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继2016年中央出台《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之后,近日中共中央又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提出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建设、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成为新时代健全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课题。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也有人说法律是底线的道德,法律法规与生俱来地体现着国家的价值导向。一个时期,人们忽视了法律法规的价值导向,极少数法律法规条款价值导向模糊。党中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用法治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保障,十分及时,意义重大。5月1日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赢得一片叫好,近年来颁布实施的《慈善法》《志愿服务条例》和部分省市出台的《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受到全社会一致好评,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对用法治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期盼和肯定。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就要让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全过程,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方面。一是要在制定法律法规中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要求,特别是和谐、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理念体现到每一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之中,将民主、文明、爱国、诚信等转化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并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时做出修订,使法律法规充分体现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公民的价值准则。二是要在推进严格执法中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弘扬社会正气;要在执法过程中充分体现平等、公平、公正,坚决杜绝选择性执法、双重标准、“钓鱼式执法”、“养鱼式罚款”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三是要在落实公正司法中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四是要在促进全民守法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要通过普法教育、培育法治文化,不断增强人们的法治信仰、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引导人们认识法律法规中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普及法律法规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促进全民守法。
28家企业30个产品荣获“江西名牌”
扫墓引发山火!海丰拘这13人…
太白园街道:到枫树山养老院慰问三无老人
蒙城县收听收看全市民主党派监督工作视频会议
别急!中科大樱花预计本周末对外开放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权威发布!江玉兰当选新一届市总工会主席
金乡县全力打造全国一级规范化检察室
“风情西高”今更美
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温岭市气象局开展强对流天气点对点为农服务
新区财经丨舟山兰花,大众化应是今后方向
凌云:五支宣传队传递党声音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召开《深圳植物志》项目结题与成果鉴定会
绍汽工会举行“品读经典.书香绍汽”读书沙龙
全市造林工作的样板—— 高阳县蠡县超额完成今年造林任务
朝天区创新推行“民宿管家”助推旅游智慧化发展
领略传统魅力喜迎中秋佳节
国家煤矿安监局赴涟督查煤矿安全生产
开展机关应急分队集训 提高队员实战和应急救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