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幸福感 铺平致富路——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综述

  搬出幸福感 铺平致富路
—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综述
内乡县马山口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一角 南阳日报记者 崔培林 摄
南阳日报记者 张提
搬出深山,盖间新房,是淅川县贫困户杨天赐多年的心愿。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
10月8日,杨天赐拿到了明晃晃的新房钥匙,一家五口从寺湾镇秦家沟村的老家搬进了淅川县城光明社区的新居。看看120平方米的三居室,想想地瘠路远的深山沟,杨天赐激动难耐:“赶上了好政策,才有今天的好日子!”
杨天赐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受益者之一。今年10月底以前,我市将有14927名像杨天赐这样的贫困群众搬进新建的84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在此前的2016年、2017年,我市已新建集中安置点171个,实现搬迁安置33921人。
挪穷窝,换穷业,摘穷帽——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树牢有解思维,下好绣花功夫,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最大程度释放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红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准高效——
把惠民政策落实好
精准扶贫,安居乐业是关键。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战的成败。
南阳集大山区、大库区、大移民于一体,解决居住在自然条件严酷、生存环境恶劣、发展条件严重欠缺等地区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按照上级部署,我市将在“十三五”期间,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083户48848人。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我市成立高规格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市级领导以上率下,市直部门高效联动,县乡村合力攻坚。按照《南阳市“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我市聚焦搬迁群众稳定脱贫这一核心目标,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在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实做细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等工作,进一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调动搬迁群众自我脱贫的主体意识和内生动力,多渠道促进搬迁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积极探索南阳易地扶贫搬迁的新路子。
搬迁准不准,识别是关键。在扶贫部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市发改委严格按照选定搬迁区域、公布搬迁条件、普查筛选搬迁对象、群众申请、入户核实、村民小组评议、村委复议公示、乡(镇)复核公示、省辖市复核、省抽查确认等11步搬迁对象认定程序,共精准识别搬迁对象14083户48848人,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了动态调整。
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搬迁。我市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与我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搬迁、标准、举措全面聚焦脱贫,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章可循,推动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帮扶措施实打实、现过现,实现真扶贫、真脱贫。
科学规范——
把安置工程建设好
花草树木枝繁叶茂,学校、卫生室、党群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内乡县马山口镇汪沟幸福社区坐落于美丽的默河西岸,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交通便利。作为内乡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亮点,幸福社区配套建设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小菜园、洗浴中心和公厕等服务设施,全面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排供水、照明、绿化、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一律高标准化,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宜居宜业的幸福社区是我市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我市累计投资28.16亿元,新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55个,今年10月底将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居以安为先。集中安置点建设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重头戏。我市严格按照“有利于农民生产、有利于实现就业、有利于稳定脱贫”的原则,坚持靠城、靠镇、靠园区、靠乡村旅游点“四靠”的办法,科学选择集中安置点。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认真落实《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确保工程建设程序合法、规范。围绕年度目标,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规定要求开工、完工,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安全。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坚持每个规模以上安置点按照“7个有”的建设标准,建设有社区服务中心、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性文化场所、公共浴房、小菜园,着力解决好户口迁移、社保转续、就医就学、文化娱乐等民生问题,提升社区服务保障水平。
“不花一分钱就搬进了新社区,再也不用担心那漏雨的旧房子,天天都能睡个安稳觉。”内乡县瓦亭镇闫湾村的何金芳老人说出了众多贫困群众的心声。
着眼长远——
把发展路径谋划好
搬进新住房,过上新生活,贫困群众有了新梦想。
对于淅川县毛堂乡银杏树沟村贫困户罗金凤来说,搬迁不仅让她走出了大山,更让她摆脱了贫困。在毛堂乡集中安置点铭泽社区,罗金凤的丈夫外出打工挣钱,她则在小区外的扶贫车间上班,每月收入1500元左右。“老家的山坡地流转给企业种薄壳核桃,再加上套种的血参,一年又多了近3万元收入。”罗金凤扳着指头,账算得明明白白。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我市将易地扶贫搬迁与落实产业扶贫结合起来,统筹盘活迁出区和安置区各项资源,开展产业扶贫“5个1”专项行动,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1个村级光伏小电站,因地制宜落实1项产业帮扶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建设1个扶贫车间,有劳动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贫困户有1份集中理财、定期返还的稳定收益,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搬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后续发展问题。
截至目前,全市171个已建成安置点共建设扶贫车间343个,吸纳9591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已建设完成7个县9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级小电站,并实现并网发电,共覆盖搬迁贫困户6382户,搬迁户户均每年获得不低于3000元的收益。易地搬迁群众既“挪穷窝”、又“换穷业”,人人有事做、致富有门路,形成了多项目、多渠道叠加增收的喜人态势。
易地扶贫搬迁,让众多贫困群众高高兴兴住进“新房子”,饮水思源感恩“新时代”,提振精神展现“新气象”,稳定脱贫实现“新作为”,齐心协力营建“新家园”。我市将以增强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上下一心,凝神聚力,创新思路机制,持续着力攻坚,确保圆满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南阳贡献。

福鼎扶贫开发协会调研紫菜烂苗问题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五个一”开展酒类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瑶海区:扎实开展民生工程政策宣传,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
2018年小升初体育测试七一剑小考点体育测试工作圆满结束
阳春市消防部门开展夏季消防安全检查
搬出幸福感 铺平致富路——南阳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综述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咋保障
王铭德、张丛玉出席涉农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会议
盐湖区疾控中心对主城区水质进行监测
天津重点督办一批重大案件 大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汤阴县“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我市部署加强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
古交市开展酒类市场专项执法检查
大石窝镇组织开展“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思想引领新房山”主题党日活动
我杀人了,你们过来抓我吧!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
瞧!汉阳江滩有一对“私奔”的黑天鹅
犍为县:国家体育总局调研我县体育健身工程建设
左俊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3次常务会议
咸宁市烟草局“四项举措”监护职业健康
昨天凤凰海鸥;今天大飞机人工智能,擦亮“上海制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