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高粱”正红。看曾昭娟如何演绎——
这一个敢爱敢恨的“九儿”
本版图片为曾昭娟剧照。
唐山新闻网专稿 “红红的高粱红红的轿,映红了我俊俏的脸蛋儿分外娇。红红的盖头红红的袄,插一朵插一朵红红的绒花它颤颤地摇……”大型史诗评剧《红高粱》即将亮相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曾昭娟,将在9月11日唐山大剧院的舞台上,倾情演绎“九儿”这一个敢爱敢恨的经典女性形象。
唐山戏迷们曾因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上那个唯美的大家闺秀“赵锦棠”而如痴如醉,这一次,曾昭娟把她数年精心打磨的充满野性、火辣辣的“九儿”带到唐山,更令广大戏迷期待。
莫言赞叹演活“九儿”
作为当今评剧界的领军人物,曾昭娟塑造的“九儿”形象,甫一公演,就被众多媒体和戏剧界人士评价——美、媚、烈,是评剧舞台上少有的女性角色。
改编自莫言名作的《红高粱》是曾昭娟主演的第一部大型现代评剧,充分展现了这位花派传人精湛的艺术功力。她将高亢激越的唱功与低回委婉的唱腔完美结合,加之富有层次感的表演和俏丽多姿的身段,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一个魅力四射的“九儿”形象。
评剧《红高粱》中,令人回味无穷的精彩唱段俯拾皆是。“我也不想死,我也有恋留。我也害怕,我也发抖,我也是浑身冷汗沥沥拉拉地流。哥呀哥,恩爱缠绵没享够,遇上你才知道,啥叫恩,啥叫仇!啥叫疼爱啥叫温柔!”这一唱段,曾昭娟把评剧韵味糅合歌剧的气声唱法,悲壮哀婉的唱腔在舞台上回荡,每演至此,现场观众无不流下热泪,被赞堪称评剧的“咏叹调”。
2015年评剧《红高粱》初登国家大剧院,莫言到现场观看演出,非常激动,高度评价:“评剧《红高粱》尊重原著、弘扬了原著,最主要的是曾昭娟演活了九儿。曾昭娟给了九儿一个全新的灵魂!”
博采众长继承创新
1990年,曾昭娟进入名家荟萃流派纷呈的天津评剧院,如鱼得水,艺术才华得到充分施展。此间,她先后排演了或原汁原味、或整旧如新、或孤诣独创的一大批优秀剧目,如《朱痕记》《谢瑶环》《夫人令》《三关明月》《凤阳情》《寄印传奇》《赵锦棠》《东虹日头西虹雨》《路在脚下》等,这些剧目大都经她创新、改编或重演,成为天津评剧院乃至全国戏曲普遍搬演的热门剧目。
从《凤阳情》始,曾昭娟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四出代表作三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两获文华大奖,这个纪录在天津绝无仅有,放眼全国也是凤毛麟角。她自觉扛起了评剧剧种的一面大旗,秉承一戏一格的创作理念,引领着评剧剧种发展的风潮。
“我是怀着对传统经典的敬畏之心走进赵锦棠的。”曾昭娟说。
《赵锦棠》创作伊始,曾昭娟面对赵锦棠这个角色,思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失去光泽的传统剧目拭去岁月的尘埃,重现夺目之亮色。曾昭娟认为,唯一出路就是要站在当代人审美心理的高度来重新解读传统,要用纯熟的表演技巧来诠释出自己对人物的独到思想见解,要认真揣摩角色心理,用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建构起赵锦棠的血肉之躯和内在魂魄。最终,曾昭娟决定创作方向:面对传统,用敬畏的心去学习;面对经典,用虔诚的心去继承,学习传统,继承经典,向评剧花派艺术致敬,向戏曲本体美学回归。
《赵锦棠》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化品格、深刻的人文内涵、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自上演后被专家学者誉为学习经典、继承经典、发展经典的典范。
作为一位为戏剧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的艺术家,曾昭娟用观众的口碑与无数的奖项奠定了她在当今评剧界、戏剧界的地位,她是中国戏剧“二度梅”获得者,她是“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文艺领军人才”,两度获得“文华表演奖”,第七届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并两度荣获上海“白玉兰主角奖”中国金唱片奖。2018年5月,曾昭娟被评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凤阳情》到《寄印传奇》《赵锦棠》,再到《红高粱》,曾昭娟一直走在评剧创新的路上。她说:“我是在努力提纯评剧表演的内涵,提高评剧剧种的品位,提升评剧流派的高度,进一步探索学习经典、继承经典、发展经典,完善评剧声腔和流派表演最大的可能性。”
评剧盛会走进唐山
谈到中国评剧艺术节,曾昭娟直言:“中国评剧艺术节早已成为评剧人的盛会。唐山有着深厚的评剧基础,这片热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评剧人。我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中国评剧艺术节的舞台上放飞出来,走向全国的。唐山是我的福地,更是弘扬评剧的阵地!感恩唐山市委、市政府为评剧作出的杰出贡献。唐山的评剧精神凝聚了全国的评剧人。”
据介绍,由天津评剧院创作演出的大型史诗评剧《红高粱》,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同名原著,以九儿和十八刀的爱恨情仇为主线,描绘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先民们敢爱、敢恨的自由精神与生命气度,以及他们对入侵者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抗争、可歌可泣而又悲壮惨烈的过程。这出戏既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精神的史诗,又是一首充满血性的民族赞歌,更是一部高扬淳朴、“红色”主旋律的精品大戏。
荣誉再多不压身,名望只为评剧争。作为戏曲人,传播的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的是传承千年的优秀美德,承载的是家国大义和人伦情怀。曾昭娟说:“我希望在舞台上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复制人类高贵灵魂的至善至美,让那熠熠生辉的光芒照亮人性的每一个角落。”
记者魏伟
通讯员 马加杰 许佳
市气象局发布国庆期间气象信息
老汉将废品袋堆满人行道城管买下废品清理占道
市公安机关上半年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110接处有效警情54647起全省最少,仅占全省警情1%
我市将建九个社区邻里中心 辐射周边3-7个社区
苗夫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来铜考察
看曾昭娟如何演绎这一个敢爱敢恨的“九儿”(组图)
一位的哥的“四勤”
文明礼貌月,桃源八中志愿者在行动
列席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华侨参观市侨史馆及重点交通建设项目
向竣工作最后冲刺
我市举办今年首场民营经济专场招商活动
市林业局问计结对帮扶村
省“七五”普法中期省级检查验收组深入汤原县检查调研
全省曲艺大赛传来好消息 沈丘县沙河大鼓获提名奖
景德镇市土肥站认真组织学习红色家书
杨庙乡扎实做好圣诞节期间宗教场所安全稳定工作
乡村文化振兴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5月26日合力超市两店同开 开启加速发展步伐
省博士服务团医疗队送医到应城
商丘市和谐路小学开展“五一劳动最光荣”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