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自从通了高铁后,我们出门旅游更加便利了。”今年国庆假期,市民廖先生乘坐高铁到上海、浙江等地旅游回来后感慨万千:“以前到广州、上海、浙江等地旅游,我对交通工具的选择要权衡很久,如果坐卧铺,路上要花费很多时间;如果乘坐飞机,又要在长沙中转,不是很方便。”
10月1日早上,廖先生一家从萍乡北站搭乘高铁,当天中午就抵达上海。“没有旅途疲劳,出了高铁站就直奔景点。”廖先生说。7天假期,从萍乡到上海、从上海到杭州、从杭州到宁波、从宁波返回萍乡,高铁的速度、便利,让廖先生一家玩得开心尽兴。
2013年,沪昆客专杭南长段经萍乡并设立萍乡北站,标志着萍乡进入高铁时代。萍乡北站站场面积1.6万平方米,全站设3个站台,7条运营线,站场建设规模为赣西段高铁站最大。2014年,沪昆客专杭南长段投入运营。目前,萍乡北站每日到发列车102趟,日均到发旅客约1.1万余人次,已成为萍乡对外开放的又一崭新窗口。
高铁不仅改变了萍乡百姓的生活,还提升了萍乡的知名度。一批批外地游客乘坐高铁慕名来到萍乡,今年国庆长假,我市共接待游客420.15万人次。
“一条铁路改变一座城市”。113年前,这个定律在萍乡这座工矿城市得到验证。1905年,随着株萍铁路的竣工通车,江西省境内第一条铁路在萍乡诞生。株萍铁路自安源煤矿矿区连至湖南株洲,全长89公里。由于株萍铁路通车,萍乡的煤炭生产蒸蒸日上,1919年外运煤、焦炭量近50万吨。萍乡由此被誉为“江南煤都”。到1937年,随着浙赣铁路与株萍铁路接轨,构成长江以南一条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萍乡又赢得了发展先机。
改革开放以来,萍乡铁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完善。1979年新建萍乡站,为客货运站;1990年,萍乡站再次重新改扩建,站房面积已达到7800平方米。2002年,浙赣铁路开始铁路电气化改造,2007年萍乡境内铁路正线全面完成电气化改造。
目前,我市铁路网形成了以沪昆铁路、沪昆客专和衡茶吉铁路“三横”架构。沿沪昆铁路、沪昆客专、衡茶吉铁路线上有8个火车站,全市共有铁路正线约128公里,有1条专用铁路和29条铁路专用线。
然而,途经萍乡正在运营的铁路线仅有东西向铁路,建设萍乡南北纵向铁路,成为200万萍乡人民多年来共同的夙愿。
2014年,获悉国家将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厦渝铁路通道的信息后,市委、市政府积极跟进,全力争取。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长达4年的不懈努力,争取厦渝通道长赣高铁经过萍乡并设站取得了实质性成效。2018年9月,中铁四院勘测设计队伍进驻萍乡,就长赣高铁项目萍乡境内有关线位、站位开展初测和设计工作,长赣高铁项目进入工可阶段,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建成后,萍乡将形成“三横一纵”的铁路网布局,形成高铁“十”字交叉,成为每个县区都通高铁的城市。
从株萍铁路、浙赣铁路到沪昆铁路、沪昆客专,铁路发展的“提速”为萍乡经济的“提速”带来动力。沪昆高铁和厦渝高铁在萍乡十字交叉,建设萍乡高铁枢纽,让萍乡的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萍乡将迎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年我市将再创建20家市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
东莞召开全市禁毒工作会议:禁毒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影视融资中心苏州启动
巴中市启动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
市委书记张岳峰实地暗访督查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工作
【改革巨变话萍乡】铁路“提速”助力发展“加速”
市防指全面部署今年防汛抗旱工作
市农业局(市委农办)参加省委农办第三季度涉农矛盾大化解专项行动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视频工作会议
我市2017年度建筑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公示
本月底前徐州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启动“两票制”
我市月饼定量抽检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全市野生动物种类达600个
2018年漳州市普高网上统招录取线出炉 考生可上网或微信查询
8月1日起我省全面实行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
市人大代表团深入交警支队调研市城区“缓堵保畅”工作
谭志桂来嵊调研固废污染环境防治“一法一条例”执行情况
宝清县万里润达项目全面复工预计10月末投产达效
企业破产案件管理人名册重编工作启动
我市8个社区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示范区城管局多措施应对春季道路扬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