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薛少平、李秀英:徒步穿越新疆狼塔的夫妻搭档


□本报记者 高春鸿
  近日,一篇名为《这对晋煤夫妇徒步穿越新疆北天山》的帖子在晋城微友圈火了起来,发布不久点击量就轻松破万。然而,在人数众多的晋城驴友圈却鲜有人知两个人的真实身份。记者通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了这对夫妻——薛少平、李秀英。
  11天重装徒步穿越狼塔cv线,历经无人区、手机盲区,横渡数百次冰河,连续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左右的达坂,行程200多公里,爬升10000余米,这对夫妻的探险经历着实让人惊叹。然而,4年前首次户外徒步挑战太白线之后,两次自驾进藏,重装穿越鳌太、雨崩、虎跳峡等不为人知的故事,更是让人心生敬意。
  本是知天命该享清福的年纪,却在不断地向大自然挑战,这对人称户外界“神雕侠侣”的夫妻挑战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极限,更是一种为梦想而活的态度和生活方式。
李秀英和薛少平在穿越狼塔cv线途中走的一段碎石路崎岖不平。
a 夫妻搭档,成功徒步穿越狼塔cv线
  今年51岁的李秀英在晋煤集团新闻中心工作,56岁的丈夫薛少平就职于晋煤集团金驹实业有限公司。自打2013年开始涉足户外,夫妻二人一直都是在外“单打独斗”,这也难怪晋城驴友圈对于他们是陌生的。而每次挑战归来,一向低调的夫妻二人很少向人提及自己的探险经历,直到去年狼塔cv线的成功穿越。为了完整记录自己的这次经历,李秀英每天都会拍一些视频,并在微信上记录相关信息。今年1月中旬,繁忙的工作之余,李秀英开始整理此次穿越的视频和文字资料,晋煤电视台帮忙剪辑视频的同事很感兴趣,夫妻二人这才走入了晋城微友的“视线”。虽然事隔已有近半年的时间,但提及11天重装徒步穿越狼塔cv线的经历,薛少平坦言,仿佛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
  狼塔cv线不是官方的地名,更不是路名,它是中国户外界强度最大、路途最长、最自虐的一条徒步线路。这条线路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图壁县,意为“狼群守护的塔山”。全线位于天山山脉深处,从北疆到南疆,从夏季到冬季,落石、滑坠、落水、失温、野兽攻击、高山反应以及种种恶劣天气都可能会遇到,同时还要经过无人区、手机盲区,历时11天,需要横渡数百次冰河,连续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左右的达坂,行程200多公里,爬升10000余米,才能完成整个穿越。不过,这也是一条汇集了天山高山、大河、冰川、白雪、草甸、森林、巨石等各种绝世风光,集天山风光之成的风景大线。因此,狼塔cv线也正是以其美、强、难、险、恶吸引着全国各地甚至是国外的户外精英前去挑战,前赴后继,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
  李秀英告诉记者,其实狼塔cv线应该是狼塔c+v更准确,即这是两段路程,c线6天,v线5天。大部分驴友采取跟户外俱乐部前行,在c点处有团队后勤提供补给,也就是说只需要背负6天的补给,到达c点再带上v线的5天补给即可。可她和丈夫薛少平此次穿越选择的是全程自助,虽然也在网上约了几个驴友一起搭伴前行,但在长达11天的高危险、高海拔、高难度跋涉中,全程无向导,无补给,每人负重30公斤,并要时刻面临着风暴雨雪袭击、溺水滑坠和体能的考验。最重要的是,不能生病。因为在海拔3000米以上,纵深200多公里的无人区生病,哪怕是小小的身体不适,都可能被高海拔和恶劣的气候成倍地放大病情,那就意味着生死的无常。
  据她了解,有不少驴友勉强走完c线,就打了退堂鼓,放弃了继续探险v线。而他们夫妻搭档全程走完了c+v线,这在晋城驴友圈乃至山西甚至是全国的驴友圈都是不多见的。
b 11天探险,在地狱和天堂间穿行
  从2017年9月11日开始穿越,到9月21日结束。狼塔11天的历程,夫妻二人坦言,他们经历了各种艰难、各种问题以及各种美好,在他们看来,狼塔之路就是在地狱和天堂间穿行。
  天格尔达坂是狼塔cv中最难爬的达坂,同时也是中天山地区著名的古老垭口。徒步穿越的第十天,夫妻二人沿着全是碎石的z字形羊道爬升,用了2个多小时才登上了垭口。站在垭口,远方是连绵的雪山,天格尔达坂峰就在眼前,很是壮观。在天格尔达坂背阴的崖壁上,他们还看到了传说中的天山雪莲——苦寒之地,迎风覆雪,用尽自身所有的能量在尽情绽放,让人不由为之震撼。而这也是他们在新疆境内唯一一次看到雪莲。美景尽管让人陶醉,但在达坂的碎石路上攀登,一步一滑,特别费劲。那天,当李秀英好不容量登上天格尔达板第一个平台时,刚刚有了一丝的小兴奋就被眼前一个接着一个的小达坂震住了,瞬间的崩溃,让她在用手机录视频时,忍不住哭了起来。可路还得继续走下去,抹完眼泪,她就一路唱着郑智化的歌曲《星星点灯》继续前行。然而,1000多米的直线下降,早已黑青的大脚趾被乱石不断挤压着,那种感觉是令人崩溃的。李秀英说,直到现在,她还有一个脚趾指甲上的乌黑没有褪掉。
  狼塔还有一部分线路叫“横切”,就是沿着山体的腰部向另外一座山体过渡,在穿越的第二天通往马鞍营地时,就有一条这样沿着山腰向右下斜切。路面以碎石为主,里面还掺杂着沙土,在只能放下一只脚,斜度在六七十度的斜面上行走,稍有闪失,就会跌入万丈深渊,且一路毫无阻挡地直到谷底,其艰难程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更要命的是,这时的天气也急剧发生着变化:本来是艳阳高照,说话间南北两道黑云就对接在了一起,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为了在下雨之前赶到营地,李秀英夫妻二人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埋头赶路。可到了传统的马鞍子营地,前队驴友并没有在这里扎营,他们只能继续赶往下一个营地——马鞍营,好不容易赶到了,让人崩溃的是营地很小,且状况很差,基本都是倾斜的,他们到得晚已经没有好地方了。但早已筋疲力尽的二人,只能将就着凑合了一晚。
  采访中,李秀英告诉记者,穿越库勒阿特腾达坂除了难,更是险象环生。这个俗称“哭了没人疼”的达坂,意思就是任你哭还是累得要死,只能自己翻过去,没有别的办法。库勒阿特藤达坂海拔3555米,山坡坡度较陡,高差大,走起来特别耗费体力,二人没走多远就需要喘粗气,调整呼吸。更难走的是,越是接近达坂崖顶的路也越滑越陡,只能手脚并用和崖壁苦战。尤其是最后的100米,陡峭的崖上根本没有站脚的地方,而且都是沙土加碎石,有一块崖壁一步上不去,两步没有可以踩踏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李秀英前进不了更没有退路,脚下滑得站不住,手杖更是用不上力,人在负重近30公斤的情况下身体基本上只能俯在崖壁上,特别危险。好在丈夫薛少平拉了她一把,才过了这个危险路段。而她身后另一名同行的驴友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就在这名驴友僵持在崖壁上动弹不得,眼瞅着腿部力量用尽,有下滑的危险时,薛少平一把拽住了他,救了他一命。
  穿越狼塔数百次趟冰河更是让二人记忆犹新。趟冰河更是穿越狼塔危险系数最高的,水面冰冷刺骨不说,最低处都在膝盖处,有的甚至到了大腿根部,因为水流湍急,每次过河都要系好保护绳,以免被瞬间冲倒。穿越第六天,在接近c线终点的前一段,需要连续趟河半个多小时,虽然河水只是到了膝盖,但李秀英走到一半时,双腿双脚已经麻木得没有了知觉,望着狭长的河谷,虽然内心很绝望,但当时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紧牙关,小心翼翼地艰难行走。而出了河谷过了河滩,眼前就是一片黄金般的草原,天高云淡,阳光温暖,瞬间将刚才冰冷刺骨的痛苦抹去了。
  11天穿越,翻达坂,趟冰河,过沼泽,赏美景,登顶后就是急速地下降,时而在河床边徒步,时而又翻上险恶的坡上羊道,时而又在石海中穿行,特别是从第五天开始,两个人的脚都有了伤,脚趾都是麻木的,没有知觉。李秀英的两个大脚趾都已经乌黑,每到下降路段就会钻心的疼,遇到松散的小石下坡,脚后跟一路滑溜下去,也成了她最开心的时候。
  让他们感到幸运的是,11天中,他们只遇到了一次大雨,还是在扎完帐篷后才下了起来。遇到两次下雪,其中有一次是他们下午即将赶到绿湖营地的路上,突然飘起了雪花,糟糕的是前方还有一段到处都是水窝、凹坑的沼泽地需要通过。好在很快云开雾散雪停,才让他们得以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而这11天中,为了陪伴李秀英走完全程,体能相对差一些的薛少平放弃了原本只打算走c线的想法,最终还是决定和她走完v线。李秀英坦言,正是这次穿越,让她和平时不善言谈也不善表达情感的丈夫更多了一份心有灵犀的默契,多了一份生死相依的感动。也让她明白,那个平时自认为没有情趣有时甚至有点让人恼火的人,原来有一个坚强的臂膀是可以依靠的,而这种感觉是不走户外根本体验不到的。
c 知天命的年纪开始玩户外 首次徒步挑战太白线
  重装穿越狼塔cv线,按理说,没有多年的户外徒步经验的人,是难以完成穿越的。可事实是,薛少平、李秀英夫妻二人玩户外的时间并不长,也就是5年的时间。
  2013年端午节前夕,李秀英单位一位喜欢玩户外的同事聊起了一些户外活动,再加上很早的时候就喜欢自驾出游的夫妻二人,也听说和接触过一些驴友,这两大因素最终促成他们决定端午节徒步穿越太白线。
  采访中,李秀英坦言,这之前,他们二人从未参加过任何的徒步活动,就连丈夫薛少平穿越太白线的一些徒步设备当时都是从朋友那借来的。可那时,自恃打了多年羽毛球和网球,体质还不错的李秀英却着了魔,考虑到妻子一个人徒步的安全性,薛少平最终也动了心思。之后,在网上约好向导,充分做好了攻略,夫妻二人就兴冲冲地出发了。
  那次太白线重装徒步穿越共用了三天半的时间,薛少平说,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太白线的难和险也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第一天穿越,由于前一天山上下了暴雪,路上又湿又滑,他才走了两个多小时,就走不动了,不过还是咬着牙完成了第一天的行程。而第二天的大雾,第三天晚上在3700米的平台上扎营出现了高反,对他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
  “3天累得脱了一层皮,每天走在路上,脑子里想的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这啥时是个头。”薛少平坦言,第一次玩户外就走了秦岭的太白线,现在看来已经没有什么难度了,但对于当时还是“菜驴”的他们来讲,确实相当有难度的。第一,从年龄上来讲有难度,当时李秀英46岁,他51岁;第二,太白线确实有些危险性,尤其是背着重装过石海,风大山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走完后,薛少平甚至对李秀英讲,不再和她玩户外了,太危险,太折磨人。然而,回到晋城,面对大家“直接跨过菜驴晋升为驴”的赞誉,两个人还是小有成就感的。
d 两次自驾进藏不断挑战极限,人称户外界的“神雕侠侣”
  自从迷上了户外,这些年,几乎每年夫妻二人自驾游的同时都会至少选择一条徒步线路过过瘾,以至于在驴友群里,他们有了户外界“神雕侠侣”的美誉。
  2014年,夫妻二人第一次自驾进藏,在冈仁波齐完成了从海拔4600米的起点到5700米终点,一直在高海拔地区徒步转山的任务。那一次,晚上住在海拔5200米的地方,两个人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高反,一个嗜睡,一个是怎么也睡不着,但依然坚持走完了全程。
  2015年,自驾游云南,设计了两条线路,一条是梅里雪山内转山线路:雨崩——尼龙大峡谷3天20公里;另一条是虎跳峡,两天总行程31,7公里,累计爬升1770米,下降1692米,难度虽然不大,却也很凶险。
  2016年,李秀英和6名驴友走鳌太线,薛少平没有同行。而这也是他这些年来,唯一一次没有陪伴李秀英一起穿越。
  2017年,夫妻二人历时61天,第二次自驾进藏游新疆,并决定徒步穿越狼塔cv线。为了能顺利完成穿越,他们用了4个多月的时间进行了充足的准备,除了各种必须的装备,就是体能训练。那段日子,每天早上跑步,晚上健身房的体能训练是雷打不动的。
  “不叫菜驴时走太白,成了菜驴时走鳌太,晋升为强驴时走狼塔。”驴友们对于夫妻二人的调侃其实也是准确的。但在李秀英看来,并不是这么简单。
  多年来,一直渴盼随性的游迹他乡,一直向往着背着行囊浪迹天涯,可年轻时有体力没经济实力,中年时有经济实力却又没有了勇气,如今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如果还被各种借口羁绊,人生就该结束了。她说,生活就该是在不断的折腾中前行,于是趁着还能折腾得动,从2013年开始,每年她都会抽时间给自己一次远行的机会,完成一个挑战自我的任务。虽然这其中他们也经历了本身就有高血压病的薛少平出现高反后,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失灵的慌张;经历了危险情况无法负重太多,连补给品都扔掉的无奈;经历了种种危险和困境,几乎绝望和崩溃的痛苦;经历了妻子独自穿越鳌太线,没有信号无法取得联系,6天里在家坐卧不安的焦虑;经历了二次进藏,在具有“死亡天路”之称的新藏线翻越5座5000米以上的大山冰山,16个达坂,44条冰河,以及短短两天行程里,海拔从1300米徒升到6000米,对身体和毅力的极大考验……但豁达乐观的李秀英说得最多的,还是自驾游中住在车中、用自带简易饸饹床、高压锅炒菜、熬小米粥做饭的乐趣,每次徒步遇到没有任何经验却来冒险的年轻人时无私帮助他们的大爱,还有在徒步穿越筋疲力尽时用烧好的雪水冲泡一杯她深爱的正山小种的奢侈,以及穿越狼塔第八天没有亲朋好友的祝福,有的只是绝世美景陪伴的特殊的50岁生日。满满的回忆,透着暖暖的幸福。
  按理说,知天命的年纪是应该享清福的时候了,可5年来,这对夫妻却一次次选择旷野,去挑战生命的极限。在他们看来,最好的时光永远在路上,他们要用双脚去丈量生命的精彩。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我知道在人生中我还有多少路要走,可以肯定地说我还没有疲惫,还能继续走下去,至于老薛嘛,希望他能继续和我并肩同行,去完成下一目标。”这是李秀英结束狼塔穿越写在微信中的一段话。
  她说,她感恩天地、山水和众生,让她有了为梦想而活的机会和幸福。

高校优秀辅导员赴宿州学院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台州市统计局圆满完成2017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年终调查
敬人与被敬
市住建委:新野县召开城区大桥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动员会议
龙津河水系生态环境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封面人物】薛少平、李秀英:徒步穿越新疆狼塔的夫妻搭档
尚当斌:不怕犬咬的犬靶手
阳泉市《城市绿化条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7月1日施行
激扬生命挥洒汗水 记录那些跃动在海口的运动身影(组图)
一男子因被公安机关警告过谎报警情报复 被拘5天
扶贫花开别样红
“东优、西延、南跨、北连” 滨州市将构建大都市发展框架
长治市林业局2017年度工作总结暨2018年度工作计划
市林业局调研高川乡林下中药材基地建设
扩大开放是新时代中国发展战略抉择
荣昌清流镇召开柑橘产业发展研讨会
市地税部门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哈埠地产烟酒迎来市场新空间
勇于探索 勇敢担当 勇往直前 勇争第一
【金乡县】全市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我县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