。按他的话来说就是“苦尽甘来”,尽管负担很重,梁国忠还是脱去了贫困户的帽子,家里窗明几净,一家人和乐融融地在一起生活。
    采访完两位村民后,记者有幸被邀请参观了大横村的兰州永宏太平鼓生产地,听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太平鼓是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前,兰州永宏太平鼓已经将太平鼓的制作和表演融为一体,进行深层次的保护、开发。公司组织的太平鼓队,多次参加国家重大节庆演出活动,连获殊荣;生产的太平鼓远销省内外,年创收上百万元。马兴禄说:“永宏太平鼓除了是生产基地外,还是带动附近村民脱贫致富增收的定点之一。村民们对太平鼓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过年时大家会组织太平鼓队进行表演,为美好的生活祈福。生活上的富足还要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富足,这太平鼓就是我们的精神象征。“
    村支书甘晓玉说,目前大横村还剩19户贫困户,原因各有不同。村里都会继续给他们出谋划策,争取早日脱离贫困,赶上大家的脚步。没有完全脱贫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第一是与县城离得远,离皋兰县城,兰州新区都比较远,原先道路通行条件不好。第二是自然条件艰苦,干旱少雨,气候寒冷,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局限。三是外出务工流动人口多,留在村上人口少 耕作比较传统,设施农业普及因强劳动力少、气候寒冷等原因受到制约。”
    近两年来,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之后,村委会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并向种植户提供了地膜、灌溉水、种子等优惠政策。村委会抓住国家扶持农村的政策机遇,争取资金和项目,实施了农电改造、渠道衬砌、道路硬化、沼气池建设等。广电村村通等工程,翻修或新建了小学、村卫生所、文化广场。村民们也不甘于过贫困生活,有发展养殖业、运输业的,有外出打工的。通过集体和个人的不懈努力,绝大多数分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对于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甘晓玉很有自己的想法,他说,大横村可以凭借气侯冷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无公害冷凉蔬菜。通过“产业+协会+农户”生产运作模式,建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加大农民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使传统的粗放式耕作向精细化生产转变,提高农民运用科学技术水平。加大集水灌溉设施建设力度,鼓励农民自建塘坝,及时维修衬砌渠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选准种植品种,通过政策推动、能人带动、产业拉动,培育壮大4-5个主导农产品,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
    离开大横村的路上,马兴禄对记者说:“ 现在,绝大多数村民已经转变了’等、帮、靠’的依赖仪式,普遍有了主动脱贫的意识,并努力付诸行动。作为党员,通过实干,可以感染和带动身边的人一同干,通过实干加宣传,可以使大家的精神倍受鼓舞,我的信心更加坚定,要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走向富裕之路,大横村的村民以后的日子就像太平鼓那样红红火火,富裕太平!”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华静 文/图
    蹲点日记
    时间:2018年4月16日 地点:黑石镇大横村 天气:晴
    今天的心情就如天气一般晴朗。亲眼目睹了大横村的干部及村民面对光荣致富,坚决脱贫的决心让人觉得振奋。
    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怎样精确、如何精确,在我原来的意识中并没有具体而生动的认识。此次来到大横村让我亲眼看到了精准扶贫的“精”和“准”。 不管是干部们对村民的悉心指导还是村民们对脱贫的渴望,大家在家长里短的攀谈之间把怎样扶贫、怎样致富的道理聊的非常透彻。可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户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对这些睿智的村干部和勤劳的村民肃然起敬。但是由此我也认识到自己需要更多地了解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尽力宣传,让精准扶贫的政策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采访中我也感悟到,相对于普通农民,知识型、技术型的农民,更容易率先成为村里的致富典型,并带动村民们致富,所以主动积极地了解政策,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想要脱贫的农民来说是当务之急。

艾斯卡国际汽车音响大赛华南区总决赛东莞站比赛在常平举行
淅川县:淅川易地搬迁 “移”出幸福新生活
吴永彬走访看望部分县级离退休老同志
贫困户收到春节大礼包
武汉地铁纸坊线全线洞通 计划年底开通试运营
“让村民过上如太平鼓般红火的日子”
漳浦将新建两所公立学校
永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浔阳区文新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专项整治工作
儿子刚高考完老公查出癌症晚期 她选择了跳楼自杀
开福区司法局赴郴州监狱开展“情暖高墙”帮教活动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选登
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修订松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通知
搅拌车侧翻压扁轿车 轿车驾驶员不幸身亡
恩施市启动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采集工作
常州金坛整合特色农产品 统一做强“茅山竹海”品牌
两百名白内障患者将免费复明
太平人寿莱芜中心支公司举办“冠军家庭”客服活动
壶关县210户中低收入家庭喜圆安居梦
郑建新专题研究平安夜安保、两站秩序整治、禁放烟花爆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