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德堂涝江会:水上救生数百年 道士洑系列人文故事之六

  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张承良
“曾使引车游蜀道,今从西塞泛舟回。盘涡直似瞿塘峡,峭壁混如滟滪堆。”这是清代黄冈籍诗人王材任,对西塞山前那片湍洑的描述。
这段行舟必经之路,“舟上与水争,若车锲其轴。十进九成退,以风鼓之速。舟师健如虎,至此牛觳觫。”“彼中洄沟逆湍,楚渔蜀梯,即过者,违便夺魄。”
  当时,道士洑培德堂涝江会是航行在这片水域上船舶的安全守护神。
  道士洑培德堂涝江会的成立
古老的道士洑镇,坐落在西塞山下惊湍潆洄之畔。世世代代的道士洑百姓,在波涛中滚打,因水生趣;人们从小便喜爱在长江中嬉闹,解暑纳凉:游泳的、踩水的、泅水的、扎猛子的、仰卧在水面上休息的……老少爷们是如此爱水、亲水、善水。
  道士洑镇,早在唐代便成了“士民工商,连樯如云”的水路运输物资集散之地。唐朝监察御史苻载说:“则江介之胜,吞八九于镇中矣。”然而,道士洑江段夏水集盛,湍洑沸腾;“楚渔蜀梯,即过者,违便夺魄。”
  懂水的道士洑渔民,一边在这片水域下钩捕捞,渔歌一曲;一边关注着江面上过往船只的动向,见到有遭遇不测的船只,便奋不顾身前往施救。因过往船只频繁,常有险情发生。道士洑先民自发捐资,建立起水上救生慈善机构“道士洑培德堂”。
  培者,重也;培德堂就是重德堂。清《大冶县志》载:“道士洑培德堂,系陈策、王劭、张云衢、何万堦、游宗培等募置水田六石一斗,完在道士里,户名培德堂涝江会。地稞九九钱,一十一串三百一十文。顾船救溺、矶头插标诸经费。”可见,长江黄石水域早在清代中叶便有了水上民间救生机构;长江西塞山道士洑段,已开始设置船舶航行标志了。
水上救生数百年
道士洑培德堂购置救生船舶两艘,船身涂上红色,人称“红船”。每艘救生船上配有10名壮汉,其中桨手8名,舵手1名,瞭望1名。每年农历五月长江进入汛期,“红船”便下水巡江,两艘船舶日夜轮流上岗。
  “江起白浪激流漩,一叶红舟追波颠。”这就是描写“红船”巡江的情景。在风平浪静无险情之时,“红船”便打捞水上飘浮的垃圾,还江水一片洁 净。一旦发现险情,“红船”飞驶前往施救……历年来,道士洑培德堂抢救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
  一年一度的西塞神舟会期间,道士洑培德堂要举办“水上夺标”赛事,向人们展示水上救生的风采,为西塞神舟会活动增添喜庆。“水上夺标”有如今天的龙舟竞赛。在江水中安置一具彩色浮标,视其为“落水呼救之人”。两艘“红船”在离“落水者”200米处齐头待令。
  一声锣响,“红船”似离弦之箭,直朝“落水者”飞驶。桨手齐心协力,斗志昂扬;舵手稳操舵杆,船舶平稳飞行;瞭望者紧盯目标,击鼓司令。江岸上,观者如同潮涌,加油助威声响彻云霄。
  在“红船”接近“落水者”的一瞬间,鼓声立息,舵手、桨手齐力稳住“红船”,瞭望者一头扎进波涛之中,直扑“落水者”,双手将其托起,平稳放上“红船”。先救起“落水者”为获胜者。
  道士洑培德堂涝江会,贵在行善积德。清《大冶县志》在补录中记载:“何万堦,道士洑人,生性好行善。倡捐修字藏、庙宇,募不敷,堦乃独任。至涝江会,尤财力俱费。年三十余卒。临危惟惜义冢、救生船、涝江局三事未成。”
  涝江会救生船在水上救生、清洁江面的同时,还要打捞飘浮而来的溺亡之尸。清《大冶县志》中载:“道士洑培德堂岁办棺木、掩埋、竖碑、建  醮。”道士洑培德堂涝江会的水上救生、收尸安葬等善举,代代相传延续数百年,直至20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前才停止。
  数百年来,道士洑培德堂涝江会成员在洄坳逆湍中抢救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为溺亡者办棺安葬入土为安。道士洑培德堂的善举、德行广传大江东西南北,深受过往船夫、商贾的赞扬和传颂。
  德厚流光。中国传统道德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今天,回首道士洑培德堂涝江会成员水上救生的历程,细细体味他们多姿多彩、生机无限的人生风景,定会感慨多多。

禹会区召开“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会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庆元“名师工作室”走出了4位省特级教师
[建委]市建委召开“第四代绿色生态创新建筑”研讨会
怀化交警进校园上交通安全“课”
市公安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发动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培德堂涝江会:水上救生数百年 道士洑系列人文故事之六
“淘金”盐碱地
市中区大力推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纪实
双山街道严把队伍廉洁关
长春交警启动一级雪天勤务预案 出动1992名警力、279台警车
烟台新增142户具住房保障资格家庭 公示征询社会监督
陈建华调研指导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建设情况
16名留守儿童收获“暖冬大礼包”
乐平市财政局: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变“企业来回跑”为“信息网上跑”
娄底经开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
奋战50天 确保城建项目如期完成
翔云道街道唐城壹零壹第一社区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选取100户企业开展试点
濮阳农商银行正式挂牌成立市领导宋殿宇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