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5.12:时代影像与影像时代


肖珺
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0周年,我和女儿决定用观看摄影展“十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纪念,摄影师的名字叫邱焰。
邱焰先生是《长江日报》高级记者,几乎囊括所有国内外摄影比赛的奖项,似乎他手中永远都有一个“金镜头”。我与邱先生有过数面之缘,我们曾被分配到地方新闻奖项评选的某一组别中,有机会讨论一些新闻作品,但我从来不敢评点新闻摄影,因为觉得有邱先生在,那他就是标准本身。可这次和女儿选择“十年”摄影展,先生的盛名和几次谋面不是主因,主要是因为他的行动和作品在告诉世人: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记者的价值是记录真实的生活。
影像是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画面叙事功能是其他新闻文体无法替代的,即便网络已无处不在,我们也从不否认读图在新闻互动叙事中的特殊作用。十年来,邱先生五度深入灾区,拍下上万张照片,我们今天在“十年”现场看到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当他选择的十个幸存者的图片和其他灾前灾后的比较式影像呈现,或者是倾泻到观众面前时,人们和影像间的情感交流就变成了极为私人的事情。我看到有年青的女观众低声啜泣,有男观众试图抓住从悬挂照片中透出的光影,有上了年级的妇女和朋友分享自己到汶川探访后写的日志,有着黑衫的小男孩仰着脑袋盯着照片许久......当然,仍旧少不了不合时宜的大声喧哗和调笑。
可是,这一切都很真实,我们在记录影像,影像也在记录我们。“对于镜头来说,一切都是正在发生的真实,而我,需要的就是用镜头来留住真实。”邱先生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想他一定也在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经历过废墟、歇斯底里、黯然神伤、泪流满面、无能为力,当这所有一切都被记录为时代影像后,生产影像和观看影像的人又反过来塑造历史。所以,在场的观看、情感的孕育、行动的改变将继而生长为时代的记忆。
观展后,我问女儿:“感觉如何?”00后的她迟疑了一小会儿说:“难受。”我追问:“为什么呢?”她说:“他们活着也不容易!”是啊!5.12重创后的重生谈何容易,即便有国家的关怀、四面八方的支援、再婚的家庭和新生儿,但“十年”影展里的汶川人难见笑容,“进入镜头更多的,却是那些时光写在脸上的痕迹,那些伤痛之后难以隐藏的忧伤,那些重生之后的期望。”邱先生记录的影像在说话,物理空间的重生或许容易,但心理空间的重生必然困难重重。
新闻记者在现场,但他们也会离开现场,这也是为什么,新闻记者常说面对问题的无力感。可是,为什么他们总能也必须饱有职业新闻工作者的力量?这力量,支撑他们去灾区、到战场、看生死、识民情,因为,新闻留下的影像、文字、音视频会比“我们活得更长久”(陈小波,新华社)。
时代影像令人沉浸在活着的5.12,可是,邱焰的“十年”和记者们的新闻作品将比活着本身更具有跨时空的历史价值。我们用真实记录历史,影像时代的历史终将以真实回馈人类。
(文中所有摄影作品均为作者拍摄)
(肖珺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关于太湖港农场中心集镇至荆州高新区主污水管道工程延期开标公告
重庆市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期间招考机构信访咨询电话公布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召开
关于启动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二级响应的预警提醒
扶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硬措施改善软环境 软环境营造新优势
活着的5.12:时代影像与影像时代
地铁2号线五星站加固施工 勤业路部分路段封闭
市安全监管局积极对接社区 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宝鸡文理学院迎来00后新生大潮
红安县教育局加强校园安全教育
急功近利多精益求精少 小巨人企业升级离不开工匠精神
全市种子市场第一轮巡回检查结束
市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获赞
OPPO K1正式开售 首销热度持续火爆
法治巡讲进幼儿园
2018年春季学期主体班开班
去年广东新生人口二孩过半 老龄化程度正加大
关于成都刚需优先购房解答:摇中因支付不够而放弃将减少一次优先机会
黄河明珠放异彩 大漠湖城翰墨香
打通“堵点”:工程建设审批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