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白萝卜扎根宁夏拔穷根 10年内建50万亩基地


当地农户在盐池县的基地内采收白萝卜。
  福州晚报记者 张维璟 朱毓松 马丽清/文 受访者供图
  最近,福州籍企业家李克海正忙着办理宁夏银川市闽宁镇白萝卜产业园土地流转事宜。明年开春,这里将种下2000多亩白萝卜,“5年内,这里的10万亩土地都将种上白萝卜,有望带动一万多名当地贫困户走上增收路。”李克海说。
  产业协作一直是闽宁协作的重头戏,是帮扶机制从“输血”升级到“造血”的关键。去年,李克海带着他的白萝卜,相继来到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吴忠市盐池县、银川市闽宁镇,开始打造“白萝卜王国”。
  “萝卜大王”赴宁夏
  助力精准扶贫
  李克海是福建宏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有一个绰号叫“萝卜大王”,种了18年萝卜,这一次他把萝卜种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
  去年7月,作为福州市扶贫项目,李克海的白萝卜基地落户固原市三营镇鸦儿沟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了300多名当地贫困户试种白萝卜。
  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初来乍到的李克海遇上了灌溉水源缺乏的问题。在福州援宁干部的积极协调下,当地政府开通了“绿色通道”找水打井,为他解了燃眉之急。
  很快,试种的2000多亩白萝卜喜获丰收,基地农户也尝到了甜头。李克海说,基地的工作人员月均工资约5000元,去年4个月,这些农户一人赚了约2万元。
  “有的贫困家庭原来年收入才1万多元,这都超过他们一年的收入了。一些留守老人、妇女经过培训,在‘家门口’就业,也增加了家庭收入。”鸦儿沟村村委会副主任马小东说。
  跟着基地走
  贫困户钱包鼓了
  今年初,李克海在吴忠市盐池县开辟了3000多亩的白萝卜种植基地,吸纳了当地100多名贫困户。不少贫困户跟着基地走,钱包鼓了。
  以前鸦儿沟村村民雨林俊一家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他外出打零工,一年下来赚一万多元。家里8亩玉米地赶上收成好时,可以赚两三千元。
  去年,雨林俊借了15万元买了一辆拖拉机,和60多岁的父亲承包了村里白萝卜种植基地的犁地、开沟业务,妻子、母亲则在基地打零工。4个月时间,一家四口赚了约8万元。
  尝到甜头后,今年他们跟着来到盐池县的基地,不仅还清了买拖拉机的欠款,还向基地借钱新买了一辆拖拉机和打药机,继续承包基地的犁地等业务,半年下来赚了约12万元。
  “再努力点,明年就能把钱还清了,今后赚的钱都进自己口袋了。”看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雨林俊喜出望外。他说,明年他打算介绍其他村民来基地工作。
  “在盐池县基地农作繁忙时,还有30多名原来基地的农户会来打零工。”李克海说。
  打造“白萝卜王国”
  带动当地脱贫致富
  李克海告诉记者,宁夏地势平坦,可引地下水灌溉,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夏天没有台风影响,冬天气候比较寒冷,细菌被冻死,省了杀菌费用;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白萝卜又甜又脆,深受市场欢迎,甚至远销加拿大、日本等国。
  看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李克海将福建省内的基地出让,把事业重心转到宁夏。今年8月,福建宏达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达成合作协议,将在闽宁镇投资建设10万亩生态白萝卜产业园。
  “闽宁协作给我们的企业带来了机遇,我们更要扎扎实实地干。”李克海说,下一步他将拓展白萝卜产业链,创办工厂从事白萝卜深加工,并计划10年内在宁夏流转50万亩土地种植白萝卜,通过产业融合,打造“白萝卜王国”,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

广西首家中外合资养老机构入驻南宁高新区
原来有一个教育机构可以奖学金免费考大专本科···
我市向保障对象发放临时补贴
怀远县实施产业振兴专项提升行动 积极构建“三有”型产业脱贫新模式
李晖暗访东安信访:主动回应群众诉求 提升扶贫工作满意度
福州白萝卜扎根宁夏拔穷根 10年内建50万亩基地
5月份城区空气质量地标水质状况杠杠的
市工商局开展网络市场监管行动双随机抽查
【九台区】召开2018年第一季度消防工作联席会议暨火灾情况通报会
扬革命传统诵红色家书
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南京移交第二十批信访问题线索
清城区源潭镇:家庭农场获区级认证最多的乡镇
临沂兰山区人民政府南门路口满满历史与人文气息
怀化评选“最美物业人”“最美业委人”
其实恋爱很简单
周知北京 |2018年高考拉开序幕 多处遗址将免费开放
【改革开放40年·黄冈影像】王冲村的演变
市司法局:法治宣传 情暖重阳
青阳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
龙岗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工作会议出台“1+8”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