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乐山|从“城市总体规划”话乐山未来发展系列之(《城市总规》修改)

坐拥名山名城名佛名人的乐山,山环水绕,文化底蕴深厚。如何做活“山水文章”,实现城市发展由扩张式向内涵式转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积极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城市总规》修改,就是破解城市发展瓶颈难题的关键所在。从2017年6月根据城市总规实施评估报告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城市总规》修改到2018年4月9日依法完成调研编制、社会公示和市规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等编制和审议程序,这个经过庞大专家团队不到一年艰苦努力的工作成效,到底会给乐山一个怎样的未来?今天小编一起带您走近市住建局,共同看看《城市总规》修改给乐山的带来的变化!
《总规》修改的重要意义
(一)城乡建设创新发展要求城市总规“优化提档”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城乡发展新理念”讲话精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相继召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新一轮发展方略相继实施,《成渝城镇群发展规划》《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相继编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对新形势下乐山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科学有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乐山根据四川省“治蜀兴川”方略、市第七次党代会“一个取向、四个定位、五个转变”发展战略和“两个先于、两个高于、四个提升”奋斗目标,重点推进实施的一带两核九组团、一总部三基地、一城两新区、一区六带、一湖五湿地、两航四铁六高速“六项重点工程”,与“2011版总规”形成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乐山城乡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已迫切要求“2011版总规”优化升级。
(二)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求城市总规“补短提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经招标委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7年6月完成“2011版总规”实施评估。依据《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实施评估报告》,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已面临《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成都平原城镇群规划》《乐山市永久基本农田规划划定》等相关上位规划和“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城乡建设定位对乐山城市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现行总体规划存在若干问题等,“2011版总规”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有效指导乐山城乡发展建设,补短提质、调整修改已成必然。
“2017版总规”编制原则
(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尊重自然、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保持城市规模不变。
(三)紧扣市委“一个取向、四个定位、五个转变、六项重点工程”总体思路,强化总规的战略发展指导作用,推动城市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集约”发展,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
“2017版总规”编制思路
此次总规修改充分分析了现阶段我市经济社会、人居环境、城镇体系、道路交通、城市空间布局等多方面的现状发展和建设实施情况,结合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情况,对市域和中心城区的用地布局、产业布局、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布局和综合交通系统、绿地系统等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
(一)规划期限不变:规划期限为2011年—2030年。
(二)规划层次与范围不变:本规划分市域、城市规划区两个层次。
(1)市域规划范围:乐山市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2826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市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全部行政管辖区的范围,合计总面积1916平方公里。
(三)城市规模不变:规划乐山中心城区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4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2017版总规”主要修改内容
(一)聚焦国际旅游目的地,调整城市发展定位。将建设“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聚焦国际旅游目的地,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加快乐山旅游业向国际化、全域化、开放化发展,实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旅游服务产业作为乐山新的发展动能。城市性质表述为“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四川旅游首选地,成渝经济区西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平原城市群南向发展主通道中心城市,以旅游业和绿色高新产业为主导的山水宜居城市”
(二)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优化乐山城镇化发展空间,以“旅游+”为引领,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在全市域范围内统筹产业功能,跨区县建立产业合作园区,建立现代化的旅游服务业。
(三)调整城乡体系结构,完善支撑体系。围绕“四川旅游首选地”发展目标,结合国家、省对城镇发展的新要求,优化调整城乡体系结构。
(四)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秉持“产城相融、景城一体”理念,结合乐山“一总部三基地”、“一湖五湿地”重大项目实施,优化调整空间结构,实现片区差异化发展,塑造培育特色功能组团,规划构建“多组团产城一体、高效发展、特色发展,新区变新城”的“一核三城多组团”理想空间结构。调整功能组织,结合四川旅游首选地建设,强化旅游职能空间,规划打造7个城市职能空间和11个旅游职能空间。
(五)梳理优化综合交通体系。根据新增连乐铁路、新增的国省道和港口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变化,结合《乐山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乐山市空中轨道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相关规划,梳理优化乐山市域及中心城区交通体系,加强旅游交通的规划。
(六)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结合乐山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配套完善现代化、国际化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七)根据合理性纳入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变化。将近几年实施或正在实施的重大项目纳入总规修改。
(八)按照国家和四川省规划编制新精神,完善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导则(试行)》(川建规发〔2015〕7号)要求,从注重增量与限定城市边界、新增开发边界划定等方面完善了总规内容。
主要成果特色
(一)时代特征强烈。全面深入融合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要求,新修改编制的城市总规很好地体现了绿色发展、区域协同、美丽中国等新发展理念,突出了生态优先和“两山理论”,符合现代化新经济常态化发展和“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及四川省“治蜀兴川”方略精神,具有强烈明显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
(二)城市特色明显。“2017版总规”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坚持“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乐山”核心,总体定位乐山聚焦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四川旅游首选地、绿色转型示范市、山水园林宜居城、总部经济聚集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大力打造“一带两核九组团”的旅游空间布局,突显了乐山旅游城市特色。
(三)发展格局科学。尊重自然、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精准对标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以“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乐山”为核心,科学规划构建了“一核、两圈、多点”城镇发展体系、“一核、一带、四轴、两区”城乡空间结构和“一带两核九组团”旅游空间布局等乐山城乡发展大格局和方向。
(四)战略指导高瓴。“2017版总规”贯彻落实了国家和四川省新的政策与区域发展战略、上位规划对乐山提出的新要求,切实解决了乐山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强烈诉求、乐山城乡发展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有机融合了乐山重大项目调整变化和十三五规划、挂图作战项目等内容,新形成的总规成果连续、科学、前瞻、可行,“高标准、走在前”特点突出,大幅提高城市发展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首义广场菊展首个周末迎10万游客
淮南促进就业创业出“新招”
林州市人民法院:把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
成长,在路上——分宜三小参加全国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第二届名师论坛纪实
遮浪情结
大美乐山|从“城市总体规划”话乐山未来发展系列之(《城市总规》修改)
21所高校组队赴遂为乡村聚落更新“开方子”
它才是三餐最重要的食物!降火清肠护血管,营养专家都竖起大拇指
梁维东: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基层落实到一线
陕西省出席中国工会十七大代表(履职)培训班开班
佛山市禅城区交通运输局到交通信息指挥中心调研
龙郓煤业“10·20”冲击地压应急救援指挥部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情况
男子钓到通体金黄大怪鱼 水族馆花1万元收购(图)
10月25日9∶00-11∶00,刘刚、姜春芬两位代表听您诉心声
蒋辅义:确保扫黑除恶斗争取得实效
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到茂名驻训
金安区在全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喜获佳绩
良田镇、许家洞镇:开展消防技能培训
船营区委、区政府组织区乡镇村部分领导下乡兴村干部到外县区参观学习现代设施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新 塘:农技培训进村寨 精准扶贫助春耕