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劳动者的辛勤耕耘。劳模作为民族的精英、社会的栋梁,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引领力量。在我市,今年又有一批行业佼佼者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省、市级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荣誉,还有30名能工巧匠被泉州市总工会命名为第二届“泉州工匠”。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个时代追寻的价值。为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职工为建设“五个泉州”奋力拼搏、实现人生价值,本报与市总工会今起联合推出“劳动者之歌”专栏,为您讲述部分劳模、泉州工匠的精彩故事。
沈来勇在研发中心调制配料
初见沈来勇,是在福建三宏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南安分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米八几的个子,身材消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他熟练地向记者介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生产技术,不时说出一些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俨然一副“理工男”的形象。令人意外的是,沈来勇却是文科生,毕业于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主修文秘专业。
是什么力量让一名文科生实现向高级技术师的华丽转变?“我觉得兴趣很重要!”在讲解技术的时候,沈来勇认真投入的程度令人惊讶,以致脸颊的汗水滴到手臂上,他都没有察觉。“还有就是要勤奋!”沈来勇在三宏公司已经待了14年时间,从车间到研发中心,一天工作10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有一天,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难题,他在车间一泡就是近20个小时,“问题没有解决,我睡不着觉啊。”
靠着勤奋和钻研精神,沈来勇解决了废料回收利用行业和丙纶行业在技术、装备及产品应用领域的短板,取得了24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项目,填补了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和再生丙纶行业在技术、装置以及产品应用领域的空白,先后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省科技进步奖、国际发明展金奖等多个奖项;他还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制了国家纺织行业标准《再生丙纶牵伸丝》。
值得一提的是,他研发的“再生丙纶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控制废旧塑料出料量的方法以及设备”等创新成果,实现了100%废旧聚丙烯塑料制品直接纺制丙纶长丝的连续化、短流程生产,企业年可回收利用废旧聚丙烯塑料10万吨,等同于节约60万吨的石油,减少3.2万吨碳排放量。沈来勇获评2018年福建省劳动模范,并获命名第二届“泉州工匠”。
“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优秀的工匠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本身也是由师傅带出来的沈来勇心怀感恩,近年来,三宏技术研发中心和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源源不断向公司输送技术人才。他表示,“中国制造2025”和“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工程正处在关键期,国家需要许多技术研发人员,他愿意尽自己所能带领更多人钻研技术,为行业作贡献。”
□本报记者王树帆/文 林劲峰/图
中山公园被封,树木被砍? 别急,这其实是改造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委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滁州市质监审计部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清凉夏日好去处开启海洋梦幻之旅
省脱贫攻坚督查组向涟源反馈三个乡镇督查情况
沈来勇:“文科男”变身资源再生达人
夏邑县马头镇干部深入学校慰问教师
一份“来自”上海的外卖单送到遂宁医生手中 只为一声迟到的“谢谢”
全国首届“年画家风展”在我市展出
刘有明:加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 为园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大综管 微治理
中国气象局: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惠及37.6万注册用户
热心群众拾金不昧 派出所民警物归原主
苹果手机更换了电池后静音键为何失灵 苹果西湖店承诺免费维修
李新元开展慰问教师活动
惠阳区:旧貌换新颜 村风人文美
当涂县城管执法局多点发力严抓安全生产管理
网购药品服用后身体不适起诉 法官微信视频调解成功
上半年,济宁市“气质”居全省第6位 获1294万生态补偿
刘孟连出席西华县决战脱贫摘帽九月攻坚誓师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