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我市切实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纪实

  专家宣讲团作报告,百姓宣讲团谈体会,文艺宣讲团“唱好戏”,载体新颖、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送到企业、学校、农村、社区,送进千家万户。在广大基层理论工作者的推动下,我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热潮一浪接一浪,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十九大精神的激励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于推动韶关振兴发展、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中。
在党的重要理论及政策宣讲方面,我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者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工作有声有色。2017年市委宣传部讲师团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我市基层宣讲员参加广东省基层宣讲员技能竞赛活动,荣获全省第一名和第三名;两名基层宣讲员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荣誉的背后凝结着我市基层宣讲工作者辛勤的付出。我市是怎样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
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提升宣讲效果
基层百姓对于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的需求是渴望的,但是理论、政策的平白讲述是枯燥的,理论的诠释也很花费脑细胞。宣讲人员如果照本宣科,很难让基层党员群众接受、认同。如何让百姓听得进、听得懂并乐于听讲呢?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是基层理论宣讲人员的两件“法宝”。
“好的宣讲,要求理论既要高屋建瓴,又要通过群众语言让它通俗易懂,例子要鲜活生动,内容贴近听众。”(紧接a1版)市委宣传部讲师团团长林砂胜对此颇有心得。据介绍,在十九大精神宣讲中,为让宣讲内容更加丰富,宣讲团成员向其它单位或部门广泛收集了党建、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等各方面的素材,充实到十九大宣讲的内容中。由于作了充分的准备,宣讲人员能把十九大精神融合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中,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有的放矢,让基层党员干部倍感亲切。
一本正经的宣讲,很容易让听众疲惫,注意力分散。创新形式,以基层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宣讲内容,就变得十分有必要。林砂胜告诉记者,理论宣讲与文艺表演、送戏下乡结合起来,逐渐成为我市基层理论宣讲的常用手段。
高亢的歌声、妙曼的舞姿、精彩的小品,除了给观众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外,还蕴含着我党在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和思想,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的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党的理论、政策入脑入心。公园、广场、社区、乡镇集市一隅都成了文艺演出的舞台。今年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别具风格“带露珠”“接地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活动层层推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
此外,有奖知识竞答、邀请省委讲师团进行“群众互动式宣讲”、专家学者访谈等多种形式也被灵活运用到宣讲活动中,让宣讲活动声情并茂、多姿多彩。
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中国梦,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党的重要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都被我市各级宣讲人员及时地传播到基层中。据统计,我市平均每年开展3轮次以上全市性重大主题宣讲,近年来开展基层宣讲活动1000多场次。
融合新媒体,开辟新阵地,扩大宣讲范围
我市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等主流媒体是进行理论宣讲的主阵地,配合重大主题宣讲,邀请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深刻解读,针对群众的理论关切进行权威发声,为党的宣传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林砂胜告诉记者,为让党的思想理论惠及更多群众,我市对于网络这块宣传阵地也进行了深耕细作。
据介绍,市委宣传部建立了“韶关学习”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专题、互动等栏目。与韶关日报新媒体合作,推进微学习、微宣讲,开展准而活、短而精的网络宣讲,在创新宣讲手段上不断探索,求真求实。
林砂胜列举了近期我市网络宣传开展的活动及成效:举办“微评十三五”网络微评创作比赛,征集有效参赛作品193件,网投有效票超过1万票,有效地促进了十八届全会精神的宣讲;2017年11月通过微信公众号举办“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有奖知识答题,收到网民有效答题23753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了十九大精神;2017年12月组织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文艺宣讲团下基层活动,通过“两微一端”宣传报道,当天网上阅读量就突破了22.8万人次,目前已经超过百万人次。
据悉,借助网络这块阵地,我市还开展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特色专栏、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对我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大力宣传;《南岭新路》在“触电新闻”客户端推出,引起省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连线党代表”特色宣讲专栏,在融媒体技术还原党代表风采方面,受到百姓的认可与参与。
“网络具有传播快、传播范围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等特点,借助网络这块阵地,极大提高了宣讲的影响范围,扩大了受众面积。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网络宣传这块发力,让网络成为基层理论宣讲的另一个重要平台。”林砂胜说道。
打造队伍,建设示范点,全面推进宣讲工作
我市能不断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这与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宣讲队伍是分不开的。
“有个好的宣讲员,是宣讲成功的关键,因而我市十分重视宣讲人员的选拔与培养。”林砂胜告诉记者,2017年我市从党政机关、党校、韶关学院、农村基层组织、社团等各领域,分三期遴选了40多名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和基层宣讲员,组建了市级基层理论宣讲专业人才库。同时,我市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培训、交流、扶持制度,对宣讲人员进行专业训练,2017年先后四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其中两次选派成员到浙江上海知名高校轮训、一次选派成员参加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以提高基层理论宣讲成员的宣讲能力和宣讲活动策划水平,保证这支宣讲队伍招之能战、战之能胜,很好地胜任各种宣讲工作,保证了我市全年度形势政策的宣讲工作快速、高效地运作。
打铁必须自身硬。为全面提升全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的指导、组织、策划能力,今年以来,市委宣传部讲师团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并参与了40多场宣讲活动,以此进一步了解群众的理论需求,为今后“量身定制”宣讲方案打好基础。同时有效提升市委宣传部讲师团自身的综合素养,打造会策划、会组织、会宣讲的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三会”干部。
有了宣讲的人才,还要有供人才发挥的舞台,基层宣讲示范点的建设,既为宣讲人员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又为基层理论宣讲全面铺开树立了样板。“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在建设好示范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基层理论宣讲工作。”林砂胜说道。首批示范点选取了党建工作扎实、理论学习氛围浓厚、基层积极配合的3个行政村(社区)。强化业务指导,匹配宣讲师资,配套宣讲设备经费,市委宣传部讲师团把示范点当作一份试验田进行了精心的耕耘。据悉,今年重点打造的武江区新华南街道办的花城居委会宣讲示范点已经初具雏形,为全面提升我市基层理论宣讲工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创新宣讲方式永远在路上。开创“讲师团+”工作格局、建立基层宣讲人才动态跟踪培养机制等等,采访结束之前,林砂胜团长道出了我市下一步基层宣讲工作新思路。

禁毒教育进校园 以案释法学知识
在汉央企建造巴基斯坦最大机场
“南京周”巴黎站拉开帷幕
市民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可获“红包”
东线高速海口往定安方向3-5公里处恢复通行
让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我市切实做好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纪实
桂阳;易鹏飞:打造承接产业转移样板严守企业发展“生命线”
使出绣花功 雁城焕新颜
特约记者行:国宝荆州(八)妙不可言的楚国青铜器
市政府教育督导组检查遂宁一中常规管理工作
日照庆五一职工合唱展演开演
博睿特外国语学校:泳池,孩子们的夏日天堂
为了内心世界的一片丰盈和宁静
贵州国省道公路 覆盖深度贫困县
船营区开展以“法律服务进集市、解决农民大问题”为主题的法律服务活动
两地国瓷大咖 媲美陶博会
“盐城八大碗”成功注册全国首例地方特色系列菜肴集体商标
近600户餐饮商户报名“金牌特色小吃”评选活动您想参评吗?请抓紧报名!
助力蓉企“走出去”“引进来” 全面提升成都国际影响力
党建引领医共体改革 路桥创新实施红色杏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