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雕、拼榫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众走进陕历博体验文物修复


  文博爱好者走进陕历博体验文物修复。
  西部网讯(记者 刘璞华) 6月9日,是我国第十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结合“文物修复季特展”第二季——“削木为鐻”主题木器家具修复展览,开展公众体验传承活动,十余名文博爱好者走进陕历博西地下展厅,近距离体验文物修复的奥秘。
  穿上白大褂,换上鞋套,经过风淋室吹灰,再戴上一次性手套和口罩,数十位体验者终于走进了文物修复室,这身扮相可是和真正的文物修复师相差无几了。今天他们要体验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木作文化的灵魂——榫卯,以及中国传统木雕工艺。
中国木雕体验。
  活动一开始,陕西历史博物馆保管部文物修复科杂项组组长王俊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各位体验者介绍了榫卯结构和木雕工艺的历史沿革。随后,杂项组的各位修复师们就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木板、刻刀、圈椅零件等物料,让体验者们亲自感受一下如何不用一颗钉子做好一把椅子,如何运用一把刻刀刻出独一无二的文字。体验者们手握刻刀一丝不苟,各位文物修复师不时上前指点,传授他们在文物修复过程中积累的“独家秘笈”,最终大家共同完成了“传承文物修复”六个汉字木雕,一把榫卯结构的圈椅也组装成型。
  参与体验的黄女士说,“组装好一个榫卯结构让我感受到这就是中国传统最棒的‘乐高’,而当手握刻刀体验木雕的时候,心也随着刻刀静了下来。真正体验到了做一名文物修复师的不易与幸福。”
麒麟纹黄花梨交椅和五围屏嵌玉紫檀包镶罗汉床。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参与此次活动的体验者们,还近距离接触到了麒麟纹黄花梨交椅和五围屏嵌玉紫檀包镶罗汉床。这把黄花梨交椅作为典型的明式家具,与其类似的存世文物不足十件,目前故宫和上海博物馆所藏麒麟纹黄花梨交椅与陕历博藏品形貌基本一致。此罗汉床根据造型、装饰手法确定是清宫廷内务府造办处督造的宫廷家具,在制作规范和审美观念等各方面上都深受宫廷奢华特点的影响。文物修复师们通过观察复制其结构,用以研究讨论后谨慎细致修复,这两件造型精美的文物也给体验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墙上展示的都是修复文物需要使用的工具。
  据了解,陕西历史博物馆于2018年2月15日正式开放“文物修复季特展”,该展览作为2018年文物活化年项目之一,将从书画、金属、陶瓷、木器家具等多个方面分别展示陕历博的文物修复工作,多方位展示文物修复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弘扬传统技艺、普及文物保养知识,为公众揭开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未来将有更多文物爱好者有机会走进修复室,亲自体验文物修复师的工作日常。

学生心中的“老师妈妈”———记市第四中学教师程瑛
我市“双修”工程启动 20条路有望年底实现刷黑
为挣钱来得快 男子狂盗车内物品
雷州举办扬帆计划人才培训 电商助推南珠崛起
衡水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扩大)会议召开
刻木雕、拼榫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众走进陕历博体验文物修复
祭英魂寄哀思
“越努力越幸运”——访覃塘区黄练镇居仕村寒门学子潘佳丽
泸州市民注意 2月1日起客运站购票须持本人身份证
温州科技大市场开启3.0时代
农村土地承包法拟明确土地经营权可流转
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怀化市电梯维保单位违章记分管理办法》正式实施 市民乘梯安全感将得到提升
吴仁惠表现太夸张,网友:还不如不穿!
车位不够绿化带成停车场 物管:居民不同意改造
贵溪市委政法委:“四个到位”助推精准扶贫
龙岩市举办首届残疾人相亲会
全省政协第二十三次文史工作交流会在扬召开
冷冻卵子中介市场调查
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开展2018年春节期间医疗卫生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