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莉(左一)、马明久(左二)回忆当年生活感慨万千。
(十堰日报)文/记者 纪枫波 图/记者 刘旻
“4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记得我的老房东马叔叔,记得他对我们的好,记得两家人的深厚情谊。”5月31日,秦莉和丈夫专程从深圳赶到张湾区花果街办花园新村放马坪,看望49年前的老房东马明久。
这次见面距离上一次足足有21年。如今,秦莉和丈夫都已从单位退休,马明久也年过八十。时光荏苒,但两家人的情谊一直没断过。
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建设二汽(现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花果街办放马坪迎来了第一批建设者。因为没有地方住,建设者们就住在当地老百姓家中。1969年,秦莉的父母秦彦修、魏秀珍来到花园新村放马坪,住进了马明久的家里。
马明久曾在海南当过7年兵,后来安置回到家乡。“当时我家里住进了4户人家,我和秦彦修的关系最好,我们两家也最亲。”马明久回忆,虽然秦彦修和魏秀珍当时都是工程师,但从来没有架子,对他及家人都很亲近。
“当年父母来到十堰时,我11岁。马叔叔的大儿子才几岁,小儿子还抱在怀里。”秦莉回忆,那时候父母工作很忙,马明久一家人经常照顾她。有时候放学后肚子饿了,看到马明久家有吃的就吃。“我至今记得马叔叔家的黄豆酱很香。虽然他们经常缺粮食,但对我们却很大方。”
马明久说:“秦彦修一家对我们非常好。当年住在一起,做饭分开做。一家做好了,另一家才能接着做。秦家吃的是白米饭,我们家经常吃红薯,他们就用白米饭和我们换红薯。我们家孩子多,饭不够吃,秦家做的饭有多的,还会送给我们。”
“马叔叔一家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外人。”秦莉说,“当年我的妹妹在张湾医院(现国药东风总医院)出生。按照当地风俗,作为外人,正在坐月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回来是不能从大门进的,否则很不吉利,但房东马叔叔、马婶却坚持让我母亲从大门进,这一举动令我们非常感动。”
“我父母比较忙,马叔叔经常帮我们带刚出生的妹妹。我们家遇到困难,马叔叔会主动帮忙。”秦莉回忆说,当时条件艰苦,马明久一家的真诚帮助,让身处异乡的他们感觉非常温暖。也是从那时起,秦莉的父母经常告诉孩子们,即使将来离开花果,也不要忘记这份恩情。
1972年,建设者们有了住房,秦莉的父母从马明久家里搬了出来。“搬家的时候,两家人都舍不得分开。秦莉的父母看到我们家缺农具,特意给我们买了一些。”马明久的儿子回忆往事,依旧很感动。
“尽管搬家了,但两家人联系仍很多。马婶经常提个篮子,里面都是自己种的豆角、辣椒等蔬菜,送给我们吃。”秦莉说。
1978年,秦莉考上大学后,秦家搬离十堰。后来,秦莉父母随单位转移到襄阳参与国家工程建设。由于通信不便,虽然两家人联系减少,但感情有增无减。秦莉的父母时常托人了解马家的情况,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
父母相继去世后,秦莉经常想起父母在十堰的岁月,想起善良的马明久一家。1997年,已经在深圳成家立业的秦莉专程回到十堰看望马明久。当了解到年事已高的马明久两个孩子都有残疾,生活艰难时,秦莉当即决定帮助他们。从这以后,她每年都会多次从深圳给马明久一家邮寄衣物、食品、日用品。
“20多年来,她一直给我们寄东西,我们全家人现在穿的衣服,都是她从深圳寄来的。”马明久说,前几年,他也给秦莉寄过木耳、香菇等特产,但后来再寄时被秦莉婉拒。
“马叔叔一家是我的亲人,这些年他们过得不容易。我父母活着的时候,经常提起马叔叔一家,让我们要牢记恩情。”秦莉说,马明久年事已高,她这次专程和丈夫从深圳回来看望他,不仅是对老房东表达感谢,更是希望把这段情谊延续下去。
“因为借住产生情谊,这个温情故事尽管过去半个世纪,却历久弥新,如同放马坪那棵400年古柏,虽然饱经风霜却越发枝繁叶茂、根植厚土。”马明久的一位邻居感慨道。
刘珍瑜调研城区绿化及公园产业植入工作
我市猪肉零售价持续下跌 带皮腿肉已破10元/斤
汕头日报评论文章:打造“四大平台” 树起改革开放新标杆
前郭敞开“创业”大门迎人才
聋哑女孩回家记
借住时结下的情谊延续至今 两代人接力报答49年前好房东
分宜县地税局:坚持以普法教育为先导 构建和谐税收
义工玩“快闪”推广慈善公益
聊城市“文明创建进行时”网络访谈活动启动
济南市杂技团演员孔海涛:不谈成绩 只想练功
新密市召开第四次秋冬季空气质量调度会
艺术类专业校考4城市设考点 明年1月31日报名
我市青年干部、学校师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表示争做有理想有本领 有担当的青年表率
7月3日长沙新增直飞兰州低价航线 单程469元起
2018年全市高中阶段招生总计划20479人
【邹城市】邹鲁文化 扬帆起航—2017邹鲁文化城市座谈会在孟子故里召开
合力打破“信息孤岛” 抱团共建“信用钦州”
新区时评丨孩子坠楼 安全警钟已经敲响
不求回报的坚守!杭州启动援藏援疆教师出征仪式
广西实施新标准打造香米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