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开殷作品一日之师百日恩。年轻时学习中国画,认识了退休教师、画家梅晓初。
前段时间,一画友送来一本内江文艺历史散记——梅晓初著的《丹青日志》选读。厚厚一本书,记载老人一生做人从艺的足迹,著作文笔并不豪放华丽,但点点滴滴宁静似水的朴实叙述,读着读着,不禁潸然泪下,泪水滴在书上。梅老简单朴素的人生观,豁达开朗、默默耕耘的性格;不论人非,淡泊名利,平静如水的人品,对我影响至深。清者澈,他的人生如梅花,散着淡淡清香……
那是1982年初夏的一天,在文化馆举办的画展上第一次深入地接触了梅老,他留给我的印象是一个慈祥十足的老人。七十开外,头戴鸭舌帽、长白眉、无牙,肩上背一个大帆布包,布衣裤,脚上还穿着草鞋……一眼看去随和又精神。
这次接触梅老,让我终生难忘,促使我下决心拜师学画。那时候,冬去春来,我常坐渡船往返他家请教,有时他来我家辅导。一来二去的时光,我敬佩他的人品、才华,他也喜欢年轻人的热情、奔放。书画为桥,艺术是缘,我们不经意间便成了忘年之交。
接触的时间越多,越发觉梅老平易近人。在生活中,他爱读书作画,也食人间烟火。他特别爱吃糖,所以牙齿早早就掉光了。他常常到山上捡柴,自己在家烧火做饭。
因为清贫,梅老十分珍惜每一张画纸,有时候,我会给他买一些纸张和糖果送过去,他的笑对生活,温文尔雅,高洁品行,让我印象深刻,如沐春风。
在教学中,他像一位慈父,教了我很多绘画技巧。
先讲数量,再求质量;多读诗词,多思考;意在笔先,有了初步构思再开始画。这些都是梅老反复强调的内容。
一幅毛笔书写的《岳阳楼记》,这是三十多年前梅老送给我的,我至今挂在家中客厅的显眼处。
还记得那天晚上,他问我:“你学习画画,一定要多读诗词,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读过吗?”我回答:“没有。”他便在煤油灯下用毛笔默写这幅字,写到一半,发现纸张不够用,所以后面的字越写越局促,越来越小。
在梅老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画梅花,遵循梅老所言,常常泡图书馆,阅读古诗词,多次去郊外写生,或者在家里练习,就这样慢慢摸出了绘画的门道。
风雨人生、一路走来,岁月悠悠常思情。几年后,我由青春芳华迈入中年,为了生计放弃画画多年,现在想来真有点愧对梅老的教诲和培养。如今退休了,由繁华走向平淡。有一天我翻开年轻记忆之窗,一阵阵书香、墨香让我陶醉……然后每天早上一杯清茶,潜心书画。渐渐的领悟了、感悟了,那是我苦寻的世外桃园——梅兰菊竹、山水花鸟……慢慢品味着墨香,伴着纸上的梅香,人生从此有滋有味……梅老您好!您在天堂的路有多远?我不知道。但您永远活在我心中,教我做人,教我画画,恩师我好想您!(阮开殷)
新都:唱响香城绿道的“绿色经济”大戏
注意啦!明天荆州这些地方将停水有您家吗?
南昌县(小蓝经开区)产业发展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篇
今年东博会将举行金融服务专场交流会
我市五大传统产业生机勃发
以笔绘梅花点墨忆恩师
靖州: 订单农业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省纪委出台《意见》要求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亮剑
加油“双创” 百件教师书画作品亮相市图书馆
敢于担当勇于负责 统筹推进高新区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欠税公告2018年第1期
利州区开展“夏季送清凉”专项救助行动
石各庄镇扎实做好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
我市第四届文化艺术展演季开幕式暨“彩色周末”文化广场演出活动启动
荆州开发区吴场、观音寺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勘察
提振士气提升效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英德青塘镇:党建引领“造血式”扶贫推动实现脱贫目标
市消协发布消费警示:购物保留凭证 出游注意维权
干警上街“送法”
中国成世界第一快递大国 年快递量逾400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