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济宁讯(记者张帆通讯员宗兴华郑伟)近年来,我市把农业产业扶贫作为优化农业供给结构、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调动农业部门技术、资金、人员力量务实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和帮扶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扎实实施高效特色农业项目,打牢农业产业扶贫基础。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是农村,扶贫对象是农民,脱贫产业重点是农业。发展高效特色农业能有效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是农业产业扶贫的关键。我市按照“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方经济”的思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种养习惯,支持扶贫工作重点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高效瓜菜、小杂粮、中药材、食用菌、干鲜果品、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大大增加了农业种植比较效益,稳定提高种植收入。依托各级农业项目,全市共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基地88个,带动3935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金乡县王丕街道运用各级扶贫资金建设食用菌种植基地、特色果蔬采摘园、种苗繁育基地、循环农业示范园等10余处、8000余亩特色产业基地,带动30余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带动40余户贫困人员家门口就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带动开展农业产业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实力雄厚,有先进农业生产、加工等技术,是农业战线的致富带头兵。我市注重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农增收能力强的优势,鼓励引导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基地+贫困户”等模式,把脱贫攻坚与产业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发展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实现了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资源的优化配置。2017年评定100处市级示范社(示范场),将吸纳贫困户入社作为优先条件,全市20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接带动2376户、4764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500多元,年内实现稳定脱贫。
加强农业科技帮扶培训,夯实农业产业扶贫支撑。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致富本领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之策,坚持扶贫同“扶智”相结合。把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和脱贫愿望的人员作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帮扶培训。全市共组建绿色防控、粮油、蔬菜、大豆等1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泗水、微山、鱼台、嘉祥、汶上、梁山6个县承担全市农业扶贫培训任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去年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人,重点开展了扶贫政策、发展途径、帮扶措施和生产技能等方面的培训。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产业扶贫机制。农村发展不充分、资源等生产要素不平衡是造成农村贫困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农业经营分散、经营体制不活等瓶颈问题,我市从改革入手,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发展壮大适度规模经营,带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依托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股份合作、资产收益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户纳入到产业化经营链条,保障贫困户持续稳定的财产性收入。全市510个省定贫困村成立919个合作社,实现了全覆盖,入社贫困户2617户、5370人;全市流转贫困户土地8.14万亩,惠及贫困人口3.9万多人,带动脱贫效果显著。
陈卫良
市质监局召开宣贯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专题中心组学习会
市环保局查处零陵一建材厂废气处理设施假运行 责令立即整改
贵州省雨水继续扰梦 天气之后将逐渐转好
前进区开展“送法进企业”宣讲主题活动
产业扶贫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非遗项目进校园
玉山一辆7座“黑校车”竟塞17人
滁州演艺集团重磅打造现代黄梅戏《一个都不能少》
市政府办召开全体人员会议
泉州开展审批服务攻坚月 聚焦解决重点项目审批难题
开发区“老黄牛”的夏天
大美上饶,梦幻信江|流光溢彩的上饶,美得找不到形容词!
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
男子泡在海中时浮时沉 消防战士乘船救援
两名男子被困电梯40分钟 民警夜巡解救
天津口岸加强固体废物进口管理禁止洋垃圾入境
颍州区政府听取政府系统2018年上半年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汇报
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的系列改革文件③
移风易俗示范户现场树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