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刚)初夏时节,走进洋县溢水镇岭底村建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基地,一袋袋刚刚刺孔的木耳菌种整齐有序地挂满室内,一朵朵黑色的木耳长满吊袋……
今年50多岁的刘建武,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却是这里的“土专家”“小明星”。早在2005年,一位来自湖北省遂州市的技术专家在岭底村搞椴木木耳种植,他便看在眼里,放在了心上,一边学习,一边开启了他的食用菌之梦。可由于未掌握关键技术,赔了个精光。随后又着手袋料木耳栽培,先期自己不会制菌种,只能靠买菌种进行试种,结果再次失败告终。“这时许多人对我的产业发展思路产生了怀疑,连家里人也觉得我是无事可干、瞎折腾。”刘建武说。在亲朋好友的督促下,无奈他只好到陕北务工,给人家开叉车,但刘建武始终没有放弃他的食用菌梦。
2014年,他不顾身边人反对,毅然从陕北返回家乡,凭着一颗赤子之心,承包10亩土地,再次点燃了吊带食用菌产业梦。为了寻求技术,他揣上务工挣的3000元钱去东北到处求教,利用近四个月时间,走遍了黑龙江省的遂阳、七台河等地的大部分村庄学习取经。回家后,刘建武从培育食用菌种入手,从做5、6万袋开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目前已发展到20多万袋。2015年底,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研究培育,刘建武的菌种开始翻越秦岭销往商洛市山阳县,在异地他乡落地生根。
“产业发展起来了,不能看着乡亲们无门路啊!我得想办法让大家跟着我一起干,早点过上好生活。”刘建武说。去年,他独自投入资金60多万元,办起了洋县建武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菌种厂生产规模,让更多贫困户村民依托他的菌种发展产业,尽快脱贫致富。仅去年一年,刘建武就将自己生产的26万袋食用菌种中的20万袋以成本价销售给岭底村扶贫互助合作社,并坚持定期到村上的食用菌基地为村民们指导袋料刺孔、挂袋、催芽、浇水等技术,还主动为全村31户贫困户托管木耳12万袋,并吸纳10余户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
“前几天3个棚采摘干木耳400斤,根据目前长势,今年收获商品木耳可达3000公斤左右,依照市场行情,可创造经济收入18万元,预计最低可带动10户贫困户脱贫。”刘建武说。如今,他生产的木耳菌种不仅在本村销售,还带动了溢水镇的后坝河村、西河村等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发展。村民纷纷搭建大棚,修建基地,发展袋料食用菌。
生态宿迁 时尚运动——聚焦2018第六届中国生态四项公开赛
王立:持续深入改作风对标对表抓创建
洛龙区古城办事处开展食品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
普宁市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强农村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刘建武:带领乡亲喜圆食用菌致富梦
中国开封宋代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市安委办副主任丁海成赴龙岗区开展安全生产综合督查
市卫计委组织医疗单位到盖州市邹家屯村开展医疗扶贫
男子赶高铁弄丢手机拾金不昧好的哥“完璧归赵”
强服务 促就业 助前行 市就促中心为戒毒人员铺好就业“回归路”
监管不放假!国庆假期我市食药安全“零事故”
【海宁】交通反恐实战演练 增强第一响应力量
快速反应精准查获盗抢车辆 驾驶员涉嫌醉驾
从“要我动手”到“一起动手” 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奏响共建共享“交响曲”
香港豪宅单价高居全球第二 上海北京分列第9第11
中小学作业必须老师批改 坚持“零起点”教学
旅游局:徐州市人民政府来常考察学习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网恋女友竟是“两个人” 启东小伙被骗6万元
吉州区争取到省发改委1200万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