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产业扶贫工作会议部署和“重精准、补短板、促攻坚”专项整改行动的要求,全面推广“四带一自”产业脱贫模式,积极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产业脱贫新模式。
一、实施产业振兴提升行动,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程提质增效
围绕特色种养殖项目、旅游扶贫项目、电商扶贫项目、光伏扶贫项目、资产收益扶贫项目等,大力推行“四带一自”的产业扶贫模式,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白莲坡贡米”、“怀远石榴”、“一村一品”、农业社会化服务、秸秆综合利用、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发展、精品蔬菜、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特色林业等十大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发展壮大区域特色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围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全县36个乡镇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51个贫困村和40个重点帮扶村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全面开工建设。优先保障农家乐经济发展用地,盘活各类国有资产(闲置林场、学校、粮站、卫生所、水管站等),通过挂牌出让、租赁流转等多种形式,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引导社会各方力量以租赁、合作方式利用贫困村、贫困户闲置资产,从事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森林体验和康养、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产业,增加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财产性收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全国性或区域性线上线下电子商务,培育本土化农业电商品牌。依托京东、苏宁、邮乐农品网、淮商e购、上街网等平台,完善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功能。鼓励引导电商企业通过免费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定制回收贫困户生产的特定农副产品,经加工包装实现网上销售,增加农户收入。扶持具有一定基础的贫困人员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帮助开设网店,组织技能培训,孵化6户贫困户为站点运营合伙人,积极鼓励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安排就业、流转土地、协议入股的方式帮助贫困户增收。截至目前,共有姚山甲鱼专业养殖合作社、万福镇地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兰桥田丰水产养殖合作社、羽之园艺种苗有限公司等9家电子商务企业共带动贫困户142户,帮助贫困户年收入平均增加5000元,最高可达10000元,较好的帮助贫困户就业,摆脱贫困。以改革财政资金使用方式为突破口,创新资产收益扶贫机制,实现财政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村(组)集体资产赢利增值,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拓宽增收渠道,增加贫困人口收入。2018年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覆盖面各达到3%以上。
二是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奖补改革,修订完善到户奖补项目清单,鼓励支持自种自养意愿强、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优化种养规模和结构,发展特色种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手工业等产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奖补标准原则上每户不超过6000元/年。支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自愿的基础上,把申请的产业扶贫到户资金、或者自有资金、或者自有产业,委托给带动主体进行代种代养或托管。全县已有3275户自种自养贫困户产业发展达标。
三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村带户”新机制。出台《怀远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奖补暂行办法(修订)》、《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对接贫困村、重点帮扶村目录清单》,大力推进园区、龙头企业、示范主体、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带一自”的产业扶贫模式。全县梳理58家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47家规范运营的示范主体,按照产业对口、就近服务,每家结对帮扶1个以上贫困村或重点帮扶村。3月27日,全县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安排乡镇、村、经营主体进行了产业对接。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引导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或带资带地入股,鼓励示范家庭农场、经营大户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吸纳贫困户务工,帮助贫困户代耕代种、全程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根据贫困户自身条件和脱贫需求,引导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建立股份联结、订单联结、服务联结、劳务联结、租赁联结,合理确定利益分配方式。目前全县已有965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8762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贫困户收入。
二、聚焦重点帮扶村产业扶贫,强力推动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
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集中攻坚的基础性措施,逐村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加大重点帮扶村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力度。坚持产业扶贫资金向重点帮扶村倾斜,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以设施蔬菜、花卉苗木、中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等为主的农业产业及以乡村旅游、光伏发电、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为特色的扶贫产业。优先评定重点帮扶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农民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已完成40个重点帮扶村的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一村一品”行动正在推进。2018年我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3600万元,在18个重点帮扶村建设3—5千平方米的秸秆仓储大棚18座,建成后由各村自营或出租运营,收益全部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或者量化分配给本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生产。
三、推进小额扶贫贷款发放,有效缓解贫困户和地方产业发展资金压力
今年以来,我县坚持“户贷户用户还”的扶贫小额贷款使用方向,精准用于贫困户发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发展以贫困户为单位的种植业、养殖业及二、三产业等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推广以合作社为纽带的金融扶贫模式,建立完善利益联结和合作激励机制,鼓励贫困户“抱团取暖”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带动贫困户增收,推动了扶贫产业发展。严禁使用“户贷企用”、“分贷统还”贷款模式,禁止将扶贫小额信贷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简单吃利差。进一步完善风险补偿金制度,科学安排风险补偿金额度,强化风险补偿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不良贷款率超3%暂停业务的规定,通过尽职调查、审慎评估、贷后跟踪等严格把控风险。今年1-4月份新增小额扶贫贷款3062.7万元,已获贷户数5052户,获贷率21.6%。
四、提升就业扶贫质量,逐步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出就业培训教技能、转移就业促脱贫、创业带动帮脱贫、岗位安置保脱贫等系列就业扶贫攻坚有效举措,稳步实施技能脱贫“人社局+乡镇+培训机构+企业”四单式培训:即乡镇提供培训者名单,以确保精准扶贫;培训学校出培训菜单,以确保学员学有所成;企业出岗位订单,强化产业与就业对接;政府来买单,实行培训资金全兜底,以解决贫困户参与培训的后顾之忧。1-4月份举办7期技能脱贫培训班,培训贫困户学员350名,培训合格人员已全部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进行了求职登记,共提供就业岗位1510个,目前正在积极推荐贫困户学员上岗就业,力争做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举办7场贫困劳动者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2000个,共有312名贫困劳动者达成求职意向。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把特色产业打造为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
乡土人才技艺传承后继有人 灌云县非遗进校园结硕果
关于张自旺同志任职的通知
广西首家中外合资养老机构入驻南宁高新区
原来有一个教育机构可以奖学金免费考大专本科···
我市向保障对象发放临时补贴
怀远县实施产业振兴专项提升行动 积极构建“三有”型产业脱贫新模式
李晖暗访东安信访:主动回应群众诉求 提升扶贫工作满意度
福州白萝卜扎根宁夏拔穷根 10年内建50万亩基地
5月份城区空气质量地标水质状况杠杠的
市工商局开展网络市场监管行动双随机抽查
市房产局组织召开中央、省委巡视组信访交办件办理调度会
搭建共享单车管理平台,完善慢行系统
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南京移交第二十批信访问题线索
清城区源潭镇:家庭农场获区级认证最多的乡镇
临沂兰山区人民政府南门路口满满历史与人文气息
怀化评选“最美物业人”“最美业委人”
其实恋爱很简单
周知北京 |2018年高考拉开序幕 多处遗址将免费开放
【改革开放40年·黄冈影像】王冲村的演变
市司法局:法治宣传 情暖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